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西方电影简史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电影简史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电影的诞生、电影的发展、有声片、彩色片时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等。
这是一篇关于园林与风景建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自然环境、明清皇家苑囿、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风景建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西方电影简史
电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志初期电影高水平的影片,开创了电影真正的历史。
世界上第一次公开放映的电影:《火车进站》是卢米埃尔兄弟指导于1895年12月28日放映。
他们展现的是电影纪实主义风格,被视为西方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
乔治·梅里爱
发明了“叠印”、“模型”、溶入溶出、淡人淡出的组接方法,以及“移动摄影”的手法。
经营着一家兴旺的专门表演魔术的剧场,一个人可以编剧、导演、绘景、制作木偶和表演。
相较于卢米埃尔展现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性,梅里爱把摄像机对准摄影棚中的舞台,舞台上正上演着一个个有着戏剧冲突的故事。
电影的发展
鲍特
1902年,鲍特拍摄的《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中,第一次用时空转换的运动关系来进行电影叙事,将卢米埃尔式的外景和梅里爱的人工布景结合起来。
1903年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奠定他在美国电影甚至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地位。
格利菲斯
格里菲斯是电影艺术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发明了现代的剪辑观念。
斥巨资完成了第一部重要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
卓别林
他代表了美国喜剧的最高成就。
独特的人物造型、夸张的形体动作和富有表现力的面部表情足以使他的人物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925年摄制的《陶金记》是卓别林最成功的影片。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1917到1928年,这次运动探索的主要是默片中纯视觉形式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并尽可能地开掘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可能性,最终这一电影运动被统一在“先锋”的旗帜下,统称为“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苏联蒙太奇学派
库里肖夫在20世纪20年代初进行了一系列剪辑实验,其中的“莫兹尤辛实验”已经成了电影研究中的经典案例。
爱森斯坦提出了‘杂耍蒙太奇”的概念,大意指将随意拍摄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新的意义。
纪录片
弗拉哈迪(美)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他的代表作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是第一部世界电影史上真正意义的纪录片。
有声片、彩色片时代
1927年《爵士歌王》中,声音一次以腊盘录音的形式出现。这是一部没有对白、只有钢琴演奏和演唱的不彻底的有声电影,却宣告了属于电影的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声音进入了电影。电影从此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美国)出现。
40年代初类型电影逐渐程式化和教条化,1941年《公民凯恩》,它完全没有回避现实,当时美国社会激烈的社会矛盾在影片中暴露无遗,它在艺术手法和电影语言上多有创新,电影的人物和主题也都复杂而丰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是这一时期西方电影为重要的电影现象,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并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意大和新现实主义的真正历史开始于1945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它的开山之作,宣告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正式诞生。
德.西卡是新现实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之一。他的《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利新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它体现出新现实主义的全部美学原则。
维斯康蒂的《沉沦》第一次带来了新的风格,并且带来了很多现实主义的追随者,所以有“新现实主义之父”的称号。
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
1958年,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和让·鲁什的《我这个黑人》等一批由轻人执导的新颖的影片在法国出现之后,法国《快报》谈论电影形势的时候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1962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这一名词,“新浪潮”作为一次电影思潮和电影运动被载入史
特吕弗即是“新浪潮”的主将,也是20世纪最优秀的电影导演之一,被公认是最能够代表真正的法国电影精神的导演。他执导的《四百下》,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是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戈达尔的《筋疲力尽》和《四百下》一起,是“新浪潮”的扛鼎之作,此片获得法国让·维果奖和德国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的干将都是围绕在《电影手册》周围的年轻电影者,左岸派”则以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周围的一群文人为主。
1959年,雷乃的《广岛之恋》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和“新浪潮”中的《四百下》、《筋疲力尽》一样,它是西方电影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新好莱坞电影运动
1967年—1976年。1976年阿瑟·佩恩拍摄的《邦尼和克莱德》影片公映,这部影片第一次站在颓废而叛逆的年轻人的观点和立场上。《邦尼和克莱德》颠覆了美国电影的强盗和警匪片的类型模式,准确地表达和宣泄了美国年青一代精神世界中的茫然和灰暗,成为新好莱坞电影诞生的标志。
犯罪片:科波拉《教父》、马丁·斯柯塞斯的《出租汽车司机》。 越战片:迈克尔·西米诺的《猎鹿人》、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 幻片:斯比尔伯格的《大白鲨》、《第三种接触》、《E·T》、《侏罗纪公园》,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家庭伦理剧:《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母女情深》、《雨人》。
新德国电影运动
1962年2月28日在奥伯豪森市举办的电影节上,26个大多从拍摄短片开始走上影坛的电影导演、摄影师和制片人提出了《奥博豪森宣言》。这个宣告预告了一代人的更替,标志着西德电影的转折点,并得了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和资助。
法斯宾德拍摄于1978年的《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和施隆多夫拍摄于1979年的《铁皮鼓》在国内外获得的巨大成功,将新德国电影运动推上了高潮的顶点
欧洲其他国家电影及大师
英国劳伦斯·奥利弗最著名的电影作品是他改编莎土比亚戏剧,并自导自演的《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他对原剧本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使其既保留了原剧的精华,又符合电影的规律。本片可谓在电影、戏剧、文学三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戏剧电影”的巅峰之作。
英国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著名的“悬念大师”,他的影片大多是犯罪题材,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乌等为表现主题。
英国大卫·里恩早年以擅长拍摄文学戏剧式电影著称。
瑞典的伯格曼是典型的“作者电影”的代表人物,集编、导于一身,影片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深刻地探讨诸如人生的孤独与痛苦,上帝是否存在,生与死、善与恶的关系等这些属于哲学范畴的问题,堪称“电影哲学家”。
波兰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哲学气质相当浓厚的电影大师。
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崛起的新锐导演。他的影片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艺术风格,构思新颖,造型新奇,常常带有荒诞、幽默的色彩。
《公民凯恩》是美国现代电影的鼻祖,被认为是可以和《战舰波将金号》相媲美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是电影史上最多被提及和模仿的电影之一。
他的第一部电影《罢工》中实践了自己的理论
这是一部具有隐喻意义的经典作品,是卓别林在无声电影时期摄制的众多杰作中最完美的一部。
共有1500个镜头,分为12本,可以放映3个小时左右,投资、规模均史无前例。
该电影改编自托马斯·狄克逊站在白人立场上为赞扬有名的种族主义组织——三K党而写的小说《同族人》。
《火车大劫案》是西部片的鼻祖,讲述了一个强盗抢劫火车上旅客的钱财最终被警察追击并受到惩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