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刘润
底层逻辑,就是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 本书包含五方面的底层逻辑: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编辑于2023-03-25 12:24:36 上海《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刘润
第一章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1、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法学家:谁证据确凿,谁的错
经济学家:谁的总成本低谁的错
商人:谁的损失达谁的错
2、人性、道德与法律
人性:生存和繁衍
道德:约定俗成的规范(道德往往是反人性的,所以需要引导)
法律:人性的底线
3、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4、公理体系vs逻辑推演
如何学好经济学?
经济学不属于公理体系是逻辑推演,各家所言都有前提、道理
价值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是有用户的需求决定的
三句名言
菲兹杰拉德:“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要懂得学李白,也要学杜甫
罗曼·罗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要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然后继续用这个模型
查理·芒格:“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时刻提醒自己,每个理论都有前提
第二章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1、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事实: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
观点:你对事实的看法
立场: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信仰: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无法证明它是错的,因为逻辑自洽‘信仰内逻辑自洽、信仰间互相矛盾)
2、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为什么+观点,我们往往会默认为观点是对的,继而陷入到为什么的思考之中,殊不知观点也未必正确
3、如何赢得一场辩论
辩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立场无法被说服),而是要说服观众(改变观众的态度)
辩论的关键:重新定义概念
辩论的核心竞争力:基于逻辑的急智
4、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假设-验证-结论-验证(PDCA?)
抛弃经验+就事论事-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5、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一、找到核心存量
透过表象看系统
系统=要素×连接关系
变量(是系统中变化的“要素”)
二、找到关键因果链
三、找到增强回路
四、找到调节回路
五、考虑滞后效应
6、流程、制度与系统
流程: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的过程,关注的是过程
制度:是规定、锲约,关注的是结果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是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核心:改变制度是改变结果、改变流程是改变原因、改变系统是改变模型,顶级优秀的是改变模型,改变制度、流程是管理,改变系统改变模型是治理,用治理的思维做管理
7、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
四句话建立基本逻辑素养:证有不证无、以偏不盖全、证明靠举例、概全靠推理
五个层次的逻辑闭环:水平低心气高,水平高心气低
8、复利思维
三个谬误
期数谬误:用天做单位,使人们对期数的过渡高估,应该用年
复利效果谬误:大部分的收益还是来自于本金所带的利息,复利需要足够长的时间酝酿
收益率谬误:高收益率是复利的核心,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高收益率不存在
正确的复利效应
本金(1+收益率)时间-欲望=财富自由
1.降低欲望,从免费的资源(阳光、空气、家人的交流)中体会快乐与满足
2.三生三世财务自由,拉长复利周期
3.第一桶金式财务自由:第一桶金是财务自由的最大权重,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财富自己创造财富,才是财富自由的真谛(早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
建议
一是尽早存在足够的本金,培养赚钱的能力
二是努力做到稳健高收益
三是让时间证明他的力量
四是降低自身的贪念和欲望
9、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是你要心平气和地承认,就算做对所有事情,成功概率也不高,比如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成功的概率可能只有约5%;
在千分位上,通过把握时代的脉搏提升12%;百分位上,通过选对战略,提高5%;在十分为上,通过设计好组织结构(治理)提高2%;在个位数上,通过好的管理,提高1%。加上原来的5%,你的成功概率就变成了25%
时代:所能带来的概率优势是极其大的,能帮助顺应时代的人获得巨大的成功
战略:站在未来看今天,包括发展路径、发展模型、商业模式
治理:董事会对整个公司管理层的结构化设计,比如股权制度、合伙人制度
管理:有么有找对人、有没有合适的奖金制度、有没有梳理好的流程、有没有设计好员工的激励计划,有咩有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有没有充分的沟通、有没有进行员工跨组的调动和沟通
10、数学思维
第一种: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概率论)
正确的事情重复做:正确的事是大概率可以成功的事,重复做按照概率论来计算,其成功的概率在反复迭代中会变得更高
第二种: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微积分)
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从努力到能力、到成绩、到赏识,有一个积分的效应
第三种:公理体系(几何学)
一旦制定了不同的公里,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公里体系的思维
一家公司愿景、使命、价值观,相当于这家公司的公里,所有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决策行为都是公里推演出来的定理
第四种:数字的方向性(代数)
不断学习各种数,其实是在一步一步理解世界的复杂性,有些数如π,就是很复杂,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定义,世界亦是如此。
第五种: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博弈论)
涉及别人的决策逻辑,叫做博弈论;零和博弈:我的所得就是你的所失;非零和博弈:讲究共赢,共赢的前提是信任。
11、系统思维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被规律作用着,以一种叫做“系统”的方式存在着
要素:系统中你看得见的东西
关系:系统中看不见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规律:关系与关系背后的规律
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
第三章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1、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能力:最重要的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具象化:怎么只用2年获得别人5的能力?答案:加班(高效而可怕的勤奋)
效率:怎么把1小时用出3小时的效果?
