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好奇心》
好奇心强的人会不断探索这个世界!达芬奇、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马斯克都是这样的人。
编辑于2020-08-03 19:33:44传统的教育方法如控制、放任、贿赂和威胁等都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恰当表达情感,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与之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为充满关爱、符合逻辑和人性,能够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就是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多年研究的成果结晶。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他在哈佛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成为...
心跳加速,双腿发颤,手心冒汗……几乎每个演讲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当你对着台下几十甚至几百人演讲时,如何消除这样的焦虑、恐惧、紧张,做到镇定自若?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传统的教育方法如控制、放任、贿赂和威胁等都存在缺陷,可能会导致孩子无法恰当表达情感,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与之相比,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更为充满关爱、符合逻辑和人性,能够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就是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多年研究的成果结晶。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他在哈佛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成为...
心跳加速,双腿发颤,手心冒汗……几乎每个演讲者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当你对着台下几十甚至几百人演讲时,如何消除这样的焦虑、恐惧、紧张,做到镇定自若?
好奇心
引言 好奇心:人类的第四驱动力
天赋异禀的黑猩猩坎吉
坎吉很聪明,经过测试,它拥有2岁儿童的智力
不过,坎吉从不会问“为什么”,
对事物本质缺乏好奇心
劳埃德的自我救赎
劳埃德在事业上很成功,有一段时间迷失了自己,痛苦、抑郁使他想要寻求自我。
他决定自我救赎,通进行了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他发现了人类有四个驱动力,其中,好奇心是人类特有的
灵长目动物基本驱动力:食物、性、庇护所,人类特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压制
西方神话
亚当、夏娃与智慧果
伊卡洛斯与太阳
潘多拉盒子
警示好奇心
早期基督教神学
圣奥古斯丁:上帝为有着好奇心的人打造了地狱
人文主义哲学
伊拉兹马斯:好奇只是一种贪婪的表达而已
西方历史(大部分)
好奇心是人类心灵及整个社会的腐蚀物,堪比毒药,能误导人类
好奇心难以被约束
不喜欢循规蹈矩
走个性化道路
遵循好奇心会使人陷入与权威的冲突中
伽利略
乔布斯
好奇心受到压制的原因
社会中,将秩序放在最高位置
社会对好奇心的需求
教育需求
提高全民教育水平
渴望学习
渴望探索
渴望创造
培养好奇心
崇尚进步、革新和创造
培养探索精神
培养批判性思维
企业需求
企业文化
协作性
创造力
竞争力
员工
积极性
探索精神
想象力
多想法
好奇心
推陈出新
人才需求
自发学习
求知欲强烈
解决问题
提出尖锐问题
认知需求
低认知需求
依靠他人解释问题
寻求认知捷径
尽可能避免脑力劳动
高认知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高到低) 1、超越需求:认识宇宙的精神需要 2、自我实现需求:潜力、意义与目标 3、审美需求:秩序、美感的需求 4、认知需求:知识的需要,理解的需要,新奇事物的需要 5、尊重需求:自信的需求、价值和能力的需求、自尊和尊重的需求 6、爱与归属的需求:融入别人之间的需求、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求、爱与被爱 7、安全需求:安全、舒适、宁静、不会感到害怕和不安 8、生理需求:食物、水、氧气、休息的需要、性欲的表达、消除紧张感
喜欢复杂问题
喜欢处理费脑力多的问题
思考是一件有趣的事
乐于尝试挑战自我思维能力的事情
喜欢进行深入研究
思考长期规划
思考能让人登峰造极
非常享受完成一项引入新方法解决问题的任务
对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到兴奋
希望人生充满了我无法解决的谜题
抽象思考
喜欢需要动脑的、困难的、重要的任务
完成一项耗费脑力的任务后,感到满足
多考虑为什么和怎么做
积极地想获取经验和信息
享受需付出努力的认知活动
认知障碍物
网络
很容易找到答案
淡化了我们寻根问底的习惯
寻根问底需要专注地下功夫
割断努力与脑力探索之间的联系
好奇心的特点
对自己所处形势或环境的积极反应,可以通过规划激发或遏制它
容易受无意间的忽视所影响
不要让好奇心自由发展
它会减退
它会消失
它会枯竭
思考
怎样才能让好奇心得到满足?
