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药理学25-26
药理学重点药物整理、重点药物思维导图、药理作用及机制:维生素K拮抗药,抑制维生素K在肝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体外无效。
药物分析的章节目录,列出了详细的书籍目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快速了解书籍的主要章节和主题。
这是一篇关于药物化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十章 抗生素,第十一章 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药理学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
抗高血压药物分类(第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T1受体阻断药)
常用高血压药物
利尿药(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可降低血管阻力(机制: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及降低细胞外液容量)平滑肌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降低可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使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减弱
对合并有氮质血症或尿毒症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可选用高效利尿药呋塞米;吲达帕胺不引起血脂改变
钙通道阻滞药:通过减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而松弛血管平滑肌
硝苯地平
特点:强快短
临床应用:伴有肾功能不全者,适用于合并有心绞痛或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脂血症及恶性高血压患者;缓释片剂减轻迅速降压造成的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加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个体差异大,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
药理作用:减少心输出量、抑制肾素释放、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
临床应用:用于各种程度的原发性高血压;对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可作为单用的首选
阿替洛尔:对心脏的β1受体有较大的选择性
拉贝洛尔:阻断β受体的同时也阻断α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抑制ACE;抑制缓激肽水解;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临床应用: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首选 无耐受性,产生刺激性干咳
AT1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竞争性阻断AT1受体,可用于各型高血压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可乐定:可作为治疗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药
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具有α1受体阻断作用而不影响α2受体的药物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①有效治疗与终身治疗②保护靶器官③平稳降压④联合用药
第二十六章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
心力衰竭时心肌功能及结构变化:心肌功能变化(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主)心机结构变化(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外基质堆积、心肌组织纤维化、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变化: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尚可直接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坏死)RAAS激活、AVP增多、ET增多、有益:ANP和BNP和AM分泌增多产生舒血管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
心力衰竭时心机肾上腺素β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β1受体下调、β1受体与兴奋性Gs蛋白脱耦联或减敏、GRKs活体增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作用机制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使血液及组织中AngⅡ含量降低,从而减弱AngⅡ的收缩血管作用;抑制缓激肽的降解
减少醛固酮生成:减轻水钠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
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小量可减少AngⅡ及醛固酮的形成,防止和逆转心肌与血管重构,改善心功能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左室舒张末压,降低室壁张力,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尿量增加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ACE抑制药可通过减少AngⅡ发挥其交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