选择是提高效率的第一要义,选择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不做。
方法
工具
杠杆:借助它超越自己的边界
团队杠杆(用团队来复制做大,是最基础的杠杆,必须娴熟使用)
产品杠杆(尽量脱离对人类时间的依赖,公司才可以拥有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
资本杠杆
影响力杠杆(演讲能力+写作能力+人脉能力)
人脉不是那些能够帮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帮到的人!!
2、把工作当成玩
工作是创造,不是消耗
玩和工作的四象限
玩出“成就”
3、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的颗粒度(天、半天、小时、分钟?)
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善用日历管理时间颗粒度
时间管理的三层次:
第一层次:以年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职业、生活目标
我的强项、弱项
具体的支持活动
第二层次:以天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8小时睡觉、8小时上班,第三个8小时是创造人与人的区别的8小时
第三层次: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管理
4、指数级增长、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边际交付时间:每多提供一项服务或一个产品所增加的交付时间
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是主宰商业世界的两个数学模型:核心区别在于边际交付时间是否为零
正态分布:边际交付时间大于零
幂律分布:边际交付时间等于0
只有边际交付时间为0或者剥离出去边际交付时间不为零的部分,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指数级增长
产品和服务
边际交付时间为0的是产品
边际交付时间不为0的是服务
5、把事做对,创造10倍价值
你不是要比别人强10%,而是要强1000%
让自己发生改变,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好人
用心创造价值的人,时间会给你答案
6、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真正的人脉,就是10-30-60
7、知识、技能与态度
总结而言,对我今天有帮助的,态度占超过50%;技能占大概30%;知识只占不到20%
建议:
第一,不要把知识当技能学
第二,不要把技能当知识学
用脑学习知识,用手学习技能,用心学习态度。把知识学以致用,把技能练成艺术,那么你用心相信的东西就一定会实现
8、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
9、人人都应该是自己的CEO
你和企业,本质是合伙关系
工资、奖金、股权、价值观
从打工者到创业者,从普通员工到CEO
10、艺术家为人类带来自由
人体内的“奖励机制”
艺术家让人类不再受制于DNA
第四章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1、理解what/why、how,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沟通中要理搞清楚对方的规划频道是在what/why/how哪个维度,自己用对应的维度去沟通
what/why、how是黄金三问,没有why,就没有动力,没有how,就是鸡汤,一件事知理解what是不够的
2、幽默,是智慧的溢出
效用机制角度:幽默的三种理论
理论1:优越感理论(创造一个失败者,让对方感觉自己就是成功者,从而产生心满意足的优越感)
理论2:错愕感理论(在两条逻辑线交叉的地方突然来一个脑筋急转弯)
理论3:释放感理论(用危险给你制造紧张感,再用安全释放掉它)
幽默,是举重若轻
只有一个人对他所谈论的话题具备了超强的驾驭能力,只动用“20%”的CPU就能讲清楚时,才有余力“炫耀”他的幽默感
3、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4、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时间、隐私、权利这些无形的东西的所有权,很多人不容易分清楚
5、每个创业者背后,都有大量多巴胺的支撑
行动催化剂:多巴胺
快乐源泉:内啡肤、血清素
神经科学=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家往往从宏观的角度研究人的大脑,比如大脑在做认知抉择与判断的时候,哪个脑区会出现变化
神经科学家则从底层的基因方面入手,去研究大脑的一些功能
从基因脑科学看商业世界
商业家该如何运用“奖励机制表”
在商业的“奖励机制表”中,让用户更快乐的因素有比较优势、安全感,还有炫耀
第五章 社会交往的底层逻辑
1、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自然法则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说,弱肉强食
族群法则
为了那个更大的目标,大家牺牲了一部分个人的利益,用群体的强大,保护个体的弱小。那些订立的规矩,就是族群法则
普遍法则
什么是普遍法则?就是可以跨越个人和组织、所有人都理解和认同的东西
小提示
当你用这三大法则的视角看世界,就会理解个体发展、组织博弈甚距国际政治都有其背后的原因
但是,回到自己身上,你要知道:
自然法则是最“健壮”的,因为最原始,只需要自己认同
普遍法则是最“有效”的,因为最广泛,能产生更多协作
“巨婴”和“杠精”,是在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选择了错误的法则
问问自己:今天你是在以什么样的法则,与这个世界进行价值交换?
