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点(蒋编制)
市政沥青施工、运输车必须用有油覆盖保温,装料前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和物(柴油:水=1:3),卸料应有专人指挥,在摊铺机前10-30公分前停下,避免撞击。
编辑于2022-12-28 22:50:47 海南沥青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沥青站 考察
1资质证书:
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试验室资质证书、质量、环 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技术人员配置情况(资质)
3(计量)设备检测证书(?)
4拌和站生产能力
1搅拌机组几台,生产能力年多少万吨
2运输车几台,辐射半径多少公里
5原材料情况
6试验室、养护室配置情况
7质量保证体系
2沥青站——现场 质量监督
1原材
1沥青:
1分别存放,防污染,存放温度150-170度,长期存放应在低温中。
2 沥青与碱性集料一起比较容易粘结。如要酸性集料,要加外加剂
三要素 (真言太软)
1针入度
2延度
3软化点
2粗集料
碎石、砾石、钢渣、矿渣。需要碱性材料。(大于2.36mm)。
4.75mm
1耐磨、方正、有棱角的碱性矿料,清洁、干燥不含污泥等杂质,粘土及灰尘含量不大于 1%。 2要求坚固,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要有覆盖,防污染。 3参数:粒度范围、压碎值、吸水率、紧固性等
3细集料
1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小于2.36mm 2粒度范围、含泥量等
4.75mm
4矿粉:
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 矿粉应干燥、 洁净,无风化杂质。胶结作用(小于0.6mm?)
粒度范围、亲水性、塑性指数、加热安定性等
5尽量用碱性岩石,比如石灰岩;其次玄武岩,安山岩。碱性岩石与沥青粘附性好,而酸性岩石如花岗岩粘附性不好,容易被水剥离,造成路面过早损坏。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2配合比
1目标配合比
2生产配合比
3生产验证配合比
3沥青拌和:
沥青拌和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对沥青站出场温度、配比、油石比等进行把控。
4混和料:
1每天做一次马歇尔、油石比筛分试验,并作好记录
2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离析)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5拌和等温度控制 改性的温度提高10-20度 (过高老化) ——红外线测温仪
6运输与卸料控制
运输
1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刷一层油水:柴油,水比1:3
2遮盖篷布,防雨,防污染
3减少颠簸,避免离析
3施工工艺
1清扫水稳基层——2PE高强防裂贴(水稳裂缝处理——3洒铺透层油——4封层——沥青下面层施工——粘层施工——沥青中面层施工——粘层施工——沥青上面层施工——验收
4环新—— 沥青设计要求
1AC-13C SBS 改性沥青砼 厚 4cm
粘层( PA-3 0.4L/m2)——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撒布的
2AC-20C 中粒式沥青砼 厚 5cm
粘层沥青( PA-3 0.4L/m2)
3AC-25C 粗粒式沥青砼 厚 7cm
封层( ES-3 型)——为了封闭面层表面的空隙,防止水分侵入面层或基层,稀浆封层摊铺时把握厚度,不宜太厚或太薄,太厚会造成沥青难以破乳并且造成一定质量问题
乳化沥青透层油( PA-2 1.0L/m2)
5施工准备
1摊铺试验段:检查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匹配组合是否合适,确定松铺系数、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碾压次数、碾压速度、压路机组合及人员组织。
2现场 基层要求
1下面层 施工前基层
1清扫基层表面,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局部水泥污染物等应人工凿除。
1清扫水稳基层——2PE高强防裂贴(水稳裂缝处理——3洒铺透层油——4封层
2透层油摊铺前应注意标记基层开裂位置(可以铺设玻纤维格栅以减少以后沥青路面开裂的隐患)。
2中、上面层 施工前基层
1粘层在铺沥青前1-2天喷洒,禁止任何车辆运行
2喷洒粘沥青前,基层清扫干净——清洗下基层晒干(必须干透)
3水稳钻芯取样不成处理方式
1水稳层是结构层,承载路面荷载,钻心都钻不起来了,可见其强度了,最好的补修就是挖除重铺
2掺加粉煤灰,可提高水稳的后期强度。??
