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与生活》 第九章
出版信息 书名: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简体中文版) 原作名:Psychology and Life 作者:[美]理查德·格里格、[美]菲利普·津巴多 译者:王垒 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2016-1-1 ISBN: 9787115409362
《心理学与生活》 第十二章 出版信息 作者:[美]理查德 •格里格[美]菲利普 •津巴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Psychology and Life 译者:王垒 出版年:2016-1-1 ISBN: 9787115409362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对境外中资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驻在国有关法律法规、企业本身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程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
九、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的历史
心理测量 用来检测人们的能力、行为和个性特质的特定测验程序。通常是指对个体差异的测量
古代中国 公务员考试制度
高尔顿 开创现代智力测量先河
1869年《遗传的天才》
智力测量的四条重要思想
智力水平可以数量化
智力的个体差异分布成正态分布
智力可以由客观测验测得
两套测试成绩的相关程度可以由统计分析来确定
优生运动
正式测量的基本特点
信度
概念 指某一测量工具给出一致性分数的可信程度
信度检验
重测信度 对同一个人使用同一种测验,在两种情况下所测结果的相关程度
平行测验、复本信度 用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内部一致性检验、分半信度 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信度是某一测验与其自身的相关程度
效度
概念 是指测验能够测得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内容效度 当测验能够测量欲测领域的所有方面时,该测验就具有内容效度
效标(预测)效度 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结构效度 一个测验充分测量潜在结构的程度。适用于不存在理想的标准,如:焦虑、抑郁、攻击性
效度是测验与外部的相关程度
标准化 指在同一条件下对所有人、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测验
常模:某一标准化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二)智力测量
智力测验的起源
智力 是一种非常一般的心理能力,其中包含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 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
1905年比奈-西蒙编制第一份可实施的智力测验
世界大战时期涌现大量测量心理能力的测验
IQ测验
IQ(智商) 是对智力的数量化和标准化的测量
斯坦福-比奈量表 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IQ概念盛行
不适用于成人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包含成人、儿童、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
10个核心,5个补充,4个方面
语言理解
知觉推理
工作记忆
加工速度
特殊智力
智力缺陷与学习障碍
智力缺陷
低于18岁
智力测验中的IQ得分低于平均值约2个标准差
适应性技能受限
学习障碍 个体的学业成绩和所测得的IQ间存在巨大差异
天才的“三环”概念:根据“三环”概念,天才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高水平的创造性以及任务执著。
(三)智力理论
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一般智力(G因素)
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特殊智力(S因素)
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智力
卡特尔的结构理论,一般智力细分
晶体智力 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
液体智力 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因素理论
分析智力 提供了应用于生活中熟悉任务的基础信息加工技能
知识获得:用于学习新的事实
操作: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技巧
元认知:选择策略、监控认知
创造智力 处理新异问题的能力
实践智力 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8种能力 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自知
情绪智力
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运用情绪来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有效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调节和管控情绪,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四)智力的政治学
族群比较的历史
智力测验被用来对少数种族和民族群体做出负性评价
遗传与IQ
遗传力估计 是基于这一特质的测验分数可归因于遗传因素的变异比例
约有50%的IQ分数变异是由基因决定的,遗传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环境与IQ
例如,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影响IQ
社经地位对健康和教育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
文化与IQ测验的效度
刻板印象威胁 人们在能力测验中的成绩受负性刻板印象影响的威胁
刻板印象威胁会导致生理紧张反应,从而影响注意力集中
刻板印象威胁会促使个体更警觉和在意他们自己的表现
当个体体验到刻板印象威胁时,心理资源会部分用于压制由此引发的负性想法和情绪
(五)创造力
定义:就特定环境而言,个体产生新异的和合适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
创造力评价及其与智力的关系
评价方法
发散思维
对某一问题可以产生许多不寻常想法的能力
流畅性:独特想法的总数
独特性:在适当的例子中没有被别人说到的想法数
非普通性:少于5%的人给出的想法数
聚合思维
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远距离联想测验
顿悟
评判者对个体提供的创造性作品进行创造力评价,绘画、写作、诗歌
极端的创造力
高创造力的个体,例如( 毕加索、弗洛伊德等)
冒险模式:愿意走入未知的领域
准备模式:在他们希望有所成就的领域花费很多年来获得专业知识
内在动机模式:能从所创造的事物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某些心理疾病与创造力间存在弱相关
某些形式的心理疾病与高创造力相关
(六)测量与社会
基于测验的决策的公平性
对某些测验参与者,负面后果高于其他人,如失去工作机会
测量用于教育评价的可行性
因测验成绩与教师和学校的考核相关,导致作弊、测验应试出现
以测验分数进行个体分类的意义
得到负性评价的人,分数会成为自我影响的动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