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生活第二三课
高考一轮复习政治资料大全,知识全覆盖,理解加记忆,让你飞起上80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学生整理,学科老师检阅。
高考一轮复习,交由学科老师检查补漏后发布
经济生活术语最多的一个单元,经济套话差不多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费用结算流程
经济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决定价格 2供求影响价格 3国家政策 4市场自发性 5流通货币发行量 6价值规律 7地域,习俗等
价值与价格
价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把握四对关系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与价值总量无关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与价值量成正比
明确两个意义
一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商品生产者只有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原理:商品的价值总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二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军,才能增加社会财富,降低商品价格,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原理:单位商品的价值里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巨大化)
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生活的影响
1.价格与需求反比 2.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必陡高缓) 3.价格变动影响相关需求量的变动:①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②互为互补品的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与之互补的商品需求减少。(替正补返)
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 3.依靠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课 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2.居民收入(直接):①当前可支配收入②未来预期收入③社会收入差距(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物价水平 4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5宏观政策 6消费心理和观念 7产品质量与服务
措施:提高生产力,总体经济水平。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增加就业,完善社保体系。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加强宏调,稳定物价。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理智的消费者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
消费类型
消费目的分
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
交易方式分
1钱货两清消费(一手钱一手货) 2贷款消费(大宗商品或者大额服务) 3租赁消费
树立正确消费观
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消费原则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插入概要
1.消费:国民经济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2.投资: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 3.出口:外部需求。 当前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误区警示 1.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分析:适度消费指要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进行消费,同时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2.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分析:贷款消费不一定就是超前消费。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收入及偿还能力的基础上的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3.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分析: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崇尚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二者并不矛盾。
三驾马车:①消费本国国民消费需求,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②投资: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的增长。 ③出口:外部需求。 当前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