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体西用”的演变与新式学堂
中体西用的演变与新式学堂内容点梳理~包括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新式学堂的意义。适用于教资备考复习。祝大家顺利通过教资!
这是一篇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二、确定位置,一、去图书馆(描述路线)。
这是一篇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六、积的变化规律,五、运算性质,四、乘法分配律,三、结合律,二、交换律,一、买文具(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的兴起与延续:大学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段江净. 大学的兴起与延续:大学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J]. 高教学刊, 2016, (10):247-248.】,大学功能的再研判与发展【程水源. 大学功能的再研判与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26-32.】。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中体西用“的演变 与新式学堂
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1861年,冯桂芳在《采西学议》中提到“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1892年,郑观应提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1895年,沈寿康,孙家鼎等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围绕“中体西用”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张之洞与《劝学篇》 “中体西用”是张之洞1898年在《劝学篇》中阐述的思想。在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①“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其中张之洞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三纲是维持封建王权和家族伦理的基本准则,三纲的废除必然导致封建社会秩序的崩溃。 ②“西学”也称“新学”,即西政、西史、西艺为新学——西政是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是指近代西方科技。 ③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放在率先的地位上,然后再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 评价: (1)《劝学篇)完整地阐述了“中体西用”思想,成为晚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2)这是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也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 (3)为20世纪初“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确定了基调,奠定了理论基础。 (4)后来遭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痛批。
历史作用: ①“中体西用”思想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了新式教育的产生,兴办了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了留美教育等,打破了旧学形式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 ②比较切实地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课程及制度,对清末教育改革既有思想层面的户发,又有实践层面的推动。 ③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为新式教育的进一步推广扫清了障碍。 局限性: ①在教育方面,由于“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的封建信条的支配,又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尤其是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②在文化理论方面,“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作为文化的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它是在没有克服中学和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二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新式学堂
洋务学堂
特点 1、培养目标:培养洋务运动所需的专门人才; 2、办学性质:专科性学校,属于部门办学,直接为本部门的需要培养人才; 3、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与“西艺”为主,注重学以致用; 4、教学方法: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5、教学组织形式:制定分年课程计划和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旧:(1)缺乏规划。缺乏全国性整体规划的学制系统。 (2)旧文化包袱重。不放弃四书五经的学习。 (3)有官僚习气。封建官僚习气重, 效率低下; 受洋人扶
洋务学堂的类型
①外国语(方言)学堂——主要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这些学堂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
京师同文馆 ①时间: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 年正式开学。 ②地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 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 生。 ③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②军事(武备)学堂——主要有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实学馆及广东水陆师学堂等。这些学校训练水师人才,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
③技术实业学堂——主要有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这些学堂主要培养会使用、维修洋机器的人员和一些通信人员。
意义: 1.洋务学堂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 2.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旧教育相对抗,但产生之 后逐渐动摇和瓦解了旧教育体系,实际上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进 程,历史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