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拉弯、压弯构件
拉弯、压弯构件的知识点总结,详细的总结了截面强度计算,构建的稳定计算,框架柱的计算长度,要构建的局部稳定和屈曲后强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8 拉弯、压弯构件
8.1截面强度计算
8.1.1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1.除圆管截面外,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2.圆管截面,弯矩作用在两个主平面内的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3.RX\RY: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当板件宽厚比满足S3(S1\S2\S3)时,按表8.1.1取值
当板宽厚比满足S4时,取1.0
当板宽厚比满足S5时,取1.0,并按8.4.2计算有效截面
当验算疲劳时,取1.0
4.RM:圆形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对于实腹圆形截面,取1.2
对于圆管,当径厚比(直径/壁厚D/t)满足S3时,即小于90倍EK的平方,取1.15 当不足S3时,取1.0
验算疲劳时,取1.0
5.圆形截面惯性矩I:
6.本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为满足局稳,8.4.1条翼缘和腹板宽厚比均满足表3.5.1中S4要求,对于S5级,应按8.4.2考虑有效截面
7.当有次弯矩时,按8.5节计算
8.双向受弯,常见于屋面檩条,工或槽形,若檀条为冷弯薄壁型钢,则不考虑RXRY
9.当轴力与弯矩在某一点处,同时产生拉或压力时,用+号,当一拉一压时,用-号
10.表8.1.1: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看清楚截面的X轴Y轴的方向
8.2构件的稳定计算
8.2.1除圆管截面外,弯矩作用在对称轴平面内的实腹式构件,稳定计算
1.平面内稳定计算按(8.2.1-1)
2.平面外稳定计算按(8.2.1-3)
3.对表8.1.1中3、4项单轴对称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在对称平面,且翼缘受压时:应按(8.2.1-1)进行平面内稳定计算,还应按(8.2.1-4)进行受拉端的强度计算,从而避免出现平面内受拉端强度破坏先于受压翼缘稳定破坏
4.平面内等效弯矩系数:
1.无侧移框架柱和两端支承的构件:
2.有侧移框架柱和悬臂构件
5.平面外等效弯矩系数:
1.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承的构件,应根据两相邻支承间的构件段内的荷载和内力
2.弯矩作用平面外为悬臂的构件,取1.0
8.2.2弯矩绕虚轴作用,格构式压弯,整体稳定计算
1.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注意W1X=IX/Y0,YO的取值与强度的区别,强度中的Y取至最外边缘的点,稳定中的YO取(虚轴到压力较大分肢的轴线距离,或到压力较大分肢腹板外边缘的距离)两者较大值。
2.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可不计算,但应计算分肢的稳定
3.缀条柱的分肢稳定:按轴压计算,分肢的轴心力N1,由构件轴力N和弯矩MX提供
4.缀板柱的分肢稳定:按压弯计算,分肢的轴心力N1,由构件轴力N和弯矩MX提供;分肢上的弯矩M1,由构件上的剪力V提供,M1=VL1/4,其中V取实际剪力和按7.2.7计算的较大值。
8.2.3弯矩绕实轴作用,格构式压弯,整体稳定计算
弯矩作用平面内和平面外均同实腹式构件,
但(8.2.1-1)至-3中,X轴应换为Y 轴,平面外对虚轴的稳定系数应用换算长细比查,另外 ( )取为1。详小白49页笔记
8.2.4柱段中无很大横向力或集中弯矩时,双向压弯的圆管的整体稳定
8.2.5弯矩作用在两个主轴平面内(双向受弯),双轴对称,实腹式工字形和箱形截面,压弯构件,稳定计算
8.2.6弯矩作用在两个主轴平面内(双向受弯),双肢格构式,压弯构件,稳定计算
1.按整体计算
2.按分肢计算:
按单向压弯实腹式构件稳定计算8.2.1条:
其中分肢上轴力N1由构件轴力N和绕虚轴弯矩MX提供,
分肢上的弯矩M1由构件弯矩MY提供
8.2.7算格构式缀件时,构件剪力取(实际剪力,7.2.7计算剪力)两者中的最大值
