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明显被看作“问题”或“病态”的行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同时有些变化是有好处的——倒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坏。
你出于某种目的,让出一部分主动权,允许别人替你做决定。意识到授权,也就意识到了“最根本的权力在自己手里”。
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么做了,会怎么样?”它们是一些新奇的、从未尝试的可能性。
越是不准一个人做什么事,他就越是想做,冲动难以抑制。但如果由他自己一个人做决定,他掂量权衡之后,就会在他舒适的程度停下来。
一旦想到自己在别人看来“有问题”,会让所爱的人失望,就会深深痛苦。
难道你不曾听过你在意的人澄清,他/她对你的期望并不如你想象中的苛刻?
人际关系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你与对方都感到身不由己。
谁又能在每一个嵌套里,划分有多少是为了自己、多少是为了照顾 他人?
人际关系只是一个烦恼的借口,我们需要这个借口,努力从别人的眼睛里照见自己。
假如世上只有自己,有些困扰就无所谓,按自己舒适的方式生活也未尝不可。但有了别人的眼光,就不行。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MindMaster 书籍:《5%的改变》,李松蔚,四川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