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张琦:天地人网学习笔记
张琦老师天地人网精彩课程逻辑分享,具体有: 第一章:流量是生意的本质 第二章:企业竞争的三个阶段和流量漏斗的设计 第三章:中小企业流量的四个方向 第四章:天地人网搭建 (四个方向的流量怎么打?怎么落地?) 第五章:天网 不得不看的互联网流量地图 ——打造数字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模型 第六章:地网 关注:人效+坪效 ——打造极致体验,提高转化;员工合伙人模式,分摊成本和风险 第七章:人网 关注:口碑传播,流量留存——代替传统营销 属性:私域的运营 ——实现低频到高频、客户老带新 第八章:产品价值创新、传递与交换 (流量打通之后怎么变现?) 第九章:全域运营案例
编辑于2023-04-10 19:00:24 江苏省天地人网学习笔记 支知
第一章:流量是生意的本质
传统生意难做原因
竞争的加剧:竞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卷,获取传统流量和获取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
流量被分散了:分散在电视流量,门店流量,社群流量,内容流量几个板块中
互联网企业VS传统企业的区别
传统企业:只是在研究怎么做产品、怎么做服务,却找不到用户
互联网企业:流量是生意的本质
你想要赚钱必须要研究流量
一看都是人,买啥都能成 一看没有人,卖啥都不成
业绩=客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流量的5个入口
中心化流量
分众传媒流量
搜索流量
内容流量
社群流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增量且低成本的流量
概要
营销和销售的区别
销售:让知道你的人购买
营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你
营销890%在想一件事情叫做传播
案例:
内容电商——李子柒
直播电商——李佳琪
社交电商——拼多多
短视频流量红利——樊登读书会
概要
第二章:企业竞争的三个阶段和流量漏斗的设计
如何高维认知自己
用明天的眼光看今天
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
用产业的眼光看行业
用行业的眼光看企业
用资本的眼光看产品
行业经历的三个阶段 (自我i评估在哪个阶段?)
行业的暴利期——供不应求
得产品得天下,搞产品就行了
例如:如家、百果园、剧本杀
行业的微利期——供求平衡
得渠道得天下,激励好团队就行
拼团队、绩效、管理、流程
行业的无利期——供大于求
行业的竞争的末级阶段,得用户者得天下
要有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思维: 例如:淘宝、拼多多、砍掉中间渠道,直接面对消费者。
流量漏斗 (分析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第一步曝光。让更多的人看到你。
第二步:潜在客户。找到潜在客户。
第三步:兴趣引发。通过优质内容引发目标客户兴趣,增加信任度
第四步:转化和成交。
第五步:留存。留住客户并提升复购
第六步:转发和分享。促进转发和分享产品
培养四种思维
流程思维:明确流程
数据思维:看自己的数据,看对手的数据
瓶颈思维:看漏斗中哪个环节引发出了问题
目标思维:达成目标、超越目标
清楚流程——复盘数据——找到瓶颈——达成目标
第三章:中小企业流量的四个方向
地段流量
识别商圈
商圈房租越贵——客流越多
房租其实就是流量费
弊端:成本高,受房租的制约很大
案例:王府井、太平洋、万达
付费流量
1、付费渠道,投放哪个流量池
广告投放
搜索电商:淘宝
竞价排名:百度
2、付费流量趋势
3、付费流量问题
大部分都是硬广告,消费者不喜欢被营销
内容流量
社交流量
概要
客户分享 客户传播替代了传统销售
大规模 低成本 高效率的替代了硬广告
概要
全域流量的四个打法
线上+线下(例:红星美凯龙、一码一券)
公域+私域(例:喜茶)
内容+社交(例:小熊电器、生产内容"烘焙")
流量+留存(例:留存取决于产品+服务的承接效果)
第四章:天地人网搭建 (四个方向的流量怎么打?怎么落地?)
全域流量
天网(控制权) 超级平台、新媒体、行业垂直类平台
核心:解决传播问题 (让更多的人知道你)
例:直播=营销+销售=传播+购买 短视频+内容;图片+文字
新媒体VS旧媒体
旧媒体:中心化、金字塔
新媒体:分散化、网状化
地网(经销商体系) 城市合伙人、门店合伙人、直营、加盟、联营、托管 传统营销的拓客方式:电销、店销、地推、会销、团队
核心:有温度的体验和转化 特点:重资产、转型难
例:母婴、户外运动产品、茑屋书店
人网(口碑、用户分享) 拉新、内容、产品、裂变
核心:裂变和分享
例:拼多多(物质奖励)、喜茶(精神爽点)、孩子王、宝岛眼镜
1、总部在做天网,总部把流量倒给地网,地网去转化,然后再裂变给人网 2、总部生产一套内容体系+一套流量打法+一套品牌故事 3、然后让经销商和合伙人去转化 4、总部赚流量、品牌和供应链的钱,未来股权增值的钱,资本的钱 5、合伙人赚卖货的钱
第五章:天网 不得不看的互联网流量地图 ——打造数字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模型
企业必备的两套系统
生产产品(关注产品,你打算卖什么?)
省级代理、二批、门店、用户
生产内容(关注用户,你打算卖给谁?)
图片、文字、长视频、短视频
前提:先搞清楚在互联网上的人群 打造IP而非“网红”,让用户不仅仅是喜欢你,而是愿意跟随你,为你买单。
什么是优质的内容?
