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粘胶剂知识
粘胶剂知识思维导图,整理了有机硅粘胶剂、PUR热熔胶、环氧胶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编辑于2023-02-23 15:04:14 上海粘胶剂知识
有机硅粘胶剂
特点
耐温耐侯
高温高湿
低温弹性
紫外臭氧
低表面能
疏水消泡
防粘顺滑
电性能
介电损耗
体积电阻
耐电压电弧电晕
固化类型分
加热固化(HTV)-加成固化
单组分RTV
双组分RTV
5270常温/冬季
室温固化(RTV)-缩合固化
单组分RTV-湿气固化
脱醇型
9661黑/白
脱酸型
脱肟型
HT906Z黑/白
密封胶HT906Z/9661产品介绍----检测及应用成品检测项
基础性能--客户工艺性能
外观
挤出率
气泡结皮
固化速度
一味追求固化速率,把环境温度湿度控制得太高会影响固化后的强度
子主题
触变性
密度
型式检验项
硬度
相对较高能减少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移、铝材的应力变化、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气泡或者开裂问题。硬度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理论上只须保证断裂伸长率在250%以上即可
拉伸强度
即胶体自身强度,越高表明其抗位移能力越强,不易发生胶体的断裂。断裂伸长率主要影响产品的抗位移能力
断裂伸长率
粘结性
定性粘接、剪切强度、剥离强度、接线盒拉力等。观察界面破坏形式
剪切强度
剥离强度
黄变
体积电阻率
介电强度
储存稳定性
70℃放置10天;
40℃放置3个月;
常温放置6个月;
测试对比前后基础性能差异
老化性能
DH1000为常规老化检测,时间较长;
HAST48h/双100为加速破坏性老化;
TC200/紫外对硅胶影响较小。
光伏硅胶--单组分(906Z/9661)使用注意事项
清洁表面
清理干净施胶表面:除去锈迹、灰尘和油污等
施 胶
胶液挤到已清理干净的表面(设备涂胶时,请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施胶)
固 化
将施胶的部件置于空气中,当表皮形成后,从表面向内部的固化,室温及55%相对湿度时24小时内,固化深度2~4mm。随时间延长,固化深度逐渐增加。7天固化深度6mm,6mm以上使用回天双组分产品。
存 放
1.未用完的胶应立即拧紧盖帽、封住管嘴保存。
2.再次使用时,若封口处有少许结皮,去除后即可,不影响正常使用。
3.贮存过程中,管口部也有可能出现少量结皮,清除后可正常使用,不影响产品性能。
生产工艺:96型双螺杆
1.采用多阶螺杆设备,从根本上杜绝了中间生产过程气泡和胶皮的产生,精确的计量系统及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工参与,使得产品性能更为稳定
MSA测量系统分析,质量数据可追溯
2.从来料到预混料生产再到成品生产,均由质量部参与检验,从源头开始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保障;
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3.投料的原材料批次及数量等均有相关工艺生产记录,保证了每批产品的可追溯性。
SPC过程质量控制
老化性能
双85
双100
HAST
TC
紫外
盐雾
PCT
脱丙酮型
双组分RTV
4系列 4112/4120
脱醇型
5299W-S/5299W(黑/白/5:1/10:1)
组分
A组分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无机填料(阻燃/导热/强度
工艺:通过机械作用将树脂和填料(微米级别)两相混合均匀
树脂: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上的定义,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
天然
琥珀·、松香、虫胶等
合成·
热塑性
环保,受热软化、冷却硬化无限次,不发生反应
单链结构
热固性
高强度、受热受压不易变形,抗腐蚀
交联结构
B组分
交联剂+偶联剂+催化剂
交联剂:因为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就像一条条长的线,没交联时强度低,易拉断,且没有弹性,交联剂的作用就是在线型的分子之间产生化学键,使线型分子相互连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这样提高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和弹性
偶联剂:四价钛内部结构在树脂中提高填料和树脂的相容性、浸润性、分散性,进而使制品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及机械、热和电性能。提高湿态下的粘合力、耐候性,提高树脂的交联
工艺:真空状态下搅拌,N2保护灌装
使用方法
计量
1.按照A,B组份的配比比例准确称量A组份、B组份
2.注意在称量前,对A组分胶液应适当搅拌,使沉入底部的填料分散到胶液中
填料的作用:降本、使固化更加均匀
补强、调节粘度、赋予硅胶其他性能
阻燃
导热
调色
提高触变性
搅拌
将A、B组份在混合罐中混合均匀,混合不均则会影响固化物的外观和绝缘性能
浇注
把混合均匀的胶料尽快灌封到需要灌封的产品中
固化
灌封好的制件置于室温下固化,初固后可进入下道工序,室温条件下一般需1小时左右固化。夏季温度高,固化会快一些;冬季温度低,固化会慢一些
固化
脱醇缩合型(不含酸和酮肟,不腐蚀金属及塑料)
不存在固化抑制或中毒现象
RTV(0-30度;30-60%RH)(室温固化,便于操作)
对各类材质接线盒粘接良好
工艺性能
可手动操作,亦可动静态设备混合(静态节数建议24节以上)
自流平性好
室温固化迅速,生产效率高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组成
1.基础聚合物
107胶
