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年级数学上册下
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具体内容有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代数式与函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希望能帮到你。
七年级数学下册上知识点思维导图,分享了角、平行线、二元一次方程组、整式的乘除的知识,一起来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下
4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
总体:被考察的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的对象
抽样调查:人们常常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根据对这一部分个体的调查估计被考察对象的整体情况。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量
简单随机抽样
为了获取能够客观反映问题的结果,通常按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被抽取机会的原则抽取样本,这种抽取样本的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数据整理
分组整理
扇形统计图
总体为一个圆,每组数据占取百分比标注为扇形,故取名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5代数式与函数
字母表示数:a、b、c、d。。。。。
规范的写法数字字母相乘:数字在前,字母在后,乘号省略或者记为(.)5a,5.a,5(a+b)
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省略或者记为黑点(.):ab,a.b
代数式:
用字母代表数的式子:n-m,4/3a,5,a,-4/3等、
数的表示:
n为整数:偶数2n,奇数2n+1,
n为自然数:偶数2n,奇数2n-1
代数式的值:用数代替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a=2,b=3,a+b=5
常量和变量:
在某一问题中保持不变的量是常量
在某一问题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函数的初步认识
函数: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能随之确定一个y值,那么y就是x的函数。x为自变量,y为应变量,当x=a时,y=b,b就是x=a时的函数值。
如果用式子把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的关系表达出来,那这个式子就是函数表达式
6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多项式
整式:不含除法的代数式(分母里没有字母),如ab+c,43n,a²+cd
单项式:不含加减(只含乘法或乘方)的代数式,如abc,4/3mn,-m²
系数:单项式中数字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如-2m²(系数-2,次数2);3ab²,系数3,次数3、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2+n,ab+nm
项: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
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
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数
同类项
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对应的字母的次数也完全相同的项
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系数相加减,得数做系数,其他字母及次数都不变。
去括号
正号在前,照抄不变
负号在前,变号再抄
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7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等式,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等式,结果仍是等式:a=b,那么ac=bc;a=b,那么a/c=b/c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3x+1=6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解:能使方程等式成立的数值
根: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也叫方程的根
解方程:求解的过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
解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解决问题
步骤:
1、设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
3、列等式
4、解方程
5、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