好奇心的生存环境施什么?
好奇心的种子是什么?
好奇心的敌人是什么?
消遣性好奇与认识性好奇
好奇心的开始
始于探索
消遣性好奇
对一切新奇事物的着迷
无止尽的喜新厌旧
可以让我们的视野更宽广,发现新的未知事物
刺激我们获得新的经历,结识新的朋友
场景
走马观花而不深究
浪费时间和精力
无法得到领悟
毫无意义
转化为对知识和理解的探寻
获益良多
认知性好奇
定义
更深入、更有序和更需要付出努力的好奇
对个人而言
好奇心能让人满足和愉悦
为心灵提供养分
对国家而言
激增创造性才智
引发创新
生产价值
认识性好奇
同理性好奇
定义
对别人想法和感受的好奇
特点
站在对方立场去感同身受
从对方视角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选择好奇心的理由
超越自我
历史延续
人类开始相互交流就启动的工程
获得满足
通过增加认知储备减缓大脑衰退(智力衰退)
终身阅读
终身写作
第一部分 好奇心的原理
01 好奇之旅
布莱恩与那把手枪的故事
十岁时,和弟弟偶然发现一把枪
惊呆了
好奇心剧增
拿起那把枪
他们被消遣性好奇所控制了,对新鲜事物的渴望
他两经常过来把玩
无尽的想象
电视剧剧情
想象自己是一个杀手
模仿如何使用
彻底被好奇心所主宰
有一天,对着窗外,子弹上膛,扣动了扳机
风险
内心活动
害怕
担心
是否击中了谁
紧张
实际情况
击中人
人员伤亡
少年犯罪
没有击中人
消遣性好奇特点
不遵循程序或方法
注意力会从一个新鲜事物转移到下一个
避开乏味的事物,持续寻觅新的信息和感官体验
快速俘获我们的心智
消遣性好奇心的本质
我们人类大脑里发现最早及最简单的情绪就是好奇。
对新鲜事物的一切渴望及由此所带来的愉悦
小孩子
不知疲惫寻找新东西
迫切渴望、好不挑剔的捕捉眼前的一切事物
忙于关注所有的东西
靠新鲜度来吸引
无法长时间关注
知识涉猎的误区
从消遣性好奇开始,却没有进行深度挖掘
开始的表现
对新信息、感官、经历及挑战的渴望
互联网世界中,信息获取的渠道无限扩张,短信、邮件、新闻触手可及,数据不断刺激着我们,直击我们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之情。
收集知识的能力在退化
关注点时刻在切换,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下一步操作
语言狂人阿奎列斯
人物介绍
全名:亚历山大·阿奎列斯
通晓数十种外语
对语言热爱到无法自拔
经历
幼年时对语言学习有着无限的渴望
父亲自学多国语言
学习法语时进展缓慢,几乎要放弃,还是坚持下来了
享受学习新语言这一挑战过程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更多语言当中
学语言没有任何诀窍,就是要持久的专注的学习
概要
兴趣
真心喜欢
坚持
持续专注学习
全身心投入
享受挑战的过程
好奇是一把双刃剑
好奇没有对错
对枪好奇
研究枪的原理、结构
拿枪射击人或物
对知识好奇
善知识
走马观花式学习
消遣性好奇,很难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深入研究学习
知识性好奇
恶知识
走马观花式学习
培养恶的心,不可取
深入研究学习
很有可能导致犯罪
为什么智人是如此有好奇心的动物
猎人
个人
熟知动物足迹才能知道猎物
是什么
去哪里了
走了多远
团队协作
团队成员
强项
弱项
值得信任
不值得信任
祖先
知道的越多,对生存越有利
