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第四节-三特种设备
第二章第四节-三特种设备思维导图,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全过程监督、机构设置、行政许可。
编辑于2023-02-09 20:05:06 广东第二章第四节-三特种设备
* a.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 b.新装锅炉或安全阀检修、更换后,校验其整定压力和密封性 * c.经过检验后,应当加锁或铅封 * d.控制式安全阀应当分别进行控制回路可靠性试验和开启性能检验 * e.整定压力、密封性检验结果应当记入锅炉技术档案 * 1.整定压力 * 超压泄放压力 * 2.回座压力 * 压降阀片回落 * 3.密封性能 * 正常状态下的密封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 * 锅炉运行中安全阀使用 * a.应当定期进行排放试验 * 电站锅炉安全阀的试验间隔不大于1个小修间隔 * b.锅炉运行中安全阀不得随意解列和任意提高安全阀的整定压力或者使安全阀失效 * 压力测量装置 * 压力表检验 * 使用前应校验 * 刻度盘应划出工作压力的红线 * 注明下次校验日期 * 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 停止使用情况 * 有限止钉的表,在无压力时,指针不能回到限止钉处 * 无限止钉的,指针离零位的数值超过规定的允许误差 * 表面玻璃破碎或刻度模糊不清 * 封印损坏或超过校验期 * 表内泄漏或指针跳动 * 其他缺陷 * 水(液)位测量与示控装置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二章第八节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
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每月1次)
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特设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维护保养记录
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高耗能---能效测试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年,主席令第4号)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
分类
承压类特种设备
压力容器
材质
要有塑性
可塑性 不可变性
不能是弹性
可变性
坑-材质的10%
报废
气柜、汽油储罐属于常压容器,不属于压力容器
类型
固定式压力容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 国家质检总局2016)
a.工作压力>=0.1MPa
b.容积>=0.03m3且内直径>=150mm
c.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
移动式压力容器
可用弹簧式安全阀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
a.具有充装与装卸介质功能,并且参与铁路、公路或水路运输
b.罐体工作压力>=0.1MPa,气瓶公称工作压力>=0.2MPa
c.罐体容积>=450L,气瓶容积>=1000L
d.充装介质为气体及最高工作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
注:低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如气相空间的容积与工作压力的乘积>=2.5MPa.L也属于
3.压力容器的使用(全过程监管)
2.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
2.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
* a.按照本规则和其他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 b.建立和实施岗位责任、操作规程、年度检查、定期检验、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人员培训、采购验收、事故处理和报告等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 c.定期召开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会议,督促、检查压力容器安全工作 * d.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由管理部门统一保管 * 《使用登记证》 *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 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 压力容器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 压力容器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安全检查记录 *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 * 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 * 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 e.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 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 2.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开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 3.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 f.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不得进行任何修理 * g.在移动式压力容器和固定式压力容器之间进行装卸作业的,其连接装置、管道、软管必须可靠,并且有防止拉脱的联锁保护装置。充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对装卸软管每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1.5倍公称压力),无渗漏及异常变形,要有记录和试验人员签字。 * 不得在民用液化气中掺入二甲醚--腐蚀胶管
