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资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思维导图,教育的含义(最早连孟子《孟子尽心上》,分开东汉许慎《说文解词》)、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等 内容
编辑于2022-12-22 13:53:51 山东省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概述
教育的含义和属性
教育的含义(最早连孟子《孟子.尽心上》,分开东汉许慎《说文解词》)
广义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凡促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与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根据社会or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特点)-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区别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 永恒性(人在教育在)、历史性(古今不同)、继承性(古今相同)、长期性(周期长)、民族性(民族特色)、阶级性(为统治阶级服务)、生产性(创造经济效应)、等级性(不同的教育,六学二馆)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构成要素
主导(一)教育者(≠教师)
主体(二)受教育者
中介(媒介)(三)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
(一)概念
(二)分类
按作用的对象分
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社会发展功能
按作用的性质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分
显性功能-主要标志是计划性,隐形功能-主要标志是无计划性或非预期性
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
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朱熹古神话)最古老的观点,无理论依据
(二)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利托尔诺,沛西.能,生存竞争的本能是基础,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学说,从神话解释到科学解释,有理论依据
(三)心理起源说(心理仿孟禄)-儿童对承认的无意识模仿
(四)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起源于劳动或劳动所需
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古代教育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简单劳动无阶级)
(二)古代学校教育共同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始于夏
学校产生的四个条件
(夏-春秋)奴隶时期-六艺阶级性、(战-清末)封建时期-四书五经(外国)古代埃及设置最多文士学校-以僧(书、吏)为师、古希腊-雅典(崇文)政治家、商人,斯巴达(尚武)军人、西欧中世纪-神学和七艺(三科四学)
二、现代教育
(一)现代学校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三、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全民多现身)-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终身化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论语》最早启发式教学-战国后期《学记》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学问题的论著:首次教学相长,启发性原则,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产婆术,为启发式奠基-柏拉图《理想国》知识即回忆,西方教育史第一个提出学前公共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倡导和谐教育-昆体良,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独立-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培根首提出)-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开始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纽斯来实现)教育适应自然,泛智,首提班级授课制-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思想《教育漫画》(洛克说绅画)-卢梭《爱弥儿》自然与自由 (卢梭爱自然) -裴斯泰洛齐,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二)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1.教育学大学讲授最早始于康德(康德首讲授)——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规范教育学的诞生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巴特来规范)教育思想(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好普通)三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教教材)2.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在活动中学经验)从做中学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主要流派-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实验教学之父”-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第一位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思想”“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凯洛夫,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教育学》曾长期作为我国师范院校的教学用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
(四)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教育过程》早期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纳来发现结构)-赞可夫《教学与发展》(高度赞发展)-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姆有掌握目标)-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最优化)-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五)中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陶行知“教学做合一”-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口
一、社会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规速结内手)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两权一内质)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年轻的一代的政治社会化和培养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2.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3.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教育与文化-促进作用(文化功能)(一纵一横一创新)-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传播和交流,更新和创造-最早“学校文化”华勒《教育社会学》核心是学校精神文化,校风、教风、校旗、校歌、校徽、校报等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
一、人的身心发展含义-包括身体、心理的发展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1.顺序性(由从.....到.,循序渐进.)2.阶段性(分阶段教学,不一刀切)3.不平衡性(同一方面有快慢,不同方面有早晚,关键期,最佳时期)4.个别差异性(群体(个体)与群体不同,因材施教)5.互补性(心(生)理与心理不同,长善救失)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1.物质基础、生物前提、可能性2.个别差异,最初可能3.成熟机制制约 4.不夸大,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现实条件、基础 1.可能2.制约个体发展水平决定人的身心发展(孟母三迁)3.决定作用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主观能动性)4.积极消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学校教育
在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主导作用表现在(延个性,速规范)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内在动力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决定论-内法论,由先天不变的遗传决定的,高尔顿、霍尔、格赛尔、孟子
(二)环境决定论-外铄论,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洛克、华生、斯金纳、荀子、墨子
(三)调和论-共同决定论,遗传*环境 伍德沃思(吴伟士)、斯特恩(施太伦)
蓝色(单选)红色(重点) 绿色(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