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选择性必修三大纲
政治选择性必修三大纲,包括: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这是一个关于Air Pollution and Water Pollution的思维导图,介绍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定义、原因、后果,创新的解决方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联系,发展,全面;实质与核心,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对立统一把握事物
必要性:防止陷入形而上学思维,并正确反映事物本来的面貌,力求客观实际
特征
1.整体性: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整体思考,并科学处理此与彼的关系;但事物的整体是相对而言的,这一点要注意。
2.动态性: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思维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这也是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含义1.分析:分解,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2.综合:按照固有联系连结并统一考察,旨在把握事物发展普遍规律。
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
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基础)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建立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基础上,是对各种科学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思路的多向性
步骤的跨越性(但不排斥逻辑推导与分析,只是将推理步骤省略)
结果的独特性
总结: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含义
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定义: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1.跨越的联结性
2.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意义:积极运用,提高思维水平能力
方法
迁移(联结方式)
1.开拓可能思路
2.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桥梁
3.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作用
想象(畅想方式)
1.提出假如式问题
2.明确创新思维目标,满足社会实践需要
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发散思维的方法
含义:寻求解决问题多样性的解决方式;客观基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特征,1.思维过程的流畅性,2.思维思路的变通性,3.思维结果的独特性。
技法
检核表法
详细检查,寻求新思路
信息交合法
有目的组合,列举,一网打尽,筛选
头脑风暴法
集思广益,群体思维,会议形式,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作用与局限
作用:解决新问题,提供新设想。
局限:1.还需要其他思维参与;2效果与人们知识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客观基础:事物之间存在“可通约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特征:明确的目标,围绕轴心进行,杜绝联想与想象,实事求是
特点:1.思维过程的严谨性。2.思路的归一性。3.结论的可论证性。4.真理性和求实性(宗旨)
含义:已有知识,得出合乎逻辑方案。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客观基础:矛盾对立统一,事物相反相成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2.对已有的相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做反向思考
4.对已有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认识做交换性思考
如何发挥作用(怎么做)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理:客观规律)
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创新思维以问题为导向
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表现:“先知先觉”
客观依据:事物发展有其规律;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1.矛盾分析法
2.推理与想象
3.注重调查研究
4.以事物发展为根据,根据事物可能性预测(别胡思乱想)
意义
对人们:能动认识世界,趋利避害,防患未然,改造世界
对自己:有利于规划成才方案,提高思维水平
对企业:有利于开发供给侧商品和市场(发掘市场潜力与价值)
对社会:绘制更为全面与合理的蓝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对国家:顶层设计,整体规划。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注意点)
1|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辨析;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2| 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透过现象看本质;2.概括性,把握事物共同本质;3.能动性,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1| 1.按照不同标准,思维有不同的分类。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2| 1.抽象思维:概念,判断,推理;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2.形象思维:感觉,表象,联想,想象;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二者相辅相成。
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1| 含义:1.规律。2.逻辑规律与规则。3.思维方法。4.逻辑学这门学问
2| 形式逻辑: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不取决于思想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与规则。
3| 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错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错误:自相矛盾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错误:两不可
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发散思维的注意点
1.大胆敞开思路
2.注意质量
3.思维独特
4.突破心理障碍
培养超前思维方法
1.积极提问
2.保持好奇心
唯心主义诡辩论?
我们知道,唯心主义是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是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我们还知道,诡辩论是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形而上学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在对比与组合中,易得,意识决定物质,只承认运动的一种思想,一种类似于白马非马的存在。
注意点
1.时间,空间和性质等是联结的主要途径。
2.前两者是外在联结;后者为内在联结。
3。联想非简单回忆。而带有思维加工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