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智慧人生”通过人生佛教系列的学习,我们开始以佛法智慧看问题
第二是“走进佛陀”使我们以佛陀为榜样,了解佛教是怎么回事,学佛的意义在哪里,修学的纲领是什么。《皈依修学手册》则是通过对佛法僧三宝的认识,引导我们如理如法地建立佛教信仰。
第三是“佛法要领”,主要内容为《道次第》,既是修学次第,也是要领所在。以下四点,佛教称之为转心的思维,即转变观念,减少对现世的贪著,是追求解脱和觉醒
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思维,我们多半会停留在人天乘。
念死无常是提醒我们,不管我们多么喜欢这个世界,也只是暂时的客人而已,待不了多久。
轮回是苦说明,就算生活环境再好,只要没解决贪嗔痴,都不是真正的美满,因为轮回本质就是痛苦的。
深信业果则指出,世间一切都有它的因缘因果,我们想得到好的结果,就得在因上努力。
这些思维可以将我们从入世导向出世,打破对现世的眷恋,知道眼前拥有的一切都靠不住,唯有觉醒才能带来究竟的安乐,实现终极的意义。这就需要皈依三宝,进而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导向解脱道和菩萨道。这是佛法最根本的两条道路,八万四千法门,最后都要回归这两条路。
第四是“正念之道”。通过《百法明门论》《辩中边论·辩修对治品》的学习,掌握解
脱道的路径和要领。通过三级正念禅修,逐步解除无明烦恼,成就觉醒和解脱。自性见正是轮回的支撑点。在佛法的基本正见中,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离开自身认识。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从这些角度看世界
无我说明现实的一切都不属于你,和你只有暂时的关系;
无自性空说明万物都是条件关系的假相,没有所谓的自性
第五是“学做菩萨”。通过《入菩萨行论》《瑜伽菩萨戒》的学习,了解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的独特性,以及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第六是“入不二门”。通过《辩中边论》《心经》《金刚经》的学习,解决二元对立。凡夫都是活在二元世界中,由此产生贪嗔痴,乃至爱恨情仇。总之,入不二门可以使解脱道、菩萨道的修行得以提升。
以上几个板块,是根据修学需要所作的细分,各阶段的重点更明确。但核心还是围绕两大修行,一是智慧,从正念到觉醒解脱;一是慈悲,从菩提心到菩萨行。这些修行不是说法,而是可以落到实处的。三级课程设置和修学纲领,正是一步步引领我们走上正念与慈悲大爱的修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