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本图总结了相关知识。
中国近代史,按时间归纳整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反抗、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中华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抗日、解放战争,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具体实践中,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唯有协同推进、一体发展,才能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邓小平理论
形成发展
初步形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上:否定“两个凡是”,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82年,党的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的命题,为新时期发展指明方向
形成轮廓
1987年,党的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走向成熟
1992年初,南方谈话
“三个有利于”“黑猫白猫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指导思想
1997年,党的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9年入宪)
基本问题
主题: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活的灵魂)
战略:三步走(党的十三大)
“小康”最早出现在《诗经》
子主题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科学含义
国家性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程度: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要求、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
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
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一个突破口:农村改革
意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关键抉择;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
对内改革
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判断改革正确标准:三个有利于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外开放
开放进程
1980年,经济特区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
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开放战略:互利共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历史地位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