即让用户产生好的互动行为的内容 (如:完播(喜欢)、点赞(共情)、评论(争议)、转发(代替发生)、收藏(实用))
思考谁会买单?目标服务客户是哪些人?他为什么而买单?客户关心什么?焦虑什么?期待什么?我们提供给他们哪些价值?商业的终局只有一个,就是抓住用户。
客户为什么而买单?他为什么而买单?他喜欢你,他认同你,他信任你。商业是信赖的变现。别人为什么买单?因为信任你。因为你跟他感同身受,因为你理解他,因为你理解他的焦虑,理解他的痛点,你在为他创造价值,然后你给他带来有趣的有能量的有情绪的观点。
输出有价值的、有情绪的、有能量的观点给到用户
IP怎么打造?优质内容怎么做?
定人群
误区:我的产品适合所有人,所有人都会喜欢
正解:越全面越没有特色,不会所有人都喜欢你,要明确你的目标用户群体。
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他痛苦什么?焦虑什么?期待什么?
选平台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平台喜好
选题策划
选品类的方法
找对标,研究竞争对手
看评论,看用户的理解维度
研究数据,对标账号的数据分析
定形式:找到你擅长的形式
短视频:低成本,批量化的制作内容
直播:时长+节奏
定文案
工具:对比、形象化、场景化、借势、讲故事
情绪价值(有冲突、有话题、有爆点)>文案价值
加深印象
工具:前三秒埋钩子,反转,特定行为(固有印象,独特的记忆点)
带货转化——利用矩阵的力量 赛马不相马
自有矩阵账号
量大是成功的关键(飞科剃须刀100个经销商,200个账号)
外部矩阵账号
做供应链,为网红提供产品
KOL怎么投放?
权威推荐、好物推荐,购买基于“喜欢”
①明确目标——②查看数据——③选择KOL(需与品牌调性相契合)——④设计形式——⑤直播带货转化;
第六章:地网 关注:人效+坪效 ——打造极致体验,提高转化;员工合伙人模式,分摊成本和风险
特点:资产过重
需求:分化成本、转移风险
关键:营销
方案:注重体验和数据赋能 打造社交场景,建设有温度的社群
核心:提升用户体验感
①“四感”建设: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②产品建设:产品定位、产品陈列、产品体验
③附加服务:树立良好形象,沟通关系,建立粘性,产品配套
④创造新鲜感觉:活动、新品、布局
对B端:数据赋能、供应链赋能、品牌赋能 对C端:卖生活方式,化“卖场”为买场
方案:合伙人模式
员工合伙人模式:百果园
经销商合伙人模式:直营托管
客户众筹模式:会员众筹,产品众筹
四种股权工具
身股——岗位分红机制 (调动员工合伙人的积极性)
分的是今天的钱 在岗才有的分红
银谷——真正给与门店的“股权”,长期利益
让员工留的更久
裂变股——传帮带,复制人才的途径(带不出徒弟,饿死师傅)
复制员工、复制店长、复制人才
期权——将经销商、门店的利益与总部利益绑定 市值=利润*市盈率(设置期权池,员工激励机制)
绑定总部的利益,稳定组织结构
第七章:人网 关注:口碑传播,流量留存——代替传统营销 属性:私域的运营 ——实现低频到高频、客户老带新
1、物质奖励(培养用户的习惯、让老用户裂变新用户)
例:拼多多、嘀嘀打车、瑞希咖啡
2、精神爽点(了解用户的马斯洛需求,分享用户的高光时刻和优越感)
品牌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让用户成为谁
例:喜茶
3、方案
①私域定位——人以群分,建立社群(兴趣爱好,知识共享)
②社群运营:上产有趣有价值的内容+直播+小程序+公众号+门店体验
③创造更多的接触点,连接点,建立用户的信任(核心)
④复购(从低频到高频,让用户养成习惯:完美日记)
⑤让老客户裂变新客户(例:三顿半咖啡)
第八章:产品价值创新、传递与交换 (流量打通之后怎么变现?)
第一条线:生产产品的线 (三个维度看商业本质)
1、价值创新
用户购买你产品的理由 ①找需求用户 ②找用户痛点 ③找自身相比竞争对手的差异点
④设计用户的认知(尤其在功能、场景、情绪三个维度上的优势和创新)
功能:儿童故事APP
场景:85°C VS 星巴克VS雀巢VS瑞幸
情绪:江小白
2、价值传递(把天地人网打通)
媒介传播路径的更替
纸媒时代——电视时代(中心化)——分钟时代——百度时代(搜索时代,人找信息)——新媒体时代(信息找人)
3、价值交换
商业模式的更迭:传统商业--连锁--电商--社交新零售--直销 产品和用户没有变化,变得是中间的交易结构
成功的商业模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高行业交易效率
设计交易结构
工具:产品漏斗(自上而下)
①入门产品:微利或者免费(冲击竞争对手的盈利产品);带来“量”
②盈利产品;——带来“利”
③可以分享裂变的产品
④有想象空间的产品(给资本时长讲故事,激发兴趣)
第二条线:生产内容的线(同上面内容打造部分)
第九章:全域运营案例
1、阿那亚(文旅地产行业)
打破固有思维
拒绝同质化
2、气味图书馆(香氛行业)
定性分析赛道
定需求、定量
品牌打造模型
①锁定人群
80、90后
②切准场景
养老退休、国内市场
③解决痛点
诗和远方与北上广高强度和高压力的平衡
④创造价值
好看、好用、好晒,向往的美好生活方式——从体验到购买
⑤讲好故事
满足用户的马斯洛需求,(大白兔联名,儿时记忆,初恋记忆,味道背后的情感空间)
⑥做好传播
与“一条”共创内容,选择合适的KOL联名,名人背书
3、固生堂(中医连锁)
中年女性,都市白领
治未病(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线上问诊+线下面诊(员工合伙人门店)
社群:输出养身内容
4、醉鹅娘(个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