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散风寒药
中药学第一章(1),整理了 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麻黄、桂枝的内容,欢迎查看。
理气药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陈皮、枳实(橙子)、沉香、薤白、檀香、配伍、木香等药材知识,感兴趣别错过。
关于利湿退黄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 茵陈、金钱草、虎杖的药材知识,感兴趣快来看吧。
利水消肿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猪苓、茯苓、薏苡仁、泽泻、冬瓜皮、香加皮等药材知识,感兴趣别错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发散风寒
麻黄
宣肺利尿之要药 肺气壅遏之要药 发汗解表第一药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风寒感冒
风寒表实证
咳嗽气喘
实喘
风水水肿
桂枝
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表实、表虚
机理 表实无汗: 辛能发汗、温能通畅+麻黄(开宣肺气)→发散风寒 表虚有汗: 辛甘温煦+甘能通阳扶卫→有助于助卫实表(卫强)+白芍(调和营卫)+桂枝发汗解肌→治疗表虚有汗
寒凝血滞诸痛证
无论表里虚实
痰饮、蓄水证
心悸
奔豚气
共同点: 味:辛温 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麻黄 1.微苦,发汗力强 2.宣肺平喘→风寒喘咳实证 +温肺化饮药→寒痰停饮 +清肺药→肺热咳喘 3.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 1.甘,发汗力小 2.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证:脘腹冷痛,胸痹心痛,经闭腹痛 3.助阳化气→脾阳不运,痰饮眩晕、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 2+3→心阳不振、心悸脉结代
紫苏
紫苏叶
重解表
紫苏梗
重安胎
功效与主治
辛,温,归肺,脾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气滞胎动不安
共性 辛温 发汗解表→风寒感冒 解鱼蟹毒→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个性 紫苏 宣肺止咳→风寒咳嗽 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理气安胎→气滞胎动不安 生姜 发汗解表力弱→风寒感冒轻证/辛温解表剂中辅助药 温中止呕→呕家圣药+清胃热药→胃热呕吐 温肺止咳→风寒客肺,痰多咳嗽
生姜
辛,微温,归肺,脾,胃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
解生半夏、生南星、鱼蟹之毒
香薷
阴暑证 夏月麻黄 暑天解表之要药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风寒感冒,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荆芥
辛,微温,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外风通用
外感表证
共性: 辛微温,发散风寒外感表证 个性: 荆芥 轻透力强、透疹消疮→麻疹初起不透、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炒炭止血→吐衄下血 防风 甘 胜湿止痛+祛风湿→风湿痹痛 炒用止泻→肝郁侮脾,腹痛泄泻 炒炭→肠风下血
防风
治风通用 风药之润剂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风疹瘙痒
风湿痹痛
破伤风证
羌活
太阳头痛引经药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上半身风寒湿痹
白芷
阳明头痛之要药
辛,温,归胃,大肠,肺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鼻渊
辛芷苍夷通窍四药
白带
一堆白与两个皮(秦皮,春皮)
细辛
少阴头痛引经药
小毒
辛,温,小毒,归心,肺,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风寒感冒,阳虚外感
鼻渊鼻鼽
肺寒痰饮咳喘
藁本
太阳巅顶头痛
辛,温,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
辛,苦,温,归肺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袪风湿
辛夷
有毛,包煎
辛,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
风寒表证
治疗机理: 上开肺气、下输膀胱,宣肺利尿之要药
治疗机理: 辛散苦泄、温通宣畅 +肺经 =外能发散风寒、内能开宣肺气 →良好的宣肺平喘之功
治疗机理: 味辛发散、辛温散寒 +肺、膀胱经 =开腠理、通毛窍 →发表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