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护理心理学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人卫出版社),整理了概述、心理护理的程序、心理护理常用技术-心理干预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
编辑于2023-02-24 23:15:27心理护理
概述
心理护理(psychological nursing) 是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二、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一)护士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最基本,最本质) (二)需按护理程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三)需综合使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有共同的实施对象。 区别:侧重点不同 (1)心理治疗侧重于神经症、人格障碍等精神异常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研究。 (2)心理护理则侧重于精神健康人群的维护。
心理护理的具体目标: (一)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 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环境。 (二)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使病人会到温暖、舒适,病痛减轻。 (三)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 早期识别病人的不良情绪,尽早干预 (四)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 达到身心健康
心理护理的原则 ①服务原则 ②平等原则 ③尊重原则 ④自我护理原则 ⑤保密原则
心理护理实施原则 个性化心理护理 共性化心理护理
七、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①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②整体护理促进了心理护理的深入发展、明确了心理护理的基本任务、提高了心理护理的质量标准、规范了心理护理的实施步骤。 ③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成分,它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促使整体护理不断发展完善。
心理护理的程序
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心理护理常用技术-心理干预
概述
心理干预(psychology intervention): 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心理干预分级 根据干预群体、措施和目的不同,心理干预可分为以下三级: 一级干预--健康促进“ 二级干预--预防性干预 三级干预--治疗性干预
常见的心理干预类型 个体心理干预和团体心理干预 发展性心理干预和障碍性心理干预 影响性干预和参与性干预
心理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 2.方法 知识宣教、健康讲座、生活指导、观看视频、团体辅导、心理剧表演、 案例讨论等。 3.适用对象 ”临床病人中伴发一定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
(二)心理素质教育 方法 1 理论讲授、心理素盾训练、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剧角。色扮演等。 适用群体:临床病人中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个体。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疗法,即支持性心理治疗由桑代克于 1950 年提出,指护士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为病人提供精神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常用的技术有倾听、共情、安慰、疏导、解释、建议和指导等。
认知干预
认知疗法代表人物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ABCDEF (诱发事件↣信念↣结果↣辩论↣效果↣新感觉) 非理性信念:①自我完美信②公平世界信念③自我中心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①绝对化要求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极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①诊断阶段②领悟阶段③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阶段)④再教育阶段 合理情绪疗法常用技术:(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认知家庭作业(RET自助表) (4)其他方法(假设最坏可能的方法,应对性自我语言的练习,角色扮演)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较强的病人更有效果。②对于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病人很难奏效。③治疗效果与护士本身有很大关系。如果护士自身有着不合理信念,则会阻碍干预的成功。
行为干预
系统脱敏疗法(沃尔普) (1)放松训练:学会肌肉放松 (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 (3)实施脱敏(① 想像脱敏② 现实脱敏) 系统脱敏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降低病人的情景性焦虑 2.增强病人应对能力,及时适应角色转变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是最早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 依据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原理创 厌恶疗法技术 1.明确靶行为 2.选择合适的厌恶刺激物 3.反复结合强化 厌恶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科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儿科应用较多,主要用于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如药物滥用、尼古丁依赖、酒精依赖、性心理障碍、肥胖、强迫症等不良心理行为问题。 争议问题:技术实施较难掌控、伦理问题。
正强化:就是对病人做出正面的肯定和赞赏,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正强化技术的操作 (1)选择和确定目标行为 (2)量化目标行为 (3)选择强化物 (4)实施强化治疗 正强化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 用于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用于康复治疗病人 用于某些社会行为障碍的矫正
技术示范法放松疗法 示范法(modeling)即模仿法,根据班杜拉的行为模仿学习理论创立。通过给病人提供一个榜样,进行适宜的示范行为,让病人观察他人行为和行为后果,通过模仿学习。 示范法的具体方式 (1)生活示范: (2)象征性示范 (3)角色扮演 (4)参与示范 (5)内隐示范 示范法的技术 (1)选择适合的干预对象 (2)选择合适的示范模型 (3)适时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4)共同参与示范 放松疗法:(渐进性放松,自主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 (1)生物反馈仪的选择 (2)病人和环境的准备 (3)治疗过程:一个疗程一般需4~8周,每周2 次,每次 20 ~ 30min o 3.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适应证范围较广: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心身疾病 焦虑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生活应激和心理训练:括约肌和骨骼肌的功能训练 3.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放松治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支气管哮喘、心肌梗死、分娩、手术等领域。
团体心理干预
团体心理干预的原理 1.团体的情感 2.群体的相互学习 3.团体的正性体验 4.矫正性的情感经验 团体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可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建立康复的信心,恢复躯体和社会功能。 主要应用于住院和门诊精神病人、儿童及其家长、青少年、老年人、酒精依赖者等具备某类共同问题的特殊群体。