你用的法则越高级,你能换到的东西就越多。但同时,你也更脆弱
我们要懂得,用族群法则、普遍法则和世界进行价值交换,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用自然法则来保护自己
2、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
当我们讨论能量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战争的本质,是对能量的控制
借助外在势能,企业才更有可能成功
3、产品价格到底应该由什么决定
由消费者能感知到的价值决定,价值越稀缺,价格就越高
消费者可以感知到的价值包括功能价值、体验价值、个性化价值
4、利润,来自没有竞争
社会工资与趋势红利
创新利润
领先导致没有竞争
叶国富的名创优品用“直管”的模式,也就是加盟商出钱、自己管理品牌的模式
5、没有KPI,也能管好公司
最有创造力的工作,一定来自热爱,来自他内在的自驱力和创造性
KPI的弊病,压抑员工的创造力,使组织内部的协作变得非常困难,参见樊登读书无KPI
6、让优秀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
利益共同体与事业共同体
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期待
在第三象限(转型困境)里,企业家会试图用“忠诚度”和“企业文化”来留住优秀员工。但是越优秀的员工越不买账,他们要的是“事业”(长期的且更大的收益),因此,大量优秀员工会选择辞职。我们把第三象限,叫作“转型困境”(有人才,没梦想)
时代的接生婆
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是大变革时代孕育伟大企业必须经历的阵痛。这个“替时代生孩子”的过程是极其痛苦的
命运共同体
成为利益共同体的基础是,你们有共同的短期利益;成为事业共同体的基础是,你们有长期的共同利益。但是,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你们有共同不能失去的东西
我要成为事业合伙人
7、勤劳能创富,但勤劳者能分到财富吗
财富的本质
财富=劳动X生产率X效用
劳动创造财富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劳动创造财富,天花板很明显
劳动创造财富的第二个问题: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劳动本身并不分配财富。创造财富不叫赚钱,分配财富才叫赚钱
很难衡量一个体力劳动者和一个脑力劳动者谁创造的财富更多,我们只能说,脑力劳动者拥有的分配财富的权力更大,因为他们更稀缺
掌握稀缺资源,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小提示
所以,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个人应思考
能力、部门、岗位、拥有的资源是否稀缺,拥有的稀缺性是否可持续
企业应思考
能力、拥有的资源、行业、在行业中的节点是否稀缺,拥有的稀缺性是否可持续
8、一切的分钱方式,无外乎优先和劣后
员工优先,老板劣后
如何在一个不确定的项目中“优先劣后”
合作中,竞争有优劣势时如何分钱
企业之间要通过分成,创造全局性增量
双赢的观点
9、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10、公平、公正与公开
公平——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
公正——选“哪一把”尺子来丈量;
公正的本质不是”你对我错””的问题,而是谁有权做选择”的问题
公开——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让同意公正者监督公平
11、效率与公平
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效率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追求相对平等
效率,是指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资源,总会落到用得最好的人手里。”
这样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公平。效率的红利,没有公平地降临
效率最重要
再分配的智慧
大家逐渐形成一套共识:初次分配负责效率,再分配负责公平
不可忽视的“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12、劝酒的本质,是服从性测试
真正的领导力,来自内心的追随,而不是行为的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