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线粒体与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线粒体(mitochondrion) [1] 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其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
细胞生物学:还有四个闭环的碳氢化合物。其亲水的头部为一个羟基,是一种分子刚性很强的两性化合物;只能插入磷脂分子之间,参与生物膜的形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线粒体与叶绿体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动态变化和超微结构
动态变化
融合
调控基因:GTPase
果蝇:Fzo
哺乳动物:Mfn(线粒体融合素)
过程:GTPase水解GTP,介导线粒体的融合
分裂
调控蛋白:发动蛋白(GTPase)
过程:GTPase分子在其他蛋白的介导下有序排布到 线粒体分裂面的外膜上,组装成环线粒体的纤维状 结构,通过水解GTP与线粒体间隙及膜间隙下的未知 蛋白协同缢缩,致使线粒体膜发生环形内陷。
作用
调控线粒体的数量和形态
共享遗传信息的重要途径
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长期酗酒导致的肌无力)
超微结构
外膜
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特点
通透性高
含孔蛋白,孔蛋白构成一个桶状的亲水性通道
内膜
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通透性低
缺胆固醇,富含心磷脂
内折成嵴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ATPase transports proteins
膜间隙
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内含多种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
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内含:enzymes,MitDNA,RNA,Ribosome,etc.
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假说(偶联)
化学:ATP合成需形成化学键
渗透:质子跨膜转运
氧化分子基础
电子载体
五种:黄素蛋白 细胞色素 泛醌(CoQ) 铁硫蛋白 铜原子
作用:均具氧化还原作用,按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严格排列(保证电子从NADH到分子氧传递的有序性)
电子传递复合物
复合物Ⅰ NADH脱氢酶复合体(呈L型)
复合物Ⅱ 琥珀酸脱氢酶
复合物Ⅲ 细胞色素还原酶
复合物Ⅳ Cyt c 氧化酶
过程
NADH Ⅰ
UQ
Ⅲ
Cyt c
Ⅳ
O2
FADH2 Ⅱ
磷酸化分子基础
ATP合酶
F1(亲水性)
α3β3γεδ
3α与3β亚基交替排列(橘瓣状)
β亚基的结合位点具催化ATP合成或水解的活性
rotor(转子)
γ与ε具有很强亲和力
调节3β亚基催化位点的开放和关闭
F0(疏水性)
ab2c8-15
ab亚基
形成的二聚体排列在c亚基十二聚体形成的环的外侧
c亚基
环状结构
stator(定子)
a b与F1的δ亚基共同组成
ATP合酶的结合变构机制
名字解读
结合:ADP和Pi与ATPase中F1的β亚基结合
变构:β亚基催化
机制过程
见视频
实验证据
线粒体疾病
分类
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突变
线粒体自身DNA突变(母系遗传)
突变频率远远高于核DNA
与线粒体呼吸链的氧自由基有关
前沿:一父两母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动态特征
躲避响应:通过位移避开强光的行为
积聚响应:在弱光下汇聚到细胞受光面的行为
叶绿体的分裂
位置:集中发生在生长中的幼叶
结构动力学机制:与线粒体分裂相同的机制
细胞动力学基础:分裂环的缢缩
叶绿体膜
外膜(通透性大)
内膜(通透性低)
类囊体
堆叠(增加总面积,有益于更多地捕捉光能)
类囊体薄膜(富含具有半乳糖的糖脂和极少的磷脂)
叶绿体基质
主要成分:可溶性蛋白(Rubisco)和其他代谢活跃物质
光合作用
原初反应
定义:光合色素分子被光能激发而引起的第一个光化学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
光合色素
叶绿素:主要色素
类胡萝卜素:辅助色素
藻胆素:吸收杂色光
光能
天线色素分子传递的光能
反应中心色素
原初电子供体D被氧化
原初电子受体A被还原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电子传递
电子载体:细胞色素,黄素蛋白,醌和铁氧还蛋白
PSⅠ,PSⅡ,Cytb6f复合物
光合磷酸化
CF0-CF1 ATP合酶(催化ATP合成)
类型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循环光合磷酸化
光合碳同化
卡尔文循环(C3途径)
形成糖类
羧化 还原 RuBP(1,5-二磷酸核酮糖)再生
C4途径
草酰乙酸
景天酸代谢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及起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mtDNA
S期及G2期进行复制
cpDNA
G1期复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第六章)
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的关系
协同演化
核质冲突
起源
内共生起源学说
基因组与细菌基因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具备独立,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
分裂方式与细菌相似(缢裂)
膜的特性
电能
β亚基的构象
L松弛构象
T紧密构象
O开放构象
氰化物与叠氮化物
结合Cyt c 氧化酶当中的血红素基团的铁原子
阻止氧的结合
线粒体的片段化
问:如果果蝇或哺乳动物中介导线粒体的基因发生突变, 线粒体数量和体积如何变化?
答:线粒体融合过程受阻,线粒体分裂单向发生。数量增多,体积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