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内容有:两次鸦片战争、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快来看吧。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思维导图这能力了 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快来看吧。
第七单元_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内容有: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快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社会背景
1.世界:19c中期,工业革命完成,,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要求打开中国国门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实行闭关锁国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原材料和市场
导火索(直接原因):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
2.结果: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 赔款 影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加重人民负担
(2)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取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3)中英《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获取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破坏中国主权最严重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英国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结果:
(1)《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十口通商 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获取中国大量土地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成程度加深
三、开眼看世界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第一次)
2.:代表人物:
(1)林则徐《四洲志》
(2)魏源《凋国图志》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3)徐继畲《𤅀寰志略》
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但受“🌹夷观念”的影响,学习比较片面(学习技术)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国家出路的探索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c60s-19c90s)
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1)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官办)
(2)兴办民用工业(官督商办)
(3)建立新式海军
3.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4.内容
5.评价
(1)进步性:
a. b.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2)局限性:保留封建制度,而学习西方技术,失败是必然的(阶级局限性)
二、列强侵略的加剧
1.边疆危机
(1)西北: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2)西南:1883-1885中法战争,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占领
(3)东南:引发了海防和塞防之争
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2)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先去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3.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2)各国列强划分势力,强租租借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挽救民族存亡的斗争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
1.背景
(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维新思想的发展
2.思想主张
(1)内容:立宪法 开国会 实行君主立宪制
(2)特点
(3)原因: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过程:1895年公车上书➡️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
4.影响
(1)积极性
(2)局限性:改革不彻底,没有触动封建阶级统治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二)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加剧;民族矛盾激化;反洋教斗争兴起
2.口号:扶清灭洋
3.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
2.时间:1900 八国联军侵华
3.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客观上保证了南方的安定
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5.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之前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