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
该导图是一个关于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的思维导图。包括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三个方面作了知识梳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差理论和地域分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三章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
一、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
海洋的分布
海洋的划分及特征
大洋
海
边缘海
陆间海
内陆海
全球海洋的地理分布
海洋的分布特征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为陆地面积的2.5倍,但海水的体积仅是地球体积的1/800 ,海洋的平均深度只是地球平均半径的1/1 600。因此海洋只是地球上的一-层薄膜,但这层薄膜在地表也不是均匀分布的。如果以赤道为轴,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北半球海洋面积占60.7%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80.9%。尽管北半球分布着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和北美洲以及非洲的北部等,但也仅是在45° ~70°N之间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其他纬度上的海洋面积均比陆地面积大。在南半球,只有在80°S以南的南极大陆地区是陆地以外,其他地区绝大部分都是海洋。此外,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还表现为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的格局。如南半球以南极洲大陆为核心,海洋呈环状分布;北半球以北冰洋为核心,大陆呈环状分布。
四大海洋系统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大西洋
洋流系统
洋流的分类
按成因
风海流: 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
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
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按性质
暖流
寒流
按地理位置
赤道流
大洋流
极地流
沿岸流
影响洋流分布的因素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海水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因此洋流的流向和分布与地面风带模式及其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盛行风以外,还有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如下图。
全球海洋的换流模式
大洋表层洋流
太平洋表层洋流
大西洋表层洋流
印度洋表层洋流
大洋垂直洋流
信风和赤道逆流区
大洋西部暖流区
大洋东部寒流区
副热带高压区
极地区
三、大陆架的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
大陆架的生态经济意义
大陆架不仅是海洋生物的富集区,同时由于坡度平缓,因而有利于物质沉和。大陆架的沉积盆地不仅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还伴有其他的沉积矿产,如海绿石﹑磷钙石﹑硫铁矿﹑钛铁矿等。大陆架还是海底砂矿的产区。大陆架资源丰富,开发便利,现已成为人类向海洋进军的第一个阵地。
大陆架的开发与海岸带的管理
海上圈地运动的兴起
大陆架制度的确立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对大陆架的界定做了重新修正,正式确立了大陆架制度。该《公约》于1994年正式生效,到1998年止,全世界已有127个国家或区域实体签约并批准生效,是目前为止最具影响的海洋法。
海岸带管理
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境丧失,水质下降、水文循环变化、海岸资源枯竭、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显然,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和沿海地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与配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从地方社区居民到非政府组织(NGOs),到各国政府共同采取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海岸带地区的行动。
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海洋污染及危害: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陆源与海岸带开发污染.大陆架钴探与深海采矿,海洋倾废﹑船源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
二、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
海洋生物资源与人类渔业的开发
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及储量
分类
按资源利用的类型分为水产资源﹑观赏资源、工业资源,药用资源和生物遗传基因资源;按海洋资源分布的海域可分为滩涂生物资源、近海生物资源和远洋生物资源;
储量与开发潜力
储量大、开发潜力难以估算
世界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渔业开发
世界渔场根据大洋水系可划分为太平洋渔场、印度洋渔场和大西洋渔场。太平洋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太平洋的渔获量可占世界总渔获量的一-半左右。这里有最著名的秘鲁渔场,盛产秘鲁缇鱼。此外,还有千岛群岛至日本海的北太平洋西部渔场,以及中国的舟山渔场等。北太平洋西部渔场主要有鲑鱼﹑狭雪、太平洋鲱鱼、远东的沙丁鱼、秋刀鱼等。 大西洋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渔场有挪威沿岸到北海的大西洋东部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等。此外,还有西北非洲和西南非洲渔场等。大西洋的渔业产量在世界各海区中居第二位。 印度洋的渔业主要集中在西部,东部产量不高。印度洋的底层类和中上层鱼类资源尚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印度洋西部塞舌尔群岛,是广阔的拖网渔场。
海洋渔业中过度捕捞问题
海洋水产增养殖与海洋渔业开发前景
海洋渔业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发展非常迅速,而其中海洋水产养殖发展最快。海水养殖与增殖业已经成为海洋渔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产品来源的最可靠和迅速的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包括小岛国和许多尚有海洋渔业资源未加利用的国家.以及内陆或野生鱼类资源有限的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海洋水产养殖的发展。海洋水产养殖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储量
溶存于海水中的海水矿物资源和
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
世界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
从地区分布上看,世界海上油气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沿岸海域等几个地区。这些地区的油气资源总储量占全部海上探明储量的80%。未探明的油气区主要集中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周围海域。
目前海上的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水深100 m以内的浅海区,海上石油勘探90%以上的钻井均集中在水深200 m以内的大陆架区。水深大于200 m的探井目前只有900 多口。而大于200 m的海区油气沉积盆地面积约3500 x 10*km2,占海区油气沉积盆地总面积的70%。据专家估计,深水区的石油资源甚至比浅水区的储量还要多1倍。因此,随着海上石油资源勘探技术的进步与新油区的不断发现,海洋石油资源开发在世界石油资源开发中地位将进--步提高,不难看出海洋将成为世界石油资源的主要供给区。
海洋能资源开发
海洋能资源的种类及开发能力
海洋能是指海洋的自然能量(动能、势能和热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度差能等。
海洋潮汐能的开发
潮汐能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海洋能资源。它是蕴藏在涨落的潮水中的海洋动能,潮差越大,其蕴藏的能量越高。我们知道,潮汐是海水在月亮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
海洋波能的开发
海洋水及其化学资源及开发
海洋水资源及其开发
水的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是指用海水代替淡水作工业用水(主要包括冷却、水淬、洗涤、净化,除尘),农业用水(主要包括海水养殖和海水灌溉),商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冲厕﹑洗剧﹑消防﹑浴池﹑游泳等),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的短缺矛盾。
海水的淡化利用
全世界已建成的大型海水淡化厂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在沿海干旱地区建厂,如中东目前干旱缺水的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那里的降雨量极少、沿岸有大面积的海域,他们利用当地廉价的石油燃料蒸馏海水,以解决缺水问题;第二类是在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和矿区建厂,如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海面上的基韦斯特,北距大陆200km,即使通过管道输水,水费也很高昂,故采用淡化的方法就地解决;第三类是在沿海城市建厂,那里人口聚集、工厂集中,耗水量大,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
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开发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海洋运输业
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式
海洋运输空间开发
海洋生活与海洋生产空间开发
储存和倾废空间开发
世界海运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