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机化学不饱和烃
有机化学不饱和烃知识不完全梳理,整理了单烯烃和炔烃、二烯烃、萜类化合物,喜欢可以收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章 不饱和烃
单烯烃和炔烃
定义
(单)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开链烃。通式为:CnH2n;官能团:C=C;杂化态:sp2
炔烃: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的不饱和开链烃。通式为:CnH2n-2;官能团:CºC;杂化态:sp3
乙烯
结构特征: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H、C-C之间夹角接近120°
碳原子sp2杂化,每个sp2杂化轨道具有1/3s成分和2/3p成分
双键:一个s键,一个p键
乙炔
直线形,键角180°
每个sp杂化轨道具有1/2s成分和1/2p成分
三键:一个s键,两个p键
单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①选主链 选择含有双键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看做母体,按主链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烯/某炔。十个碳以上用汉字数字,并且在烯字前面加上一个“碳”,如十二碳烯。侧链看作是取代基。
②编号 从靠近双键或叁键的一端开始依次将主链的碳原子编号,以较小的数字表示双键或叁键的位次,并将其写在烯烃或炔烃名称之前,若同时存在双键和叁键在相同位次时,双键编号应最小。
③确定名称 将主链以外的取代基的位次、名称和数目分别写在烯烃名称之前。
构造异构
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
顺反异构
定义:与双键相连的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处于双键同一侧的,称为顺式,反之则为反式。(用汉字顺、反表示双键上的取代基之间相对位置)
须满足条件:
(1)分子中有限制旋转的因素存在;【如碳碳双键】
(2)C=C的两个碳上有相同的取代;
(3)同一个烯碳上的取代基不同。
Z/E异构
定义:按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优先。优先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侧为Z,异侧为E。
次序规则:
(1)原子序数大的优先;
(2)如果相同,则比较下一层次;
(3)双键视为两个单键;
(4)没有加和性。
I>Br>Cl>S>F>O>C>H
物理性质
1,沸点、熔点和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常温下:C2~4:气体 C5~18:液体 C19以上:固体 密度小
2,沸点:直链烯烃>支链烯烃
顺式烯烃>反式烯烃(偶极矩=0)
3,熔点:反式烯烃>顺式烯烃(反式对称性高)
4,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催化加氢
烯烃
炔烃
亲电加成【富电子】
卤素加成
X2反应活性:F2>>Cl2>Br2>I2
I2一般不与烯烃发生反应,F2反应太激烈,易发生碳链断裂,无实用意义。
两个X(如溴)原子在双键上的加成不是同步的。
反应中溴会褪色,该性质可用作烯烃的鉴别
卤化氢加成
HX活性:HI>HBr>HCl
常用不对称试剂:HX,H2O,H-OSO3H,HXO
反马氏规则:在过氧化物的条件下,氢原子加到氢少的碳原子上,卤素与氢原子较多的碳原子上。(属于自由基反应历程)
马氏规则:氢卤酸等(极性试剂)与不对称烯烃进行加成反应时,酸中的氢主要加到含有氢原子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
诱导效应
(1)定义:是指在有机分子中引入一原子或基团后,使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
(2)特征:沿碳链传递,随链增长迅速减弱或消失,经过3个原子后,影响极弱,5个原子以上便消失。
(3)分类:吸电子;推电子。
(4)相对强度:
-I(吸):
同族元素:-F>-Cl>-Br>-I
同周期:-F>-OR>NR2
带电荷:-N+R3>-NR2
不同杂化态:sp>sp2>sp3
+I(推):
a.当烷基与不饱和碳链相连时,成+I效应:
b.当烷基与电负性比烷基强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时,为+I。
(5)C+稳定性顺序:
水加成
遵循马氏规则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硫酸加成
子主题
乙炔亲核加成
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氧化
碱性/中性
酸性
臭氧氧化
乙烯的催化氧化
二烯烃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1,3丁二烯的结构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萜类化合物
异戊二烯规律和萜的分类
萜类化合物简介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