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培训与开发
培训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主要目的是为长期战略绩效和近期绩效提升做贡献,确保组织成员在组织战略需要和工作要求环境下,有机会、有条件进行个人绩效提升和经验阐释。
编辑于2023-01-30 10:36:10 浙江省第九章 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决策
决策分析
概念
是否进行培训,成本-收益的权衡考虑
考虑因素
培训与开发的支出C;员工参与培训给公司带来的收益B;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加薪S;
只有B-S>C时,培训开发才会提高组织的收益
影响因素
受训员工可能的服务年数、技能提高的程度、努力程度和对组织的忠诚度
决策制定误区
1.对投资回报难以量化,易遭反对;
2.评估滞后,管理层不愿意做难于衡量或反馈周期长的培训投资
3.视培训开发为一种开支或员工福利,而不是一项投资
4.培训与开发的预算经常落后与经营战略计划
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组织管理
设立培开机构时,要考虑:1.组织的规模;2.人力资源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型组织
不设置专门机构,是某个岗位的职责
大型组织
一般设置专业的机构
设置模式
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其中一个部门
便于形成协调统一的培训与开发计划
与人力资源部并列,是一个独立部门
保证培训与开发的力度和连续性,体现其战略地位
大型的实行分权化管理的组织
建立企业大学
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大发展的模式
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开发的责任
责任最终落实在直线经理身上,直线经理是下属的教练、导师、榜样
管理层人员的人力资源培开责任
1.关注下属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2.提供下属员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
3.日常工作中鼓励员工不断学习
企业培开部门的主要职能
1.制定支持企业经营战略的培开战略
2.制定企业年度培开预算;
3.帮助和指导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4.管理好员工培开档案
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最难实施的环节)
内容(层次评估模型)(应用最广)
反应评估
重点:受训人员对培开的主观感受和看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评估方式;
方法:访谈、问卷调查法(最普遍)
学习评估
主要内容:受训人员在知识、技能或态度上是否有了提高或改变;
方式:笔试、实际操作、自我评价的态度量表
工作行为评估
重点:受训人员行为改变,把所学用到工作上的程度
内容:直接反映培开效果是组织高管层和主观最关心
方法:面谈、直接观察、绩效检测、行为评价量表(最常用)
结果评估
目标:受训人员行为改变对组织部门绩效的影响作用
内容:结果如何在最主要内容,是最具说服力的评价指标,是组织高层最关心的内容
指标
硬指标
产出、质量、成本、时间;易于量化,易被转为货币价值,评价更客观
软指标
工作习惯、满意度、主动性、服务等;难量化,难被转化为货币价值,主观
投资收益评估
少用,困难且昂贵
最终评估以组织工作绩效为标准
方法
控制实验法
效果好,最正规,不适用难以找到量化绩效指标的活动(如管理技能培开),操作复杂,费用高
可以确定员工绩效是否确实是由培训与开发所引发的,而不是由企业其他方面的变化所引起的
问卷调查法
常用
回任工作评估的方法
1.实地考察受训人员的工作实况
2.分析受训人员的人事记录资料;
3.受训人员是否达到工作标准
4.根据培开的目标
5.调查或访问受训职工的上下级;
6.受过与未受过培训职工的效率比较;
7.以书面调查、实地访问形式调查受训后在工作上的获益情形
回任工作评估的内容
1.工作态度有无改变,改变程度如何,维持时间多久;
2.工作效率有无提高,提高程度如何;
3.培开目标是否达成
职业生涯管理
含义
广义的角度,职业生涯是贯穿个体一生的系列活动,包括有薪的和无薪的,其上限从0岁开始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个人共同对员工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综合性过程;
职业生涯的焦点是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的匹配;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不断发展的过程;组织应在职业生涯方面帮助员工,使双方需要都得到满足
管理概述
1.职业生涯管理包括组织职涯管理和个体职涯管理两方面
2.组织职涯管理有利于员工进行个体职涯管理
3.积极进行个体职涯管理的员工,通常会获得组织的职业发展支持
4.只有组织职涯管理与个体职涯管理相匹配,才能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5.职业生涯管理要注意得到高层的支持,特别是在政策、经费方面,鼓励直线经理参与职业生涯发展活动
管理方法
组织层次
1.提高职业生涯信息
1.公布职位空缺信息;2.建立职业生涯技术中心
3.介绍组织内的职业生涯通道
含义
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岗位和层级所形成的链条
类型
横向通道
同一层级或同一等级上
纵向通道
不同层级等级变动
双通道
同时承担管理和技术工作,培养高层管理;主要为组织中技术人员或专业人员设计
2.成立潜能评价中心
用于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升的可能性评价
方法:评价中心、心理测试、替换或继任规划
3.实施培训与发展项目
1.工作轮换;2.利用公司内外人力资源发展项目对员工进行培训;3.参加内外部的专题研讨会;4.专门对管理者进行培训或实行双通道职业生涯设计
个人层次
1.给个人提供自我评估工具和机会
职业生涯讨论会、通过职涯手册、退休前讨论会
2.职业生涯指导与咨询
实施人员:人力资源部的专业人员或具体负责人、员工直接主管、组织外的专业指导师或咨询师
管理目的
对组织
1.使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以适应组织发展与变革
2.为组织培养后备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
3.从组织内部培养的员工在组织适应性方面比外面招聘的强
4.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承诺、留住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
对个人
1.更好地认识自己,为发挥自己的潜力奠定基础
2.可在组织中学到各种有用知识,锻炼能力,从而增加员工自身的竞争力
3.能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要,进而提高个体的工作生活质量
效果评估标准
1.是否达到个人目标及程度
获取信息能力、确定目标能力、后备人才储备
2.活动的完成程度
3.绩效指数变化
绩效指数是指离职率降低、旷工率下降、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绩效提高、空缺职位填补时间缩短、内部提升次数增加
4.心理变化(认同感、满意度、忠诚度)
职业生涯的有效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发展阶段及主要任务
探索期
年龄30岁以下;资历2年以下;身份学徒;活动:协助、学习,遵循方向;发展任务:确定兴趣、能力、让自我与工作匹配
建立期
年龄30-45岁;资历2-10年;身份同事;活动:独自做出贡献;发展任务:晋升、成长、安全感、职业类型的发展
维持期
年龄45-60岁;资历多余10年;身份导师;活动:训练、帮助、政策制定;发展任务:维持成就感、更新技能
衰退期
年龄60岁以上;资历多余10年;身份顾问;活动:退出工作;发展任务:退休计划,改变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平衡
职业生涯锚
概念
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内容
自省的才干与能力、动机与需要、态度与价值观
特点
1.产生于早期职业生涯规划,以个体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2.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3.不可能提前进行预测;4.并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清楚低反映个人的职业追求与抱负
类型
技术/职能能力型
拒绝管理工作,愿意子技术/职能领域管理人
管理能力型
追求一般性管理工作,责任越大越好;有强烈的升迁动机;具有分析、人际沟通、情绪控制能力的组合特点;对组织有很大依赖性
安全稳定型
追求安全稳定的职业前途
自主独立型
不放弃自身自由,视自主为第一需要,很强的职业承诺
创造型
发明创造是驱动力,有冒险精神
作用
1.有助于识别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
2.能够促进员工预期心理契约的发展,有利于个人与组织稳固地相互接纳
3.有助于增强个人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4.为个人中后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