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2021年7月3日联考加油!下面的思维导图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知识点,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不同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四大方面解决哲学的四大基本问题,即唯物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认识论(怎样认识世界)、辩证法(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唯物史观(历史社会对人类的作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概述
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哲学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唯物论
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
意思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决定和反作用
辩证法
两个核心
联系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
永恒性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由事物发展的本质和新生事物的本性决定的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同意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辩证法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克拉底鲁诡辩论
宇宙中并没有真正禁止的点
笛卡尔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形而上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的四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
必然性和偶然性
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必然性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原因和结果
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可能性和现实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认识论
认识论的三个核心
实践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认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认识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
真理的特点
客观性
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具体性
绝对性
相对性
认识论的两大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反作用
认识发展规律
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理环境种群数量因素和生产方式
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演奏第一小提琴
社会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
人和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关系
在生产关系各个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着决定和支配的作用,构成了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
生产关系的特征
历史性
社会的政治结构
要素
政治法律设施
政治法律制度
政治组织
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
社会的文化结构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生产实践
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总和
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国家政权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五个属性
社会性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特质
实践性
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规定性
人的价值
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