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2产业转型
选择性必修2,产业转型是基于新一轮发展和市场竞争,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2024一轮复习, 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和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4一轮复习,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服务业区位因素,不同服务业类型的主要区位 因素的差异性。
2024一轮复习,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不同工业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不同地区工业 生产与布局的差异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产业转型
含义
基于新一轮发展和市场竞争,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
产业转型的背景---传统产业的作用与问题
优势
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城市化等
不足
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且具有不可持续性
技术改造
整体提升
适应市场环境
产业转型的路径
产业延伸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
产业更新
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
综合发展
有的产业转型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
技术突破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企业收购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科技创新等方面。其中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对各种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直接影响到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产业结构
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可以表达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1)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看:比较优势的变化、政策的引导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可能逐渐丧失,而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其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此时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往往能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内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内容
产业结构合理化
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率,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核心
产业间的比例协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核心
产业结构高级化
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
从产业结构的比例看
产业比重
由第一产业比重占优势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占优势演进
投入比重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占优势逐级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占优势演进
产出比重
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比重占优势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比重占优势演进
从产业链的升级路径看
微笑曲线中游环节是工农业生产,附加值低;上游环节是研发,下游环节是营销,附加值高。产业结构高级化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产业结构多元化
产业向绿色、低碳、可循环方向发展
实质
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
产业之间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三次产业的演进
早期
产业结构变化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一、三、二或一、二、三
中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三、一
后期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
三、二、一
产业内部的演进
①第一产业内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②第二产业内部:劳动、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③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
休斯敦发展概况
概况
为美国第四大城市,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早期~19世纪末
发展概况
经济支柱是农牧业,棉花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木材与棉花集散地
优势条件
①位于得克萨斯州东南部,临近墨西哥湾;②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1901年~20世纪70年代
石油、石化工业进入全盛期,获得“世界能源之都”的称号;交通运输、钢铁、机械、建筑等行业蓬勃发展
①休斯敦石油资源丰富、开采量大;②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暴涨;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④政府扶持力度大;⑤运河、港口和输油管道等交通条件的改善
休斯敦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
弊端
严重依赖石油经济,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问题及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油价暴跌和石化行业萧条,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科技人才外流
休斯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措施
休斯敦的产业转型是按照“延伸传统产业→植入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逐步推进的
延伸石油化工传统产业链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原有石油产业链(即石化产业上游环节)整体效率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向下延伸价值链,大力发展石化产业中下游环节
植入航天、医疗新兴产业
抓住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航天中心落户休斯敦的机遇,大力发展围绕航空航天以及相关的高科技产业群。使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高科技产业成为了主导产业,摆脱了对石油产业等能源经济的过分依赖
大力发展面向石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现代服务业
以石化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与石化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相配套的服务业,形成“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
依托大企业集聚,形成向外辐射带动效应
通过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获得股份,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实行全球开放式的能源战略,从而利用所在国的原料优势和廉价劳动力,实现跨国经营
通过产学研合作开放式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源头以及人才供给
休斯敦的科研机构为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研究、应用研发等科技成果,为产业输送了研发人才、高技术工人
成果
休斯敦由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大都市,实现了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目前,休斯敦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中心、航天中心和医疗中心,也是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被称为“全球城市”。
启示
(1)加快推动产业延伸式、衍生式发展:加快由“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衍生式发展科技服务业、贸易服务业、物流等,对制造业发展形成支撑。(2)因地制宜,发展符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3)政府正确引导,政策有力支持。(4)开展产学研合作。
休斯敦城市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1)修建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经济。(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替代产业。(3)推行商业激励计划,增加城市就业。(4)制定减税方案,降低经营成本。(5)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