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921—20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医疗大事记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卫生健康事业从起步艰难到蒸蒸日上 打出卫生健康硬实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 重温峥嵘岁月 学习党史中崛起的卫生健康事业 1921—20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医疗大事记
卫生事业管理第三章卫生规划的内容有规划工作和规划、卫生规划、卫生规划意义、卫生规划特殊性、卫生规划原则、卫生规划模型、卫生规划步骤、区域卫生规划。
以下总结了卫生事业管理第一章绪论的基础知识,分别是健康中国、2016年健康中国年、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希望梳理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到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党领导下的百年医疗大事记
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
第一次明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工厂设立工人医院及其他卫生设备、工厂保险、保护女工和童工等
1927年:第一所红军医院
1927年10月,茅坪医院,红军最早建立的医院
1931年:总军医处成立
1931年总军医处成立,红军确立了独立专门的卫生管理机关
一方面实行了医疗卫生制度的专业化设计
另一方面,使军队医疗卫生管理实现了初步的统一
1931年:第一所军医学校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卫生学校成立
办学方针: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
1932年:军队卫生防疫工作文件
1932年《卫生决议案》
中国工农红军建立来第一次系统提出的关于军队卫生防疫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1934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
成为从总体上领导和协调根据地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机构
1936年:军委总卫生部到达陕北
1938年七月,军委总卫生部重组,成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卫生工作的总领导,开始了全面抗战的人民军队卫生工作
1938年:白求恩来到延安
2938年3月:他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为敌后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
1939年11月: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不幸去世
1939年:延安中央医院成立
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所正规化综合性医院,代表了当时根据地医疗机构的最高水平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是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第一次在宪法性文件中直接规定医疗卫生
1946、1947年:完善部队日常卫生防病制度
1946年冬:《冬季部队卫生规条》
1947年夏:《夏季部队卫生规条》
针对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分别对部队的日常卫生行为规范和防病工作进行具体规定
1948年:疫病防治模式初步形成
1948年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切实组织好各地防疫治疗工作》
确立各级卫生机关的参与方式、预防具体措施与隔离收治的有效方法,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疫病防治模式
1950年:确定三大方针
1950年8月: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
1951年:城镇职工医保体系建立
公费医疗
由国家财政按人头拨付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原则
劳保医疗
1951年:统收统支
《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提出对公立医院实行“统收统支”管理
后政策相继调整为“以收抵支、差额补助”、“全额管理、差额补助”
1952年:爱国卫生运动开展
《关于1953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
“中央防疫委员会”改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各级爱国卫生机构统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1963年:预防接种卡片
1963年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
提出建立预防接种卡片,加强计划接种
1965年:赤脚医生
毛主席“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
农村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鼎盛时期,全国有180万赤脚医生与350万卫生员,超过卫生部卫生人力总量
赤脚医生
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977年:全面恢复高考
1985年:中国公立医院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医学生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等医学院校共计培养了781万医学专业学生
1980年:民营医院来了
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
民营医院开始迈出第一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
1985年:医改元年
1985年:《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提出放权让利,扩大医疗卫生机构自主权,放开搞活,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效率和效益
1992年:卫生机构“市场化”
1992年:《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
要求公立卫生机构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公立卫生机构进入市场化阶段
1996年:卫生方针调整
1991年:我国卫生工作方针进行了调整
1996年: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98年:新医保来了
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标志着中国医保改革的开始,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实行,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2000年:公立医院改制
地方公立医院率先实行“完全市场化”医院改制
发文《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公立医院改制迎来高潮
2003年:SARS
SARS疫情让中国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
“政府主导派”认为,近20年来政府对卫生医疗事业的主导不足、拨款不足,公立医院成为了利润追逐者,国家应拨出更多资金支持公立医院,以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共品属性
2005年:公立医院管办分离
2005年9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公立医院开始探索管办分离的发展模式
2009年:新医改来了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拉开序幕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中的五项重点内容之一
2009年:多点执业
《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多点执业开始“合法化”
几十年来被公立医院几乎垄断的医生资源开始缓慢流通
2012年:医药分业试点
2012年:北京、深圳等地公立医院率先进行医药分业试点,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旨在倒逼公立医院停止“以药养医”
实行近60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2015年:分级诊疗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国各级公立医院开始推行分级诊疗
大医院门诊量开始下降,社区医院门诊量上升,二级医院开始转型
2016年:健康中国203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020年: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