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配套岳麓版和高考标准使用,可用于复习或授课
编辑于2020-02-06 08:42:00第一单元
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业的起源
发展: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
发源地
黄河流域:粟麦
长江流域:水田稻
家畜饲养业
随农业发展产生
六畜:猪、马、牛、羊、鸡、狗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从耒耜到曲辕犁
原始农业(进入文明时代)
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劳动工具
商周时期
存在青铜制品(价格昂贵)
农具主要材料:木、石、骨、蚌等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占据主导地位
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借用牛力耕田
发展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犁壁产生
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唐代
曲辕犁产生(长江下游)
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灌溉工具:翻车、筒车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生产力的提高
都江堰(李冰父子)
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作用:泄洪、排沙、调节水量
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黄河治理
黄河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
汉代起,组织经常性大规模治河工程
西域地区:坎儿井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千耦其耘
个体小农经济(自耕农)
产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产生时期:春秋时期
概念: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主要经营方式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自耕农影响
积极性
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可以勉强使农民自给自足
生活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局限性
因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性别分工,难以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破产原因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着
统治者的过度剥削和压榨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模式
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废井田,开阡陌
井田制
产生原因: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
产生时期: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村社结构保留,土地公有制遭破坏)
内容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
“公田”为贵族占有
“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崩溃表现(春秋时期)
大量“公田”被荒废
部分“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税制改革
目的: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
基本精神:打破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的界限
影响: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
产生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肯定
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
宫廷掌管 收入用于君主私人开支
地主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与地主区别)
地主和农民是国家赋税的直接提供者,他们名下的土地是国家田赋收入的来源
土地兼并
影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应对措施
均田、限田,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
北魏颁布均田令(标准:性别、年龄)
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
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
基本精神
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激烈
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租佃土地经营方式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
租佃关系:地主和佃农
过程
战国时期产生,汉代现象普遍
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订立契约
地租(实物为主)
分成租
定额租
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
原因
人口增加
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
影响
佃农收到较重的地租剥削
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佃农通过抗租、减租斗争,提高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3.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黄河流域:山东、山西
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
开发早
人烟稠密
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
与现在的地理概念不同
以河南崤山为界
江南
局限
地理位置:地势复杂
多原始森林覆盖,不利于开发
两汉时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龙门碣石以北
地理位置:山东、山西以北的广大地区
以长城为界
塞内:农业区
塞外
局限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
传统的畜牧去或半农半牧区
塞内:经济实力十分有限
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类型之间长期对峙交流,汇合成互补、互利的统一整体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中原人口大量外迁
原因:天灾人祸不断
三次高潮
两晋
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少数民族内迁
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
中原人口向南迁徙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唐安史之乱后
原因: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
北方人口再度南迁
大量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影响
南方人口迅速增加
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两宋
原因: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
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影响
带去新的风俗习惯
促进南北文化的融合
影响
为南方地区补充大量劳动力
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
原因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经济重心转变
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
过程
孙吴、东晋、南北朝
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业发展带动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
出现建康这样的大城市
中唐以后
南方多业持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举例
江西、湖南:全国著名粮食基地
扬州:全国经济中心
宋代
北宋立国基础:东南的财富力量
宋都南迁
致力于中国南方的经济建设
经济上南强于北局面完全确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影响
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
南宋起,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
区域经济发展多样性日益突出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特点之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
6.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天工开物》
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品流通扩大
工商业市镇兴起
明清国力强盛: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赋役制度变化
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
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
新手工工场的诞生
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
背景:社会经济繁荣
集中分散的雇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高
只在经济发达地区存在
局限性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仍占主导地位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海禁
矿禁
控制大量劳动力 高度密集型经营模式
限制了市镇手工商业的发展
大大削弱了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强固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重本抑末政策
迫使商人和工场投入土地剥削中
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
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西方殖民势力东来
沿海人民与西方人的私人海上交易频繁
东部沿海抗清势力强大
统治者担心威胁统治秩序
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目的:维护清政府统治
影响
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使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成为定局
西方进程
1640年,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西方主要国家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19世纪初,英国推行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商业的发展
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工商食官”政策,集中商人,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春秋战国时期:庶人经商致富,成为大商人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形成著名都会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来往密切,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原因:政治上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宋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步入新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
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区域性商人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
城市的繁荣
唐代:实行坊市制
城郭和乡村禁止设市
宋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出现夜市
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监控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出繁荣景象
唐宋时期:海上贸易兴盛
港口城市经济发展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工商业市镇
多出自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地方
“重农抑商”
商业在社会经济和财政税收中发挥重要作用,统治者给予一定重视和鼓励
重农抑商思想
产生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与战国时期统治发生矛盾
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
汉初:商人囤积牟利
汉高祖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有效避免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障碍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有松动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
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
商人地位得到提高
明清时期:认为商品交换不能创造新的财富
对商业发展并不鼓励
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
局限性
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
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4.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至春秋末期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
春秋时期: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
世界冶铁史的成就
铁器广泛应用(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
汉代:用煤冶铁
北宋:用煤冶铁成为普遍,使钢铁硬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南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起来
促成欧洲冶铁业的发达,构成当时的工业革命
衣被天下
中国是世界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发展过程
上古时代:学会养蚕丝缫丝
西周之后:丝织工艺迅速发展,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唐代:缂丝技术产生
宋末元初以来:棉花传向内地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
元代:脚踏三锭纺车
江苏松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后期:棉布日益流行
从烧陶到制瓷
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烧出青瓷和白瓷
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唐朝瓷窑遍布,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宋代:景德镇“瓷都”
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明清时期:丰富制瓷工艺,与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家庭手工业
稳定小农经济
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市场发育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官营手工业
明代前期后无法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优点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条件
众多高水平工匠一起工作,对产品质量严格管理,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缺点
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
采取强制工人服役的手段,引起工匠的不满
影响生产积极性
发展过程
西周:由官府统一管理,职业世袭
唐宋时期:雇募工匠,征役制到雇募制
生产关系的一大进步
私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日益重要的部分
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经营方式
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繁荣,私营手工业产品涌入市场
明中后期:雇佣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工场日益增多
产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造船技术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汉代发明和广泛使用了舵,我国是最早发明船尾舵的国家
唐宋时期:水密隔舱技术
元明时期:为满足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造船技艺有长足的进步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历史悠久,并且不断发展进步
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且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手工业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受商品经济活跃程度的影响
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相互影响
手工业中心分布地区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呈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