8.2.8用于减少压弯构件平面外计算长度的支撑,按7.5节算各自的支撑力,其中构件的轴力N,对实腹式压弯构件,取受压翼缘上的应力和,对格构式压弯构件,取受压分肢上的应力和,
8.2.8中,弯矩较小的压弯构件,可能两个翼缘或分肢均匀受压;另对框架柱和墙架柱,压弯时,弯矩有正、反两个方向,两侧翼缘或两侧分肢都有受压的可能,故这些情况的N,应取两侧翼缘或两侧分肢压力之和
8.3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8.3.1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U
二阶弹性分析,算内力且在每层柱顶附加假想水平力时,框架柱 的长度系数可取为1
一阶弹性分析,算内力时,框架柱考虑计算长度系数
柱计算长度系数U的计算
1 无支撑框架(有侧移):
1)按附录E.0.2
2)有摇摆柱时,摇摆柱自身的长度系数取为1.0,其他框架柱应乘以放大系数
3)考虑各柱N/I的影响
有侧移框架,同层各柱的N/I不同时,U按(8.3.1-3)
有侧移框架,同层各柱的N/I不同时,附有摇摆柱时,U按(8.3.1-5)
(8.3.1-3)(8.3.1-5)两式计算的U如是小于1,取等于1
4)算单层或多层框架柱的底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时
可以按柱脚实际约束情况算
也可以按理想情况(铰接或刚接)先确定K值,再对算得的U进行修正
5)当多层单跨的顶层采用轻型屋面,多层多跨的顶层抽柱开成较大跨度时,顶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忽略屋面梁对柱的约束,柱子上端的K1取为0
2 有支撑框架(无侧移):
U按E.0.1,(8.3.1-7)
强支撑应满足的条件(8.3.1-6):式中SB,N无侧移,N有侧移计算
K1、K2的修正
8.3.2单层厂房框架,下端刚接柱脚,带牛腿等截面柱,框架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U
8.3.3单层厂房框架,下端刚接柱脚,阶形柱,框架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U
单阶柱
下段柱的计算长度系数U2:
柱上端与横梁铰接,按附E.0.3乘以表8.3.3折减系数
柱上端与桁架型横梁刚接,按附E.0.4乘以表8.3.3折减系数
柱上端与横梁刚接,按(8.3.3-2)乘以表8.3.3折减系数,且按(8.3.3-2)中计算值,不应小于按柱上端与桁架型横梁刚接时计算值,不应大于柱上端与横梁铰接时的计算值
上段柱的计算长度系数U1:
双阶柱
下柱段
柱上端与横梁铰接,按附录E.0.5乘以表8.3.3折减系数
柱上端与横梁钢接,按附录E.0.6乘以表8.3.3折减系数
中柱段
上柱段
8.3.4计算框架的格构柱和桁架式横梁的惯性矩时,考虑其截面高度变化和缀件或腹杆变形的影响,对惯性矩适当折减
8.3.5对孤柱,框架柱,在框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可取面外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8.4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和屈曲后强度
8.4.1实腹式压弯构件,不出现局部失稳的条件,翼缘和腹板构件宽厚比满足3.5.1表中S4要求。(局稳满足要求时,用全截面,8.1.1,8.2.1)
8.4.2局部稳定不满足要求时,用有效截面
1.有效截面的计算
1)工字形截面腹板受压区的有效宽度
2)工字形截面腹板有效宽度的分布
3)箱形截面压弯构件,翼缘宽厚比超限时,也按(8.4.2-1)计算,计算时K取4,有效宽度两侧均等分布
2.压弯构件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承载计算公式
强度计算
平面内稳定计算
平面外稳定计算
8.4.3局部稳定不满足要求时,也可以加加劲肋,加劲肋需满足本条要求:成对布置,一侧外伸宽度不应小于板件厚度的10倍,厚度不小于板件厚度的0.75倍
8.5承受次弯矩的桁架杆件
8.5.1条:5.1.5条第三款规定的结构,可以不考虑节点次弯矩;除此之外,H形或箱形的桁架,应计算节点刚性引起的弯矩
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杆件端部截面的强度,按8.5.2条计算
杆件的稳定计算,按8.2节压弯构件计算
8.5.2,只承受节点荷载的H形和箱形桁架,节点刚性连接,应按刚桁架计算杆件次弯矩,对于拉杆和满足S2级的压杆,截面强度按(8.5.2-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