使用安慰剂治疗属于什么疗法—— 暗示疗法
心理护理
概述
心理护理(psychological nursing) 是指在护理实践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二、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一)护士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最基本,最本质) (二)需按护理程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三)需综合使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有共同的实施对象。 区别:侧重点不同 (1)心理治疗侧重于神经症、人格障碍等精神异常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研究。 (2)心理护理则侧重于精神健康人群的维护。
心理护理的具体目标: (一)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 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环境。 (二)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使病人会到温暖、舒适,病痛减轻。 (三)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 早期识别病人的不良情绪,尽早干预 (四)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 达到身心健康
心理护理的原则 ①服务原则 ②平等原则 ③尊重原则 ④自我护理原则 ⑤保密原则
心理护理实施原则 个性化心理护理 共性化心理护理
七、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关系 ①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紧密相连,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②整体护理促进了心理护理的深入发展、明确了心理护理的基本任务、提高了心理护理的质量标准、规范了心理护理的实施步骤。 ③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成分,它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涵、促使整体护理不断发展完善。
心理护理的程序
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心理护理常用技术-心理干预
概述
心理干预(psychology intervention): 以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心理干预分级 根据干预群体、措施和目的不同,心理干预可分为以下三级: 一级干预--健康促进“ 二级干预--预防性干预 三级干预--治疗性干预
常见的心理干预类型 个体心理干预和团体心理干预 发展性心理干预和障碍性心理干预 影响性干预和参与性干预
心理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 2.方法 知识宣教、健康讲座、生活指导、观看视频、团体辅导、心理剧表演、 案例讨论等。 3.适用对象 ”临床病人中伴发一定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
(二)心理素质教育 方法 1 理论讲授、心理素盾训练、团体辅导活动、心理剧角。色扮演等。 适用群体:临床病人中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个体。
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疗法,即支持性心理治疗由桑代克于 1950 年提出,指护士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为病人提供精神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常用的技术有倾听、共情、安慰、疏导、解释、建议和指导等。
认知干预
认知疗法代表人物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ABCDEF (诱发事件↣信念↣结果↣辩论↣效果↣新感觉) 非理性信念:①自我完美信②公平世界信念③自我中心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①绝对化要求②过分概括化③糟糕至极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①诊断阶段②领悟阶段③修通阶段(最主要的阶段)④再教育阶段 合理情绪疗法常用技术:(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认知家庭作业(RET自助表) (4)其他方法(假设最坏可能的方法,应对性自我语言的练习,角色扮演)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注意事项 ①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对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较强的病人更有效果。②对于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病人很难奏效。③治疗效果与护士本身有很大关系。如果护士自身有着不合理信念,则会阻碍干预的成功。
行为干预
系统脱敏疗法(沃尔普) (1)放松训练:学会肌肉放松 (2)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 (3)实施脱敏(① 想像脱敏② 现实脱敏) 系统脱敏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降低病人的情景性焦虑 2.增强病人应对能力,及时适应角色转变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是最早的行为治疗技术之一 依据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原理创 厌恶疗法技术 1.明确靶行为 2.选择合适的厌恶刺激物 3.反复结合强化 厌恶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科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精神科、儿科应用较多,主要用于对不良行为的干预,如药物滥用、尼古丁依赖、酒精依赖、性心理障碍、肥胖、强迫症等不良心理行为问题。 争议问题:技术实施较难掌控、伦理问题。
正强化:就是对病人做出正面的肯定和赞赏,以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 正强化技术的操作 (1)选择和确定目标行为 (2)量化目标行为 (3)选择强化物 (4)实施强化治疗 正强化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 用于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用于康复治疗病人 用于某些社会行为障碍的矫正
技术示范法放松疗法 示范法(modeling)即模仿法,根据班杜拉的行为模仿学习理论创立。通过给病人提供一个榜样,进行适宜的示范行为,让病人观察他人行为和行为后果,通过模仿学习。 示范法的具体方式 (1)生活示范: (2)象征性示范 (3)角色扮演 (4)参与示范 (5)内隐示范 示范法的技术 (1)选择适合的干预对象 (2)选择合适的示范模型 (3)适时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4)共同参与示范 放松疗法:(渐进性放松,自主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 (1)生物反馈仪的选择 (2)病人和环境的准备 (3)治疗过程:一个疗程一般需4~8周,每周2 次,每次 20 ~ 30min o 3.生物反馈治疗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适应证范围较广: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心身疾病 焦虑症、恐怖症等神经症 生活应激和心理训练:括约肌和骨骼肌的功能训练 3.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放松治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支气管哮喘、心肌梗死、分娩、手术等领域。
团体心理干预
团体心理干预的原理 1.团体的情感 2.群体的相互学习 3.团体的正性体验 4.矫正性的情感经验 团体心理干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可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建立康复的信心,恢复躯体和社会功能。 主要应用于住院和门诊精神病人、儿童及其家长、青少年、老年人、酒精依赖者等具备某类共同问题的特殊群体。
使用安慰剂治疗属于什么疗法—— 暗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