4裂缝处理方式
6沥青混合料
1外观质量控制
1均匀性
2无花白、冒烟、离析现场
2检测
1马歇尔试验(每天上下午两组)
检验混合料级配配合比、油石比和力学物理性质等
2
1 温度控制
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插入深度要大于15公分,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 不符温度要求的温和料不得出厂
1沥青加热温度:155-165度
加56,出刀45,铺35,压37
2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度
3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度
4摊铺温度:不低于135度(不高于165度)
5碾压
初压起始温度:不低于130度
终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度
6开放交通:50度以下
改性沥青温度相应增加10-20度
7现场沥青摊铺
摊铺
1设备要求
1摊铺机
1摊铺机选型
1摊铺机宜小于6m,两台机器前后错开10-20米,两辐左右搭接0.3-0.6公分,也可采用全宽度摊铺机一幅摊铺精细做好摊铺过程中运输车卸料衔接工作,缩短衔接时间。
2摊铺 速度要求
1缓慢、匀速、连续。
2下面层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m/min左右,
3中、上面层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3m/min。
4运输车衔接过程中摊铺机速度可放缓至1m/min,力争做到不停机等待
3摊铺机 自动找平
1中、下面层宜采用由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2表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法施工,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撬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
4原则:沥青路面碾压按照由上而下、先静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
2运输车
1运输车必须用有油覆盖保温,装料前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和物(柴油:水=1:3),卸料应有专人指挥,在摊铺机前10-30公分前停下,避免撞击
2运输车不得撞击摊铺机,车厢顶起角度尽可能大,新料与料斗内尾料混合以减少离析,同时减少拢料收斗次数、控制收斗幅度。。为保证摊铺连续性,现场等待料车数量不宜少于5辆。摊铺时等待车辆覆盖苫布不得过早掀起,摊铺过程应保持覆盖
4熨平板
摊铺前提前0.5-1小时预热均匀,温度不低于100℃(一般需预热1h)
5压路机
初压
钢轮压路机静压(14-16T)
碾压不宜少于 2 遍?
整平混和料,是压实的基础,为复压创造条件。
复压
重型轮胎压路机(20-26T)
碾压不宜少于 4-6 遍
使面层压密实、使细料,胶浆上浮,使上表面更加紧密,防水性更好
终压
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 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
碾压不宜少于 2 遍, 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终压是为了去除压路机的痕迹,是路面保持平整, 一般不可省略,并且是采用钢轮压路机
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00mm
碾压温度
根据气温,层厚,压路机,沥青混合料种类
为防止钢轮粘轮,钢轮上需要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2摊铺速度要求
2沥青面层摊铺要求缓慢、匀速、连续。下面层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m/min左右,中、上面层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3m/min。
3平整度要求
1碾压现场平整度动态检查应配备6m直尺,有明显间隙时,应利用铺面余温补充碾压改善平整度。
2、一般不用人工修整,特殊情况经技术人员指挥需要人工修整,未压实前不得随意踩踏,机械摊铺不到位区域应及时补料,严禁甩料
3出现波浪,离析,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及时消除
4对于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可以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夯机进行碾压夯实。
4各环节温度检查应形成台账
设计参考值看上表
最低摊铺温度,根据气温,铺筑厚度,下卧层表面温度,沥青混合料种类
5松铺系数
1沥青玛蹄脂的松铺系数在1.1~1.15之间;玛蹄脂不宜有胶轮压路机
2AC类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在1.2~1.25之间
6遇雨停工
雨淋废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内
接缝
热接缝
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0mm
冷接缝
上下层纵缝应错开300-400mm
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
开放交通
表面温度低于50°
8检测与验收
主控项目
原材料,面层厚度,压实度,弯沉值(猿猴压弯)
检测项目
乳化沥青用量现场取样
1沥青油 (改性沥青)
1针入度试验
2延度试验
3软化点试验
2集料
1粗集料-送检
2细集料-送检
3矿粉-送检
4混和料
马歇尔试验:检验混合料级配配合比、油石比和力学物理性质等
5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混和物、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2次,混和物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路面
1湾沉试验
2钻芯取样
3压实度测试
4沥青路面渗水试验
5沥青路面摩擦系数试验
6车辙试验
7外观或仪器验收:厚度,宽度,平整度,横坡,中线偏位,纵断高程,井框与路面高差,抗滑性能、
9质量问题
1水稳层取芯不成形
1原因
1、压实度不密实;
2、配比不均匀;
3、生料质量不合格;。
4、水泥质量不合格;
5、水分含量不充分
2返工
取芯不成功应该返工
2裂缝
1横缝
2纵缝
3裂缝原因
1细集料偏多
2结构强度偏高,水泥量偏多
3裸露时间长,干湿交替,温差大
4地期不均匀沉降
4裂缝严重性
若是纵缝,应调查原因,根据相应原因处理。
1严重裂缝:横向裂缝间距少于4米
2一般裂缝:横向裂缝间距4-8米
3轻度裂缝:横向裂缝间距8-12米
4轻微裂缝:横向裂缝间距大于12米
4裂缝处理
1水稳层下层基层裂缝,严重裂缝应返工,其他可不作处理
2水稳层上层基层裂缝,严重和一般裂缝应返工,其他裂缝在洒透层前,按下边方式处理
3裂缝 处理
1玻纤格栅 处理
1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查清裂缝位置、长度、 缝宽等情况,作上标记
2裂缝处采用1.5米宽,16*16玻纤网覆盖裂缝, 再用直径6mm的铆钉固定,固定间距为15-30公分
3应采用热沥青或环氧树脂对清理干净的开口裂 隙进行滴灌,防止水分浸入结构层。
2防裂卷材+SBS改性沥青灌缝
5裂缝返工
3表面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