3.压力容器的修理改造
* b.压力容器经修理或改造后,必须保证其结构和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 d.采用焊接方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时,一般应采用挖补或更换,不应采用贴补或补焊方法。主要受压元件焊补深度大于1/2壁厚的压力容器,还应进行耐压试验
4.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测
* 检验周期的缩短 * 记忆:腐蚀开裂改用途,劣化超高未年检 * a.介质或者环境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或者腐蚀情况异常的 * b.具有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并且已经发现开裂的 * 《承压设备损伤模式识别》(GB/T 30579) * c.改变使用介质并且可能造成腐蚀现象恶化的 * d.材质劣化现象比较明显的 * e.超高压水晶釜使用超过15年的或者运行过程发生超温的 * f.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 * g.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
5.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
* a.联锁装置 * 为防止操作失误而设置的控制结构 * 联锁开关、联动阀 * b.警报装置 * 压力警报器、温度监测仪 * c。计量装置 * 能自动显示压力容器运行中与安全有关的工艺参数的器具 * 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 * d.泄压装置 * 能自动、迅速排出容器内的介质,使容器内压力不超过其最高许用压力的装置 * 安全阀、爆破片
6.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
* 一般要求 * a.《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合格证》-持证上岗 * b.压力容器的操作要编制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相关容器的结构、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具有处理事故的能力 * c.操作要平稳,避免压力、温度、流量的大幅度波动,尤其在开停工期间,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温度、压力规定变化曲线进行操作 * d.安全附件要完好投用,各种保护联锁装置投用正常 * e.严禁带压拆卸螺栓 * f.做好生产运行期间的巡回检查,及时处理不正常及紧急问题,包括工艺条件等方面的检查、设备状况方面的检查、安全装置方面的检查
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
1.操作前,首先检查设备受压面是否存在鼓包、裂纹;检查安全部件没有缺陷;检查安全设施完好;检查相应的阀门处于正常位置
2.检查人是否持证上岗
3,检查相应应急物资是否齐全
4.检查环境,作业面是否存在交叉影响,周围的可燃物是否清除。做好定置化管理
5.操作顺序
严格按照投料顺序
6.操作要求
相应阀门启停要慢
压力温度控制要平稳
7.操作注意事项
明确注意各项工艺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8.严令禁止的事项
严禁带压操作
9.特殊要求
对压力容器要制定巡检制度
10.应急
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实现设备隔离
气瓶
规范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F001)《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TSG 07)《气瓶颜色标志》(GB/T 7144)
3.气瓶的安全附件**
a.安全泄压装置
爆破片
* 装在瓶阀上,其爆破压力略高于瓶内气体的最高温升压力 * 多用于高压气瓶 * 公称工作压力>=10MPa
易融塞
* 一般装在低压气瓶的瓶肩上 * 异常温度--熔化 * 剧毒气体的气瓶不得装易融塞
b.其他附件
防震圈
* 瓶体的保护装置
瓶帽
* 瓶阀的防护装置,避免气瓶在搬运中损坏瓶阀,保护出气口螺纹不被损坏,防止灰尘、水分或油脂等杂物落入阀内 * 瓶阀 * 控制气体出入的装置,一般采用黄铜或钢制 * 氢气瓶瓶阀要用纯铜,不能有钢制-氢脆腐蚀 * 充装可燃气体的钢瓶的瓶阀 * 出气口螺纹---左旋 * 可左助右 * 助燃气体 * 出气口螺纹--右旋
4.气瓶的安全管理(全过程-充装、储存、使用)
1.充装安全(通用)
1.气瓶充装过量
* 压缩气体&高压液化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60°C)下的压力<气瓶的最高许用压力 * 低压液化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下,不会膨胀至瓶内满液,要保留一定气相空间 * 压缩气体气瓶 * 使用压力表监控 * 液化气体气瓶 * 使用液位计或称重监控
2.防止不同性质气体混装
* 补充考点-安全技术-无法保障时应先进行抽空再进行充装
2.储存安全
a.气瓶的储存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b.气瓶的储存,空瓶、实瓶和不合格瓶应分别存放,并有明显的区域和标志。可燃性和氧化性气体应分室存放(液化石油气与氧气瓶);有毒气体以及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乙炔与氯气瓶)
