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4.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第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
1924年,国共两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但最终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展现了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7.1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制度
民族区自治制度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家和万事兴
原因
加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做法
经济
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社会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文化
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等工作,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7.2 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分裂
危害角度
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法律角度
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安全角度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责任角度
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维护祖国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的维护国家安全
“一国两制”
理论
一个国家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两种制度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实践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台湾问题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政治基础
一个中国原则
有利条件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和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