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一建机电工程专业技术思维导图持续更新
编辑于2020-01-12 02:02:32机电工程专业技术
工程测量技术
考点:仪器、方法、基准
工程测量方法
作用
对设备及钢结构的变形监测、沉降监测,设备安装划线、定位、找正测量,工程竣工图测量
内容
子主题
特点
原则、要求
原则: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方法:
基本原理、方法
程序
常见工程测量
要求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控制测量的基本要求
仪器的应用
经纬仪
水准仪
全站仪
其他
起重技术
案例题、实操题:各大吊装方法
起重机
起重机械分类、适用范围、基本参数
轻小型起重设备
起重设备
桥架型起重机
梁式、门式、桥式、半门
臂架式起重机
缆索式起重机
特点、适用范围
流动式
塔式起重机
桅杆式起重机
基本参数
吊装载荷
计算载荷:Qj=k1*k2*Q
k1:动载荷系数1.1,对吊具附加载荷
k2:不均衡载荷系数1.1~1.25,多台起重机工作,单台没有k2
额定起重量
当前工况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
最大幅度
最大起升高度
流动式起重机选用
使用特点
汽车起重机
履带起重机
轮胎起重机
选用步骤
定幅度→确臂长→查额定起重量→计算载荷→计算安全距离
地基:水平坚硬地面、开挖回填夯实、耐压力测试、专门设计、地基验收
吊具
钢丝绳
强度极限
高碳钢丝,6×19+FC(IWR),6×61+FC(IWR),6×37+FC(IWR),FC纤维,IWR钢芯
6×19:钢丝直径大、强度高、柔性差,缆风绳
6×37:跑绳、吊索
6×61:钢丝直径最细、强度低、柔性好,吊索
2点以上起吊,每点吊索与水平线夹角大于60
使用安全系数
起重滑车
型号表示
穿绕方法
顺穿:3门及以下
花穿:4~6门
双跑头:7门以上
卷扬机
分类
基本参数
额定牵引拉力
工作速度
容绳量
工作长度的最大值
平衡梁
作用
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少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拉力,避免损坏设备
多机抬吊,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载荷。
形式
液压提升装置
液压泵站、穿心式液压提升器(千斤顶)、钢绞线、控制器
吊装方法、方案
常用吊装方法
塔式起重机吊装
3~100T,40~80m
固定地点、使用周期长、经济
桥式起重机吊装
3~1000T,3~150m
厂房、车间。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
液压伸缩臂
8~1200t,27~120m
钢管结构臂
70~350t,27~145m
机动灵活使用方便
履带式起重机吊装
30~4000t,39~190m
机动灵活、周期长
直升机吊装
桅杆式起重机吊装
缆索式起重机吊装
桥梁
液压提升
上拔式
多适用于投影面积大、重量重、提升高度相对低
爬升式
提升高度高、投影面积一般、重量相对较轻
利用构筑物吊装
1、编制吊装方案、对承载结构强度稳定性校核
2、征得设计人员同意
3、采取补强措施
4、受力点监视
坡道法提升
非常规起重吊装
吊装方案选择步骤
技术可行性论证
安全性分析
进度分析
成本分析
综合选择
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
吊装方案管理
危大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以上的起吊装工程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
采用非常规起重机械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级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量300KN级以上,或塔设总高度200m级以上,或塔基础标高在200m级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危大工程清单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应在危大工程施公奇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用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有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职业印章后方可施工
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吊装稳定性要求
作用和内容
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起重机在额定工作参数情况下的稳定性或桅杆自身结构的稳定性
失稳
原因
超载
支腿不稳定
机械故障
桅杆偏心过大
预防措施
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应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确保支腿稳定
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多机吊装的同步、协调;
大型设备多吊点、多机种的吊装指挥及协调
桅杆吊装的稳定系统(缆风绳、地锚)
失稳
原因
多机吊装不同步
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载荷分布不均匀
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预防措施
尽量采用同机型、同吊装能力的吊车
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同步
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同步
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进行演练达到指挥协调一致
缆风绳、地锚严格按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吊装设备或勾线的稳定性
可称为整体稳定性
失稳
原因
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刚度偏小
预防措施
多点吊装
薄壁设备加固
桅杆的稳定性
桅杆
缆风绳
地锚
焊接技术
焊接材料与焊接设备选用要求
材料
焊条
分类
酸碱性焊条区分
选用
基本要求
有规定时按设计文件选用
无规定应满足结构安全
选用原则
焊缝金属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匹配
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
熔敷金属抗拉强度等于或稍大于母材的焊条
焊缝金属合金成分与母材匹配
焊接结构刚性大、接头应力高、易产生裂纹应选用低于母材强度的焊条
母材含C\S\P高时,选抗裂纹性能好的低氢焊条
保证焊接构件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条件
满足焊接结构特点及受力条件
具有焊接工艺的可操作性
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焊丝
保护气
焊剂
焊材复验
钢结构的焊接材料复验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一、二级焊缝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的一级焊缝
大跨度的一级焊缝
重级工作制吊车梁结构中的一级焊缝
设计要求
特种设备的焊接材料复验
设备
方法和工艺评定
常用方法和特点
焊条电弧焊
机动性、灵活性好
焊缝金属性能良好
工艺适应性强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电弧热量集中
不产生熔渣、无飞溅,焊缝表面光滑
无烟尘、焊缝质量高
工艺适应性强
焊接参数可精准控制,全自动化
工艺评定
定义
指为验证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正确性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评定
工艺评定报告(PQR)
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
作用
检验施焊单位能力
编制焊接工艺规程依据
依据
钢结构
设备及管道
步骤
①焊接工艺评定的委托
②拟定预焊接工艺规程
③施焊试件
④试件检验
⑤签发报告
工艺规程
编制要求
审核
焊接前技术交底
工艺技术
焊接作业人员要求
焊接责任人
焊工
焊接技术管理要求
技术交底
超次返修
焊接场所
自然环境
作业场地
特殊材料焊接工艺措施
有延迟裂纹的原因
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
坑硫化氢腐蚀钢
应力与变形
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
设计措施
工艺措施
9项
变形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焊接变形的分类
危害
预防变形措施
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
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合理选择焊缝数量和长度
合理选择坡口形式
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
预留收缩余量法
反变形法
刚性固定法
合理选择装配程序
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
合理焊接方法
合理的焊接线能量
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分类
焊接过程质量检验
焊接前检验
施焊过程检验
焊缝检验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