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1耕地资源
选择性必修3--2.1耕地资源,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024一轮复习, 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和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4一轮复习,综合思维:综合分析服务业区位因素,不同服务业类型的主要区位 因素的差异性。
2024一轮复习,综合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不同工业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不同地区工业 生产与布局的差异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耕地资源
概况
概念
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分类
水田
旱地
水浇地
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特点
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我国土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大;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面积少
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优质耕地少;长期耕作,疏于维护;土地污染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我国耕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的地区;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少、以水田为主;北方水资源欠缺、耕地资源较多,耕地以旱地为主,水热条件较差,大部分依赖灌溉
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
耕地比重小
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4%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东南部占88.4%,西北部占11.6%
中、低产田比重大
高、中、低产田各占1/3左右
自然灾害造成耕地减少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损毁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改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区耕地转变为果林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粮食的重要性
粮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资料。
粮食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粮食生产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较好地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
近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实现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保证了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的基本需求。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粮食增产难度较大;粮食种植比较效益较低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确保耕地数量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措施
①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 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管理。 ③执行耕地补偿制度。 ④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提高土地整理复垦指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1)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农田的投入,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生产。
(2)加强粮食作物丰产技术的应用,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推进农田综合整治,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规范化农田。
防止耕地污染
耕地污染的危害
①导致农作物减产;②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畜健康。
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减少对耕地和灌溉水源的污染。
提高耕种积极性
积极性降低的原因
①我国种粮成本逐年增加,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性成本逐年增加;②粮食种植收益较低
积极性降低的表现
①扩大粮食再生产的动力不足;②农村撂荒的现象较为普遍
提高积极性的措施
①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②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③扶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大户
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加强农业科技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地理信息技术。目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