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区域
选择性必修2,区域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地理学中的区域还是一种空间思维,通过区域认知,人们实现对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认识、理解,并找出规律。
2024一轮复习, 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和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4一轮复习,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服务业区位因素,不同服务业类型的主要区位 因素的差异性。
2024一轮复习,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不同工业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不同地区工业 生产与布局的差异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区域
含义
区域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地理学中的区域还是一种空间思维,通过区域认知,人们实现对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认识、理解,并找出规律
特性
整体性
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实践意义
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差异性
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区域内的一致性只是相对的
因地制宜,扬长补短,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开放性
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动态性
区域要素及区域整体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地理要素、区域环境以及社会需要的变化
各类区划的调整、区域的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区域发展变化的需要,越来越合理
类型
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自然特征
人文特征
多重指标
空间尺度
大尺度的区域
大洲和大洋、各个国家、我国不同的经济地带等
中尺度区域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等
小尺度区域
市、县、乡、村,例如: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具体、越详细
区域性质
自然区域
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既包括各种综合自然区,也包括部门自然地理的各种分区
①各种综合自然区,如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 ②部门自然地理的各种分区,如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土壤区、植被区、动物区
行政区域
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
①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主要是三级制,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②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经济区域
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
①综合经济区,如关中—天水经济区; ②部门经济区,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
文化区域
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创造,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
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中,主要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如加拿大法裔文化区
区域特征描述类
自然要素特征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半球(东、西、南、北);经纬度(点)、经纬网范围(面);特殊经纬线
海陆位置
××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地处××内陆等
相邻地区的位置
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的××方位等
经济位置
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等
交通位置
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等
气候
气温
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
降水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
地形
地形类型
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
地势起伏状况
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向××倾斜
特殊地貌
如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
海岸线
平直或漫长曲折
河流
水文特征
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贫乏)
水系特征
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水系形状,如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
土壤
类型及肥力状况
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植被
类型、覆盖率
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资源
种类、数量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人文要素特征
农业
农业类型
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等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
其他
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工业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主要部门及结构、发达程度、技术水平等
自然条件:主要为原料、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
城市
城镇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
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如荒漠化、水土流失;资源短缺,如水资源短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
认识区域的一般思路
明确类型
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指标和方法划分的,是属于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区位特征
判断出该区域所在位置,与周围区域的相互关系
边界形状
主要是感悟和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确地识别和确认,如省区轮廓、湖泊轮廓等
区内共性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相对一致性
区间差异
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