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清明习俗知多少
清明习俗知多少?本图汇总了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蚕花会、节令食品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Fluent湍流模型,粘性模型详解 ,模拟方法有直接数值模拟DNS、LES大涡模拟、雷诺时均RANS,欢迎交流。
有限元仿真工具包ANSYS 2022R2全物理场全产品线,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问题可以互相交谈,谢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清明习俗知多少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扫墓祭祖是清明固定的礼俗主题
由来
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唐代以前北方一些地区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
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可见,清明出郊上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尽思时之敬”。到了宋代,大家都在清明日扫墓,京都人倾城出郊,四野如市。
存在的意义
追思感恩
供奉祖先
请求保佑
体现晚辈的孝心、体现家族的传承、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分类
墓祭
祠堂祭
南北差异
北方叫“上坟”
南方叫“拜山”
一种是自父母上溯至祖宗三代之内的祖辈,称“家山”,拜祭家山称“家祭”
另一种是对宗族祖先的拜祭,称 “祖山”、“大众山”,拜祭祖山称“扫大众山”。
祭扫内容
整修坟墓
清除杂草,培添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发源于戴柳插柳
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白天放
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晚上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插柳
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一种说法是驱鬼辟邪。因受佛教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的影响,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
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荡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好处
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
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射柳
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
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
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
迎蚕神
摇快船
闹台阁
拜香凳
打拳
龙灯
翘高竿
唱戏文
节令食品
北方地区
山东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
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
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中一带
清明前一日禁火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晋南
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
南方地区
闽南侨乡
做一些糕、粿和米棕
上海
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
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浙江湖州
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吃青团
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
吃藕
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
吃发芽豆
博得“发家”的口彩
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
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