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学概论第一章 文学的性质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概论第一章文学的性质的思维导图,包括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等内容。
第八章 教学的思维导图,教学是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导图,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欢迎大家学习。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思维导图,汇总了 教育目的的概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适用于预习、复习做参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文学的性质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认识性
概念:文学的认识性,是指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
1.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2.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3.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掌握
倾向性
概念:文学的倾向性,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宗教等倾向。
1.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与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有关的因素
①作家所具有的特定的阶级立场、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
②社会生活所包含的政治和思想内容
2.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实践性
概念:指文学会以自身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方式去反映社会实践,并给予社会实践中的读者一影响。
影响
1.文学对政治实践的影响
2.文学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文学是在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之中发展起来的
②文学也给予经济和社会发展以能动影响
3.文学对人的精神和观念的影响
是借助审美化的文学形象和艺术手段,通过激励和提升人的精神来实现的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情感性
概念:文学的情感性,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1.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审美价值评价的三个特征
①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②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③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和交流的内心情感体验
2.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形象性
概念:文学的形象性,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1.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2.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超越性
概念:文学的超越性,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1.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①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身感受
②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状况的精神超越
③人在文学中同自然结为知己
2.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
3.对人自我的超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间接性
概念: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非直观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而在头脑里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间接地加以呈现。
精神性
概念: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蕴藉性
概念:文学的蕴藉性,是指文学具有富有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运用中含而不露地表达深长意味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