发展出了强大的记忆存储能力
有意识的对知识投入精力
人类进化论心理学
人类掌握的环境越多,生存下去bingbing传递基因的可能性就越大
收集知识就需要去未知世界探险
文化造就了人类强大的适应能力
现象
人类可以在沙漠、雪山、雨林、外太空中生存
极强的适应能力
人类探索半径达到120光年
原因
文化
从他人身上学习、复制、模仿的能力及懂得分享和改进的能力
方式
向同辈学习
向长辈学习
向祖先学习
文化迭代
承载文化的动物一定有好奇心
02 好奇心是如何产生的
婴儿大脑之谜
婴儿的好奇心具有依赖性,变化程度取决于周边环境
儿童的好奇心离不开父母的参与
儿童
探索世界
顽皮
有自己发方法
提升认知能力
搜集文化信息
如何表达自己
如何分辨对错
哪些行为可以接受,那些不能接受
父母
正确的引导
好奇心是双方参与的冒险
指向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
影响儿童好奇心因素
智力
反馈
提出不成熟问题时的反应
共享式注意力
小孩做出“指”的动作时
让你去关注他正在关注的事情
指
儿童指向某物,代表他对这个物感到好奇
发出信号
反馈
探索欲提升
求知欲提升
好奇心提升
不反馈
不在做出指向的动作
关于儿童的提问
03 谜题与奥秘
好奇心的衰减
让·皮亚杰
好奇心更多是一种认知行为,它源于我们内心想要理解这个世界的心智需求
当一个人感知到了期望与现实不一致时,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
乔治·罗温斯坦
好其实对信息缺口的一种反应
信息缺口
好奇因理解而产生,又可被未知激发
丹尼尔·伯莱因
首次开创性提出消遣性好奇与认识性好奇的区别
信息通过让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来刺激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提升想要学习的渴望
一旦我们掌握了某个事物的一些信息,就会意识到还有位置部分的存在而感到不快
对已有信息的缺口让我们产生了好奇
好奇区在中等认知程度区域内
过分自信与妄自菲薄
为了感受到好奇,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上的缺口所在
过分自信会削弱好奇心
妄自菲薄会削弱好奇心
恐惧会杀死好奇心
提高信息缺口敏感度
引发好奇的信息缺口
你的烦恼非常重要,因为它表明存在一个信息缺口
好奇不仅仅是想要去搜寻缺失的信息,还能触及更深层的意义
谜题与奥秘的区别
谜题
有确切的答案
一旦缺失信息被找到,它就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满足感
多少?在哪里?
消遣性好奇
奥秘
很模糊,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
往往包含因人而异的观念
通过收集相关性息并识别出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以及如何去解释已掌握的信息。
为什么?怎么样?
认知性好奇
网络对好奇心的挤压
网络能瞬间找到问题的答案
利
高效
弊
扼杀了更有价值的东西:富有成效的挫折感
教育的目标
对于寻找答案的过程产生真正兴趣
熟练应用信息
网络能有效地填补信息缺口,但同时也挤压了好奇心
案例
如果一部悬疑片一开始就告诉你结局凶手是谁你的感受会怎么样?
