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发展的概述
儿童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儿童发展模式、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发展的内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1 儿童发展的概述
1.1 儿童发展的研究对象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霍尔
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只具有延缓或加速的作用,不能改变心理发展
实验:战争期间战争后与智力不同女子交配的实验;选择喂养实验
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华生
个体心里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地决定的
遗传不起任何作用
例:伤仲永;两对双胞胎分开抚养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教育主导儿童心理发展
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
基于儿童的实际水平
知识的领会是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加里培林知识领会的五阶段
活动的定向阶段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内因
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
关系
内因是发展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
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年龄特征的可变性和稳定性
年龄特征
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不是一年一个特征
稳定性
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
受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
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社会和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可变性
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
社会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遗传和营养因素的不同
儿童发展模式
发展参数
发展的质变
发展的时间
发展的速度
发展的协调一致性
身心发展的关系
发展的差异性
五种发展模式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含义: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概念来源:印刻
敏感期
环境对个体发育产生最大影响的时期
心理发展的内涵
种系心理发展
动物种系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
种族心理发展
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心理趋势
个体心理发展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任务
1.2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类型
时间取样观察
事件取样观察
要求
明确目的
观察对象
观察内容
发生的时间
发生的地点
情境自然
单向玻璃观察室
随时记录
优点
自然真实
缺点
研究者处于被动状态
重复难
量化难
实验法
自然实验
教育心理实验
实验室实验
访谈法
无结构访谈;有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
相互信任
气氛友好
问题要简单明了
及时追问
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验法
分类
能力测验
学业成绩测验
个性测验
准备工作
良好的测验环境
按测验要求进行
按标准评定测验结果
注意测验题本的控制
协调好关系
个案法
特点
取样的单一性
研究目的的针对性
研究过程的精细性
1.3 儿童发展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被试取样要有代表性
实验材料的设计要精心
使用精度较高的仪器设备
研究结果记录要准确
下结论一定要谨慎
不能在研究之前存在偏见
发展性原则
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儿童发展
横断研究+纵向研究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发现儿童发展的矛盾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自觉运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
坚持生态学运动
伦理性原则
研究目的要纯正
非伤害性
知情同意
1.4 儿童发展的研究简史
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学》
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从时间上看
1882年,第一版
1884年,第二版
从写作目的与内容上看
探讨儿童心理的特点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看
对0-3岁儿童进行观察和心理实验
从影响来看
受国际心理学届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青少年心理学》
复演说
生理基础
社会基本
体育运动
智力特点
社会理想
传记
道德宗教
品德犯罪
女性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用日记法对自己儿子808天的系统观察与实验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首次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确立了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体系
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遗传与环境
教育与发展
心理发展的动力
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
朱智贤《心理发展与教育》
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林崇德等《儿童心理学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