学名: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粘度:3000-100000cps
两端羟基可封端修饰
2.填料
补强、调节粘度、赋予硅胶其他性能
阻燃
导热
调色
提高触变性
3.固化剂
固化原理
交联剂:同主体聚合物交联而固化
偶联剂:对基材的粘接有促进作用
催化剂:提高体系交联反应速度
4.特性添加剂
色浆
稀释剂
增塑剂
主要用于调整密封胶使用性、工艺性等
光伏封装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太阳能组件-接线盒灌封机胶
RTV缩合型灌封硅橡胶 5299W-S系列
太阳能组件-接线盒粘接
太阳能组件-专用密封胶
太阳能光伏组件专用密封胶 HT906Z、、9661
太阳能电池背膜
太阳能电池背膜 PV320、HTPV34XS
结构粘接
RTV缩合型双组分粘接硅橡胶 4061
常见原因问题分析
单组分
双组分
环氧胶
按用途分
灌封
灌封胶一般粘度较低,流淌性好,用于改善器件的抗冲击、绝缘性、防水防潮和轻量化;
使用
方法
①配料:使用前将A、B组分在原容器内分别搅拌均匀,然后按规定比例称取A、B组分
②混合:搅拌5~10分钟使混合均匀
③抽真空:将搅拌好的胶在低于0.1Mpa的绝对真空度下抽真空3~5分钟
④灌封:将胶料倒入要灌封的电子元器件
⑤静置
注意事项:
1.A、B组分在低温下可能会出现结晶、结块,属正常现象,使用前可将其置于50~80℃烘箱,使其融化,再放至室温后使用
2.如果器件对灌封效果要求较高,可在灌封时抽真空3~10分钟
结构胶
双组分
单组分
结构胶一般粘度偏高,粘接强度较高,用于构件的加固、锚固、粘接、修补等。
特点
性质可调。强度可以达到钢一般,也可做成硅胶/聚氨酯一般的韧性。
粘接力强,尤其对金属、玻璃的粘接力非常好。经过改性后对塑料也可有较好粘接力
本体强度高,机械强度高
固化过程中收缩率小
可室温固化,也可加温固化。固化速度与用胶量和温度有关,基本不受湿度影响。用胶量越大,固化越快;温度越高,固化速度越快。
使用温度范围大。-60~150℃。高温可做到200多度。
化学稳定性、尺寸稳定性优异。固化后耐酸碱、耐溶剂。耐大多数霉菌。
按固化条件分
冷固化
低温固化 (<15℃)
室温固化 (15℃~40℃)
热固化
中温固化 (80℃~120℃)
高温固化 (>150℃)
性能参数
粘度
定义
粘度是流体的内摩擦,是一层液体与另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的阻力
单位
粘度一般以旋转粘度计法测定,单位有泊、厘泊、Pa.s和mPa.s
单位换算
1P (泊)=100CP=0.1Pa.s=100mPa.s
1P (泊)=100CP (厘泊)
1Pa.s=1000mPa.s
1mPa.s=1CP (厘泊)
密度
用胶成本
适用期
温度高,适用期短;温度低,适用期长
适用期是指配制的胶能维持其可用性能的时间
由于环氧胶固化过程中有放热,因此配胶量和散热面积的大小也会影响到适用期的长短
表干时间
密封胶一般以表干时间表示,灌封胶和结构胶一般以可操作时间来表示
从混胶开始到胶触干(用手触摸不粘手)的时间
可操作时间
从混胶开始,粘度变为初始粘度两倍的时间
贮存期
定 义: 胶粘剂在规定条件下贮存后,仍能保持使用性稳定的这段时期
表征方法:可用测试粘度和粘接强度的变化来表示其贮存期
剪切强度
粘接面的最大剪应力
硬度
表征其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入的性能
硬度与其它力学性能(如耐磨性、抗压强度等)有一定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其测定值来间接了解其它力学性能,也可用来初步估计它的固化程度
常见问题分析
安全防护
环氧胶在固化后一般是无毒的,而在未固化前的某些组分还是有某种程度上的毒性
环氧树脂本身属无毒,但在加热时逸出微量的环氧氯丙烷(合成时残存),属中等毒性
PUR热熔胶
成分
多元醇混合物(聚酯/聚醚)与过量的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预聚体,配合填料和助剂制备而成
固化机理
应用
工艺
化学键
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
离子键
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化学基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
共价键
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像这样由几个相邻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并与共用电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作用叫做共价键
按共用电子对分
饱和键
单键(共用一对电子)
CH4甲烷
CH3CH3乙烷
H2氢气
CL2氯气
C2H5OH乙醇(酒精)
不饱和键
重键(共用两对电子)
碳碳双键
CH2乙烯
多键
按极性分
极性共价键
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金属键
金属与金属间以共价键相连
聚合反应
低分子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一些含有不饱和键(双键、三键、共轭双键)的化合物或环状低分子化合物,在催化剂、引发剂或辐射等外加条件作用下,同种单体间相互加成形成新的共价键相连大分子的反应就是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
缩合反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分子相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并常伴有失去小分子(如水、氯化氢、醇等)的反应
特点:容易被水、酸、醇等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