c.气瓶库
*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 屋顶应采用轻型结构,有足够的泄压面积 * 安全间距 * 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气体气瓶库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
d.不得有暖气、水、煤气等管道通过,不得有地下管道和暗沟
e.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能储存气瓶
f.瓶库有明显的“禁止烟火”“当心爆炸”等各类必要的安全标志
应有运输和消防通道,设置消防栓和消防水池。在固定地点有专用灭火器、灭火工具和防毒面具
储气的气瓶应戴好瓶帽,最好戴固定瓶帽,套好防震圈
实瓶一般应立放储存。卧放时,应防止滚动,瓶头(有阀端)应朝向一方,垛放不得超过5层,并妥善固定
* 乙炔气瓶严禁卧放
实瓶数量应有限制
* 满足当天使用量和周转量 * 尽量减少储存量
建立并执行气瓶进出库制度
* 遵循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
有毒、可燃气体的库房和氧气及惰性气体的库房,应设置相应气体的危险性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应有温度、湿度检测仪
3.使用安全
4.使用时应立放(乙炔瓶严禁卧放使用),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距离不得小于10m
6.防止日光暴晒、雨淋、水浸
7.移动时应手搬瓶肩转动瓶底,严禁抛、滚、滑、翻和肩扛、脚踹
10.瓶阀冻结
* 不准用火烤 * 移入室内或温度较高的地方 * 40°C以下的温水浇淋
11.不得用尽,余压不应低于0.05MPa
* 如用尽--抽空
4.定期检验
腐蚀性气体的
* 2年1次
一般气体的
* 3年1次
惰性气体的
* 5年1次
液化石油气的
* <=20年 * 5年一次 * >20年 * 2年一次
锅炉
分类
1.设计正常水位容积>=30L,且额定蒸汽压力>=0.1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
2.出口水压>=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
3.额定功率>=0.1MW的有机载体锅炉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
衡水发电厂蒸汽管道温度625°C 饱和水蒸气温度648,压力35mPa
严重缺水
开安全阀快速降压
严禁加水冷却
停车保养
湿法
充水
* 长期
干法(压力保养)
充氮
不超过7天
0.05mPa左右
5.主要系统
水汽系统
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 省煤器 * 汽包 * 过热器 * 水冷壁
烟风系统
燃烧生成的烟气与空气组成的系统
除灰、除渣系统
4.安全附件和仪表
3大安全附件
安全阀
安全阀校验-补充考点
温度测量装置
排污和紧急放水装置
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及相关仪表等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
* 设置、选型、安装
5.热工保护系统
事故处理回路
跳闸回路
压力管道
机电类特种设备
电梯
起重机械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GB 6067.1)
定义
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
额定起重重量>=0.5T升降机
额定起重量>=3T(或者额定起重力矩>=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成率>=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
层数>=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分类
桥架式
桥式
门式
两侧有承重结构;垂直起吊;只需考虑起重量
臂架式
流动式
门座式
塔式
只有一个承重点;有吊臂;既要考虑起重量,又要考虑吊臂长短-起重力矩
安全防护装置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
1.限制运动行程和工作位置的装置
有轨行程装置
* 行程限位装置、端部止挡和缓冲器
2.防起重机超载的装置
超额定承重量自动下降不会提升
3.防起重机倾翻和滑移的装置
4.联锁保护装置
防碰撞装置
多台起重机同时作业安装防撞装置
联锁保护装置
防止两处同时都能操作
偏斜显示(限制)装置
跨度>=40M的装卸桥或门式起重机
对卷筒上钢丝绳尾端的固定情况-防松/自紧
每月检查一次
电动葫芦
2T以上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其他
全过程监督
生产
使用
检验检测
机构设置
为公众提供服务的
电梯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
特设管理机构OR专职特设管理人员
行政许可
国务院特设安监许可
制造、安装、改造单位
锅
压力容器
电梯
起重
客运索道
大型
制造单位
压力管道元件
制造、改造单位
场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
省特设安监许可
维修单位
锅
压力容器
电梯
起重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
场
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
设计文件
锅
气
氧
客
大
经国务院特设安监部门核准的核验机构
鉴定
5种
监督检验
制造过程
锅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元件
起重
大型游乐设施
监察条例
安、改、重大修理
锅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电梯
起重
客运索道
大型
7种(不含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