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清热泻火药
关于清热泻火药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较多相关药材,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药材的功效是清热泻火的吧~
理气药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陈皮、枳实(橙子)、沉香、薤白、檀香、配伍、木香等药材知识,感兴趣别错过。
关于利湿退黄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 茵陈、金钱草、虎杖的药材知识,感兴趣快来看吧。
利水消肿的思维导图,本图整理了猪苓、茯苓、薏苡仁、泽泻、冬瓜皮、香加皮等药材知识,感兴趣别错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清热泻火药
里实热证 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证
石膏
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敛生肌,收湿,止血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肺热喘咳
胃火牙痛
煅用用于疮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
知母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
温病气分实热证
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骨蒸潮热
阴虚内热消渴证
阴虚肠燥便秘证
共性: 性味甘寒 清热泻火(善清泄肺胃火),除烦止渴→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 常相须为用(白虎汤、肺热咳喘) 个性: 石膏 1.味兼辛,寒凉性大于知母(大寒) 2.透解肌热,清热泻火之功较强→ 为清肺胃实热的要药→阳明胃火牙痛、头痛,气血两燔而发斑疹 3.煅用收湿敛疮生肌→疮疡久溃不收口,湿疹,水火烫伤 知母 1.味兼苦、质润 2.兼有滋阴润燥之功→阴虚燥咳,骨蒸潮热盗汗,消渴及肠燥便秘
定义
功效
清热泻火
主治
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芦根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天花粉(瓜蒌根)
畏乌头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透疹,生津止渴,清肿排脓
共性: 性味甘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个性: 芦根 1.寒凉性大于知母 2.清肺之功较优 3.除烦止呕,利尿,透疹 天花粉 1.味兼微苦 2.生津之功较优 3.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
淡竹的叶是竹叶
淡竹叶
淡竹叶的叶是淡竹叶
善治心火
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谷精草
密蒙花
决明子
带子药皆可明日或通便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肝肾阴亏之目暗不明
润肠通便
夏枯草
辛,苦,寒。归肝,胆经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
痰火郁结所致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现代应用
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栀子
善治三焦实火
热病心烦之要药 湿热黄疸之要药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心烦
用于湿热黄疸,热淋
用于血热出血
目赤肿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生用走气分泻火,炒焦走血分凉血,炒炭专止血
治疗机理 热病烦闷(热病烦燥,懊恼):苦寒清降,善泻三焦之火邪,有泻火除烦之效,为治热病心烦之要药 湿热黄疸(肝胆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小便短赤:清利湿热→退黄疸 血热吐衄、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入血分→凉血 疮疡肿毒,跌打损伤:解毒+消肿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