导图社区 跨学科研究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方法讨论的热点之一。跨学科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宗教
佛教简介
什么是佛
佛陀“最高的觉悟者”
佛祖
释迦南牟尼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佛典富于文学色彩
《旧杂譬喻经》孔雀王喻
2,佛经故事、寓言、佛教人物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素材
雪中芭蕉
雪山童子
3,佛经的语言和行文结构促进了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
大千世界
沈约
佛教
死而复生的叙事模式
4,佛教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
芙蓉出水、错彩镂金
司空图“韵味说”、严羽“妙悟说”
5,佛教思想、观念对作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前世 今生 来世的观念
佛教三法印
6,佛教对文学的消极影响
使文学带上浓重的宿命论色彩
文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自然科学对文学内容的影响
《流浪地球》
刹车时代
逃逸时代
叛乱
流浪时代
2,自然科学对文学观念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美国人的平行宇宙理论
霍金的虫洞理论
3,自然科学对文学流派的影响
左拉
《小酒馆》
《娜娜》
4,自然科学对文学形式的影响
1,新的文学类型
《徐霞客游记》
《海底两万里》
2,新的文学创作与传播方式
3,新的阅读与审美方式
5,自然科学理论对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影响
唐宋词的南方地域性
1,事实基础
①文学是人学
②文学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
2,主要成因
①南国多水乡
②烟水迷离的柔美意境
文学与科学的对立
1,文学对科学的反思
2,文学对科学的恐惧与忧虑
文学与哲学
文学与哲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认识世界
哲学:清楚 深刻(逻辑性)
文学:虚构 比喻(审美性)
表现世界
哲学:理性的、抽象思维
文学:感性的、形象思维
独立性
哲学可以独立存在
文学离不开哲学
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1.哲学影响单个作家或作品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时空
宇宙与个体,永恒与短暂的矛盾
2.哲学思潮影响文学思潮的兴起
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存在先于本质
世界是荒诞的
自由选择
《苍蝇》
3.哲学观念影响创作方法的选择
4.哲学思想影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二元对立
摹仿说
天人合一
物感说
出去说
移情说、距离说
5.文体上,哲学与文学的交融
哲理诗、哲理散文、哲理小说
周国平《人与永恒》
文学对哲学的影响
文学内容可以影响哲学观念的建立
《局外人》——《西绪福斯的神话》
文学形式影响哲学思想的传播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音乐的差异
媒介不同
文学用语言符号作媒介
艺术类别不同
文学属于视觉艺术,音乐属于听觉艺术
作用于人心灵的方式不同
文学具有间接性,音乐具有直接性
跨文化传播的条件不同
文学需要翻译,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文学与音乐几乎相伴而生
音乐中的文学
音乐取材或取意于文学
歌词本身就是诗歌
歌词具有文学性
文学中的音乐
诗歌本身具有音乐性
诗句可以描绘音乐
文学可以借鉴音乐
文学理论和创作对音乐的借鉴
复调音乐
复调小说理论对音乐的借鉴
文学创作
对话形式
强调人物的主体意识
人物之间是平等的
《喧哗与骚动》的复调性
结构的复调性
主题的复调性
凯蒂形象的复调性
余悦20206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