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地貌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地貌的思维导图,包括常见地貌类型,地貌的观察。帮助小伙伴快速掌握地理地貌的内容要点!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植被与环境,植被的类型,土壤的概念,观察土壤,形成因素,功能,养护。
高中地理第六章 自然灾害的知识点总结,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此篇导图详细的总结了防灾减灾,地理信息技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地貌
常见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
成因
水对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溶蚀与与沉积
CO2+H2O+CaCO3 ⇋Ca(HCO3)2 1.当水、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发生可逆反应形成碳酸钙沉积地貌; 2.湿热环境下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解侵蚀,形成溶蚀地貌。
分布
云南、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
地貌景观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
条状、网格状
石芽
溶沟之间的石脊
洼地
侵蚀加剧,溶沟底部扩大变平坦
石林
多个石芽组成石林
峰丛
基部相连,锥状耸立
峰林
无基座的浑圆状山峰
孤峰
残丘
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
地下水沿岩石裂隙或地表水向下运动时发生溶蚀,形成天然洞穴
石钟乳
由洞顶向下生长的倒锥状物体
石笋
由洞底地面向上逐渐生长的笋状物体
石柱
石笋和石钟乳不断地增长,最后连接起来
石幔
成片状或层状的碳酸钙堆积体,表面具有弯曲的流纹
碳酸钙沉积物
影响
地表崎岖不平
交通不便
可耕土地少
地表为可溶性岩石
地表水不易储存
土壤贫瘠
生态环境较脆弱
独特的地貌旅游价值
河流地貌
河流流经不同地势流速不同,作用不同
上游
侵蚀地貌
地形为高原、山地,流速快,冲刷力度强
以“溯源侵蚀”“下蚀”为主
形成“V”型河谷
沉积地貌
河流出山口位置,流速降低,河流携带泥沙堆积
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堆积体颗粒具有分选性(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季节性河流;冲积扇:湿润半湿润地区,多常年性河流)
中下游
地形多为丘陵、平原,流速慢,冲刷力度减弱
以“侧蚀”为主
形成“U”型/槽形河谷、河曲凹岸、牛轭湖
河曲凸岸泥沙堆积--河漫滩--冲积平原
河口/入海口位置--三角洲 (地势平坦+海水顶托作用,流速降低,泥沙堆积)
冲积平原 (重要的农耕区)
冲积土肥沃、深厚
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风沙地貌
干旱地区,风力作用
雅丹地貌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平行
形成“垄脊”“沟槽”
风蚀蘑菇
风蚀柱
堆积地貌
固定沙丘
有少量植被
流动沙丘
无植被
新月形沙丘
走向与风向垂直
迎风坡:凸而平缓
背风坡:凹而陡
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独特的旅游价值
海岸地貌
海岸地区,海浪作用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
海滩
砾滩、沙滩、泥滩
沙坝
独特旅游价值
地貌的观察
顺序
视野内大的地貌(山地、高原等)--次一级地貌(山岭、河谷)--更小的地貌部位(河岸、陡崖)
内容
高度
相对高度
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绝对高度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
坡
坡度
等高线密陡疏缓
影响耕地水土流失,交通线路
坡向
阴/阳坡
背风坡/迎风坡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反之
阳坡:光照充足 阴坡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