奥秘需要你停下来并思考,或者放慢脚步去探索
科技让生活更容易,同时损失了藏在困难里的价值
困难是有益的,因为会使我们的大脑努力的解码和整合输入信息
思考是学习的关键
好奇心依赖于摩擦阻力,依赖于填补信息缺口过程中的拼搏,依赖于不确定性、奥秘以及对无知的意识
第二部分 好奇心的鸿沟
04 好奇经历的三个时代
被视为危机之物的时代
受质疑的时代
快速回答的时代
凯文凯利
及其用于回答问题,而人负责提出问题
05 好奇的红利
好奇对成功的影响
个性特征所产生的影响是智力的四倍
重要的个性特征
责任心
毅力
自律
好奇心
将智力、坚持和对新事物的渴望合二为一
乐观
自尊心
影响好奇心水平的因素
教育体系
育儿方法
教学风格
社会态度
正在受到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的影响
数字鸿沟
互联网让我们变傻了还是更聪明了
两个极端
更傻
更聪明
要求
求知欲
自控力
随着认知鸿沟的加大,它会通过教育系统进一步扩大现有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
好奇心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时期想要探索和考察周围事物的欲望
是什么
第二阶段:当他发现其他人是有用的信息来源后,就开始提出无穷无尽的“为什么”
为什么?消化信息
第三阶段:在观察事物和收集信息过程中激起的对问题的兴趣
对问题产生兴趣。
趣味性
复杂性
愉悦性
06 提问的力量
提问改变人生
遇到的问题
家长与老师之间存在了障碍
语言
缺乏提问能力
无法通过提问来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获得行政官员的帮助
解决方案
给家长建议,提供一个问题清单
教会他们如何自己提问
学会提问
现象
提问能力因人而异
社会阶层
工薪阶层
中产阶层
精英阶层
现象
不知道问什么
提问的重要性
如何提问?
探索知识的通路
现象
社会阶层影响
上层社会家庭的孩子比底层社会家庭的孩子会提更多的问题
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喜欢问由好奇心引发的问题
问题互动,家长会回应孩子的问题,还会问孩子问题
向孩子提问,孩子会进行思考,产生更多的问题
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谈话内容中问问题的比例高于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
社会阶层
富豪阶层
富裕阶层
有钱有闲有认知需求,为求知可以随心所欲去探索,也可以满足或帮助他人的认知需求
中产阶层
有认知需求,自身条件能满足对认知需求的探索
工薪阶层
工资较低,可支配的精力不多,对认知需求力不从心
贫困阶层
忙于解决温饱问题,对认知需求不大
家庭影响
问问题数目较多的情况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你来我往的对话形式进行交流时,父母会回应孩子提的问题,进而扩展开来讨论
问问题数目较少的父母经常发出禁止的命令,比如“停”或“别那样做”等
文化影响
向孩子传递服从和恭敬,没有做到就进行责骂甚至动手
部分文化会限制某些信息或知识
结论
社会阶层越高的家庭,孩子更有可能用问题来探寻他们的好奇心
原因
母亲对孩子提的问题越多,孩子相应地也回问更多的问题
若父母将语言作为工具进行知识探寻,而不是发号施令,那孩子往往会在耳濡目染中也做出同样的表现
不平等的童年
提问在商业中的重要性
07 博学的重要性
米特拉的实验
在印度远离科技的地方放一台电脑,观察孩子如何学会使用它
好奇心驱动的教育
学校的目的和意义存在分歧
向儿童教授知识
任凭儿童随意追寻自己的好奇心
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如何利用“好奇心”,如何引导好奇心……
对学的三大常见误解
儿童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如果没有指导
孩子遇到困难而找不到解决办法时会困惑、气馁
相信错误的结论
事实抹杀创造力
将知识与好奇心对立的危害性
成功的致命一击:童年时家庭和文化熏陶的缺失
孩子好奇心的最大杀手:放任不管
第三部分 保持好奇心
08 保持好奇心的七种方法
虚心若愚
迪斯尼
乔布斯
建造数据库
创意的生成
第一步,收集素材,也就是收集有关产品及消费者的信息。
第二步,反复推敲
第三步,完全不需要做任何直接的努力,仿佛是对自己之前努力的犒劳。
第四步,在大脑中表演一场肉眼看不见的魔术。
第五步,对想到的创意进行探测、试验、调整,再将其实现
像“狐猬”一样觅食
狐狸的特点
刺猬的特点
询问关键的“为什么”
做一个“思想工匠”
质疑你的茶匙
将谜题变为奥秘
后记 比雅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