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磷酸化知识梳理,包括生物氧化(细胞呼吸)的过程、特点以及定位,生物氧化的自由能与氧化还原电位,高能磷酸化合物,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等等。
磷酸戊糖途径知识点总结,包括他的定义、生化历程、磷酸戊糖途径调控、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等内容。
三羧酸循环知识梳理,包括糖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的运转、三羧酸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三羧酸循环的调控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生物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细胞呼吸)
过程
糖原,淀粉等→葡萄糖
三酯酰甘油→脂肪酸+甘油
蛋白质→氨基酸
乙酰辅酶A
TCA循环
特点
底物逐步分解,释放能量
产能部分转变为热能,部分合成ATP
常温,常压,ph近中性
定位
真核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原核细胞:细胞膜
生物氧化的自由能与氧化还原电位
自由能
可用于做有用功的能量
氧化还原电位
电子从低氧化还原点位向高氧化还原电位流动
自由能的变化与反应物给出或得到电子的趋势成比例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作为能量货币和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中间载体
磷酸原
以高能磷酸贮能的物质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线粒体
含有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有关的组分
电子传递链(ETC)
具有严格排列顺序的电子载体所组成的体系
电子在传递过程中有严格的顺序
组分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蛋白,血硫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体系
组织结构
复合物Ⅰ
NADH→FMN→Fe-S→CoQ
复合物Ⅱ
琥珀酸→FAD→Fe-s中心→Co-Q
复合物Ⅲ
Q循环
复合物Ⅳ
确定电子传递方向的方法
依据电子载体的氧化还原电势
根据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种传递体的还原程度
使用特异的抑制剂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能量直接以高能键形式转移给ATP给ADP
没有氧参与
分子内部所含能量重新分配
电子经电子传递链到分子氧形成水,同时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
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
P/0值测定
电子传递过程的能量变化
解偶联和抑制
解偶联剂
只抑制ATP的形成过程,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同时抑制氧的吸收利用和ATP的形成
离子载体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