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自考000150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到期收益率:公式: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的现在价值。当期债券市场价格与利率反向相关。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
1.货币的时间价值: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2.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
3.利息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4.马克思的利息本质的科学论述
a.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
b.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c.利息同利润一样,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
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一)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a.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外在形式
b.利息是资金所有者的收入
c.利息是资金使用者利润的一部分
d.利息是衡量投资回报的尺度
(二)收益的资本化
含义: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处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
C=P*R
预期收益升高,利率不变,价格(本金)升高
预期收益不变,利率升高,价格(本金)变低
预期收益不变,利率降低,价格(本金)升高
通俗的讲,收益的资本化即为在某一时间段获得一定比例的收益需要投入多少本金
P=C/R
C:表示收益
P:表示本金
R:表示利率
第二节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利率的计量
单利与复利
单利与复利是计算利息的两种基本方法
单利概念: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
单利计算公式:C=P*R*N(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息,N表示年限)
本息和的公式:S=P+C=P+P*R*N=P(1+R*N)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利率=利息额/本金)
现值与终值
终值:未来某一时点的本利和
单利的终值S=P(1+R*N)
复利的终值S=S=P(1+R) n(n次方)
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的现在价值
单利的现值:P=S/(1+R*N)
复利的现值:P=S/(1+R)n(n次方)
到期收益率
概念: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持有到债券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公式: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的现在价值。当期债券市场价格与利率反向相关。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
利率的种类
(一)基准利率
定义(1)基准利率指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2)基准利率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3)基准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动
(二)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按决定方式分)
(1)市场基准利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一般把安全性高、风险低的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如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
(2)中央银行的官定利率,又称再贴现利率
(3)市场利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是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按照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
(4)官定利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官定利率。官定利率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
(5)行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工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利率。行业利率对其行业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利率是否调整分)
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优点:容易计算借款成本,简便易行,适宜于短期借款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借款人在计算借款成本时比较困难,复杂,利息负担可能减轻也可能加重。但由于借贷双方可以共同承担利率变化风险,利息的负担与资金供求状况密切结合,适宜于中长期贷款
(四)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按照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实际利率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名义利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借贷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
r=i+p r:名义利率 i:实际利率 p: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化率
实际利率存在三种情况
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b.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0
c.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五)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按计息期限单位分)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利率总是在0和平均利率之间波动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资本的需求,利率会较低。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
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传统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利率决定理论)储蓄和投资是决定利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1)从供求关系着眼(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数量的对比。
可贷资金论:利率是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风险因素
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变动性风险
债务人违约风险与利率水平呈正相关
信用工具流动性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
税收与利率水平呈正相关
通货膨胀因素:通胀越严重,本金的贬值程度越高,为了避免通胀中本金的损失,资金贷出者通常要求名义利率随着通胀率的上升而上升
利率管制因素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
(一)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a.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b.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 c.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二)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a.经济萧条期,中央银行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引导利率走低,促进消费和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 b.经济高涨期,通过政策促使利率提高,进而降低消费和投资,抑制经济过热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比较敏感
对于企业部门,要使其产权明晰,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其投资决策才会真正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才会对利率的变动富有弹性 对于居民来讲,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金融市场中可供选择的用于投资的金融资产比较丰富,其储蓄和消费行为才会对利率的变动敏感起来
第二,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
第三,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后,其他各种利率要进行相应调整,,这样政府的调控意图才能通过不同市场中的利率水平的变动传递下去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