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的中国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的中国社会的思维导图,整理了 抗日战争1931~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 “大革命”时期1919~1927、西安事变1936.12.12的内容,欢迎查看。
编辑于2023-04-09 15:10:48 天津市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的中国社会
抗日战争1931~1945
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为抗战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
中华民族的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原因: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三僧为中国的主要矛盾(根本)
1935.8.1: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12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扭转时局促进中共联蒋抗日 1937: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
国民党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1937.8~11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太原会战1937.9~11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
徐州会战1938.1~5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6~10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工业,高校西迁
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共产党敌后战场
平型关大捷1937.9~11
太原会战期间配合正面战场取得中国军队的第一场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论持久战》1938
科学论证中国对日作战胜利的必然性,对坚持抗战胜利有重要影响
百团大战1940下半年
打破日军“囚笼”提高威望,提振坚持抗战的精神
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坚持抗战1941皖南事变后
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族选举,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根据地
中共七大1945.4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坚持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导的全民族抗战(根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国内 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极大一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国际: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抗日战争根据地的建设
过程: 政权建立:三三制原则 经济建设 :减租减息政策——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生产运动 思想建设:整风运动,消除党内左倾思想,统一思想,为抗日胜利奠定基础 1945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争取和平民族的斗争
背景: 国际形势:①和平成为世界潮流:②两大阵营对立加剧;③美国全球扩张,扶蒋反共。 国内形势:①人民要求和平民主:②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③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重庆谈判
背景:国民党打出"和平建国"旗号,"假和平,真内战"。中共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结果:签订《双十协定》,召开政协会议,但成果最终被国民党否决。
解放战争的进程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1946.6.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被粉碎。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又被粉碎。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2)战略反攻:1947.6.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土地法大纲意义
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
最后胜利阶段1949.1~1949.10.1
(1)1949.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河北西柏坡)主要意义: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做了准备。
(2)北平和谈及结果: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3)渡江战役和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胜利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国际: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地区争取解放的斗争,对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
南昌起义1927.8.1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力量,夺取政权的开始。 苏俄十月革命式的城市暴动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土地革命和战争
八七会议1927.8.7
内容: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清算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须知争取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 给处于思想混乱的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1927.9
秋收起义失败,向山区进军,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武装斗争(斗争形式) 土地革命(基本内容) 根据地建设(物质基础)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红军长征1934~1936
原因: 左倾错误(根)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
转折点: 1935遵义会议 结束了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实现了红军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长征精神
“大革命”时期1919~1927
五四运动1919
原因: 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民族矛盾激化为阶级矛盾 经济:民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际: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矛盾尖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新的希望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意义: 是一次伟大的社会性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运动(性质) 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 是一场中国人民挽救危亡、捍卫尊严、凝聚力量的民族革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的 开端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主力军 巴黎和会使人民认识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
中共一大(中共共产党成立)1921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嘉兴红船(??)
意义: 是开天辟地的大师,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新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国共合作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提出)
背景: 早期工人运动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泳衣展现的重要性 孙中山改造国民党的需要 共产国际的积极推动
标志: 1924国民党一大 方式:党内合作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国民大革命运动
功绩: 基本消灭北洋军阀势力 共产党组织工农运动配合北伐
结局: 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失败的直因) 1927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中共处于幼年阶段,革命斗争经验欠缺(失败原因
西安事变1936.12.12
原因: 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热情 张杨收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蒋介石逼迫张杨进攻红军
影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反正的实现 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工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井冈山的斗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工作重心由澄海市转移到农村 最高决策由错误转移到正确 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