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止血
止血、可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则在肘窝或膝窝内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字形绷带捆拢可以暂时止血。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患艾滋病高度警惕甚至是荒谬心理的举例引入“恐艾症”。本图总结了恐艾心理成因及其脱恐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引入
因暴力或来自外力的击打,碰撞,摩擦以及锐器造成血管损伤,都会引起出血
有效止血对挽救病人生命有很大意义
外伤出血
表现特点
首先判断外伤病人出血的性质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由伤口慢慢渗出,呈现点状或片状,色鲜红可自愈
静脉出血
较为缓慢流出,色暗红,多不能自愈
动脉出血
成喷射状,色鲜红,多需急救尚能只止血
处理方法
应沉着冷静,避免慌张忙中出错
首先第一时间脱离危险区
根据病人的外伤情况判断受伤情况和出血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般止血法
在家中发生擦伤肘部,摔伤膝盖或意外割破手指
先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或扎上绷带
直接包扎压迫止血
用于无明显动脉性出血伤口
首先用生理盐水或无污染的清水冲洗伤口,用酒精消毒,涂擦时从近伤口处向外周擦
手持纱布直接按压创口或止血部位数分钟,再用绷带纱布加压包扎止血
指压止血法
四肢或头颈部的动脉出血
头顶部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
颜面部出血:一侧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面动脉搏动处。面动脉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 3 厘米处。
头面部出血: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在颈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颈部动脉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将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前臂出血: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点。
手部出血:互救时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侧(尺、桡动脉)各有一搏动点。
大腿以下出血:自救用双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没沟中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处。
足部出血:用两手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填塞止血法
对软组织内深在的血管损伤出血
如鼻出血、颈部的较深伤口、大腿或背部的深伤口等
快速清洗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块填塞创口压紧,外面再加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压迫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较大的、较复杂的或出血较快的伤口止血,一般见于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汹涌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法无效者。
所谓止血带一般是指弹性较好的橡胶带或身边的腰带、领带、围巾等,也可用毛巾、头巾、手帕、衣服、领带等制成布条,也可用三角巾代替。止血带应绑在伤口的近心端,即肢体靠近心脏的一侧,例如:膝关节以下外伤出血,应立即在大腿的适当部位扎止血带。肘关节以下流血不止,应在肘关节以上扎止血带。扎止血带时一般要注意扎紧,以伤口基本上没有新鲜血液流出为原则。
屈肢止血法
四肢出血压迫止血无效时,如无骨折
可利用关节的极度屈曲,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则在肘窝或膝窝内放一棉垫,再使关节极度屈曲,然后将小腿与大腿或前臂与上臂用“8”字形绷带捆拢可以暂时止血。
注意事项
需要专业帮助
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到医院清创处理和彻底止血。
① 当压迫伤口 5 分钟后,伤口仍未止血。 ② 被人或动物咬伤;伤口深或创口很大。 ③ 伤口有碎片或污物嵌入,而自己不能清除。 ④ 被脏的东西扎伤,例如地上的玻璃块,伤口又小又深(这类伤口由于不出血反而更易感染,出血可以减少伤口的细菌)。 ⑤ 受伤区域没有知觉,提示受伤区域神经可能受损。
健康提示
① 严禁用泥土、面粉等不洁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 ② 如果有碎玻璃块、金属等物体嵌在伤口上时,自己不能清除,则及时到医院处理。 ③ 如果创口较大且出血较多时,加压包扎的压力要适度(包扎后若远端动脉还可触到搏动,皮肤颜色无明显变化即为适度),既要达到止血效果,又不能影响肢体远端血液循环。 ④ 使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注 意 a. 要严格掌握使用止血带的时机,应在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血带。 b. 止血带捆扎的部位应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端,又称近心端),并尽量靠近伤口,以上臂上 1/3 处(约距腋窝一横掌处)或大腿的上中部为捆扎部位。小腿和前臂不能用止血带,因为该处有两根骨头,血管正好位于两骨之间,用止血带起不到压迫血管的作用。上臂的中 1/3 也不能用止血带,否则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而导致手臂瘫痪。 / ⑤ 在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抬高患肢,使静脉血回流一部分。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应用棉花、薄布片加衬垫,以隔开皮肤和止血带,使压力均匀分布并减少对软组织的损害。 ⑥ 止血带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上用止血带后要记录时间,每 30 分钟或 60 分钟要慢慢松开止血带约 30 ~ 60秒,然后再绑扎。再绑时部位要上下稍加移动,以免同一部位的皮肤肌肉受损。患肢应佩戴止血带卡,注明开始时间、部位、放松时间,便于照护者或在转运时了解情况。
重点就是让活动更加贴合产品调性 让用户更加自然更愿意的接受这个活动
学学止血术,关键时刻我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