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噪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携手决策领域专家奥利维耶·西博尼和卡斯·桑斯坦共同推出的重磅新作,也是卡尼曼继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之后酝酿10年思考的全球瞩目里程碑式巨作,行为科学领域又一重大发现。 几十年来,大家都认为,偏差是导致人类判断出错的关键。 但是今天,卡尼曼系统性地指出:噪声,才是影响人类判断的黑洞。
这张思维导图,是以《福格行为模型》为底层操作系统,打通行为科学三大黄金三角: ❶ 成瘾机制(《上瘾》×《软瘾》):解码习惯养成的双螺旋结构,让「强迫性沉溺」转化为「战略性依赖」 ; ❷ 微观裂变(《微习惯》×《掌控习惯》):建立从原子习惯到复利效应的跃迁通道 ; ❸ 职场显化(《5%职场精英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将神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武器 。
21世纪,医学进入史上上独一无二的慢病时代。 代谢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四大“杀手”。 面对新的挑战,除了治疗,更要预防! 本书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彼得·阿提亚为你制定实现百岁人生的长寿战略。 从养老到“享老”,提前了解“对手”,才能百战不殆。
你一定听说过书法家颜真卿,但你不知道的是: 安史之乱中,他提刀为将,率领20万大军硬刚安禄山; 为保家国,颜氏一族30余口被害,他字字血泪,写下媲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75岁高龄,他领命前往敌营,知其不可而为之,慷慨舍身赴死。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颜真卿告诉你,堂堂君子如何铁骨震世,谋略无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高效能人士的决策方法
作者
[美]丹尼尔·卡尼曼
1.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
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
3. 另一畅销书
《思考,快与慢》
什么是噪声
1.定义
噪声的物理学含义,是指对人们的休息、工作、学习和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此处则引申为决策和判断中的干扰因素
2.案例
在法庭中,面对同一案件、被告,不同的法官有时会作出不同的判刑,他们的判刑会受到心情、时间、被告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噪声,是影响人类判断和决策的黑洞
噪声的构成
1. 水平噪声
指不同的人作出的判断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比如某位评委总体上比其他评委更为严格或者宽松
2. 模式噪声
指由于个人的特别偏好而引发的噪声,比如一位总体比较宽松的评委,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较为严格
3. 情境噪声
指由于无法预料的情境因素导致的噪声,缺乏规律性,比如天气的好坏,这是随机的、偶发的
噪声如何产生并被放大
1. 无知者无畏
很多时候,越无知的人越喜欢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不同观点的人不敢发声,导致错误的观点被接受
2. 信息级联
在群体中,个体很容易受前面个体的影响,作出与前面个体相同的选择,而忽略自己的个人判断
3. 群体极化
群体决策可能使个人更加冒险,也可能使个人更加保守
4. 群体智慧效应
群体判断的平均值更有可能接近真实答案,但个体独立作出判断才是发挥群体智慧的前提条件
如何减少噪声
1. 抵制过早的直觉
不要让自己太快作出决定,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看事情,用理性的逻辑思考支撑决定
2. 培养开放性思维
不断地去接纳不同的观点,吸收不同的意见
3. 寻找决策观察者
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之前,听一下旁观者的独立观点
4. 通过机器算法和简单模型减少噪声
机器算法
机器算法没有喜怒哀乐,特定情况下要优于人类判断
简单模型
为判断和决策选择一些关键的评判指标,避免复杂化
5. 培养统计思维,用外部视角看问题
学会取平均值,汇总各种独立的评估结果,将个人喜好对判断的影响降到最低
6. 中介评估法
避免笼统的判断,可以把决策目标拆分为多个维度,然后对每个维度进行独立评估
7. 噪声审查
在作出判断和决策之前,刻意查一查是否存在影响判断和决策的噪声
噪声不一定好吗?
1. 支持减少噪声的观点
人具有主观性,噪声的存在使人类的判断和决策存在缺陷
减少噪声,能够降低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带来的坏影响
2. 支持噪声存在的观点
如果过于理性,社会就会缺乏情感和趣味,为噪声设置底线即可
如在营销方面,利用噪声反而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1.直觉真的可靠吗? 2.为什么专家的预测结果有时令人大跌眼镜? 3.如何在生活中做对各种选择? 本书系统性地指出: 噪声,是影响人类判断和决策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