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我国的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增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2位,制造大国地位日益巩固,贸易大国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这是一个关于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课 西汉与东汉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一.汉初“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二.西汉的强盛三.西汉的衰亡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含义
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基本内涵
发展为了人民
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
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贯彻新发展理念
原因
①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必要性); ②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重要性)
创新发展
解决问题
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要求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发展
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放发展
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发展
解决问题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如何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
地位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内在联系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
总要求
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
必要性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重要性
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现代化经济体系
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构成
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总体要求
⑴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主要任务
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建设产业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城乡区域体系
主要任务
①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 ②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具体措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①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 ②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③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④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⑴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⑷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⑸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⑹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