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0——当代中国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当代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制度自信,考前必看!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本图带你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知识点,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整理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一起离开。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整理了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关税、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一起来看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创)
成就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后(新的发展时期)
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国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些列基本法律
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进一步发展)
背景
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实现有法可依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
措施
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
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确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8年世纪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一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地位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个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质
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主题
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是川香,“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是杰出代表
影响
全社会形成了健康想上的道德风尚,社爱党,谁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的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改革开放后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于艳梅,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
20世纪90年代
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2001年
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程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模范
杨善洲,黄大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