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土壤肥料学导图
大学农学不复杂一张图搞定,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编辑于2023-04-23 17:15:09 云南土壤肥料学通论
绪论
土壤的概念
是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肥料
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土壤肥力
指土壤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料、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成土矿物
概念
天然存在于地壳中,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及其内部构造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
类型
原生矿物:起源于岩浆岩,存在于岩浆岩中的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其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欣矿物。
岩石
概念
是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类型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风化
概念
指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类型
物理风化
温度、结冰、水流和大风的作用
化学风化
溶解、水化、水解和氧化。
生物风化
指岩石、矿物在生物 的生长、活动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进行的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过程。
母质
概念
岩石、矿物经过风化作用破碎形成疏松碎屑物质,这些疏松的碎屑物质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土壤母质。
类型
残积母质:指岩石经风化后的碎屑就地堆积而成。
运积母质
崩积和坡积母质
洪积母质
冲积母质
湖积母质
海积母质
风积母质
黄土母质和黄土性母质
冰渍母质
卡庆斯基制划分土壤粒级
土粒:土壤固体颗粒
石粒:>1mm
砂砾:1-0.05mm
粉粒:0.05-0.001mm
粘粒:<0.001mm
土壤质地
概念: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的百分率的组分
类型:砂土、壤土、粘土
肥力特点
砂土:1.砂料大于50% 2.通气透水 3.养分少、不保水肥 4.易耕 5.温度变化快、暖性土。 6.发小苗不发老苗。
粘性土壤:1.粘黏性高于30% 2.通气透水性不良。3.保水不保肥 4.养分含量高 5.升温慢、冷性土。 6.耕性差,发老苗不发小苗,适于禾谷类作物。
壤质土壤:粉粒大于30% 2.性质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
利用
砂土:适合种植生长期短的根茎类作物,耐旱耐瘠作物需肥较多。粘土:生长期长的作物。
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还可以使用家畜粪便、绿肥、秸秆还田。
客土法:泥入砂、砂入泥。
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
有机质 广义: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的有机物的总称,它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成的有机物质。狭义:专指土壤中的腐殖质。
作用:1.能提供给作物需要的养分 2.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特性。
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途径:1.增施有机肥。 2.秸秆还田。 3.轮作作物。 4.免耕。 5.适当施氮肥。 6.旱地改水田。
腐殖质:指有机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化合物。
性质:带电性、吸水性、稳定性、溶解性。
腐殖化系数:每公斤新鲜有机质加入土壤后所产生的腐殖质的量称为腐殖化系数。
矿质化: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化合物的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腐殖化: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
矿化率:土壤每年因矿质化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数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
吸湿水
土粒借其表面强大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外界吸附气态水,在土粒表面形成水膜。
当空气湿度达到饱和时吸湿水达到最大值此时就叫最大吸湿量
膜状水
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周围还有剩余的引力可以吸附液态水分子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
当膜状水达到最大厚度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
凋萎系数:因作物根系无法吸收水分而发生永久萎焉时的土壤最高含水量。
旱地土壤有效水的下限。
毛管水
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最大分子持水量后,水分不再受土粒引力的作用,成为可以移动的自由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支持水:指地下水层靠毛管力支持上升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悬着水:指地下水层埋藏较深时,降雨或灌溉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上层未能下渗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旱地土壤有效水的上限。
毛管持水量: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数量时的土壤含水量。
重力水
指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持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漏的水。
饱和含水量:土壤所有孔隙充水时土壤的含水量。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和孔隙类型
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比。
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体:指土粒相互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性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大小、形状
不良性状结构体
核状结构
块状结构
片状结构
鳞片状结构
柱状结构
棱柱状结构
理性性状结构体
团粒结构
微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形式孔隙状况以及稳定性的综合特征。
孔性,孔隙度,孔隙级别
肥力特征-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和改善耕性能力
稳定性
水力学稳定性
机械学稳定性
生物学稳定性
土壤耕性
耕作时的难易程度
耕作质量的好坏
适合耕作时间的长短
土壤胶体的种类
无机胶体:Fe、Al、Mn、Ti氧化物、硅胶
有机胶体:腐殖质、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
无机有机复合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复合而成
胶体分散体系
胶粒
胶核:由粘粒矿物、腐殖质等组成
双电层
决定电位离子层
补偿电位离子层
非活性补偿离子层
扩散层
粒间溶液
胶体带电荷的种类
永久电荷:不随土壤环境和PH改变而变化的电荷。
可变电荷:随介质PH值的改变而变化的电荷。
同晶置换:指在成土过程中,硅酸盐矿物中的硅氧片和水铝片中的配位中心离子被大小相近电荷符号相同的离子所取代,但其晶层结构未变的现象。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在一定PH条件下每1000g干土所能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它可以作为保肥力的指标。
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缓冲性
狭义:抵抗少量酸碱物质的能力
广义:指土壤EH(氧化还原电对)缓冲性及土壤对各种外来污染物的缓冲作用。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土壤圈
概念: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功能
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和适合的物理条件
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和热量平衡。
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
对岩石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土壤分类
土壤分类级别:土纲、亚纲、土类、亚类。
基层分类级别:土族、土系。
土壤类型基本性质
红壤:酸、瘦、板、粘。
砖红壤:土层深厚、品质较好、盐基高度不饱和、呈强酸性。
黄壤的性质:土质粘重、品质较好、土壤呈酸性、土壤湿润、土层浅薄、耕层较厚。
黄棕壤的性质:有机质累积变化较大、粘化淀积作用明显。盐基不饱和,土壤呈酸性、矿物的风化有较弱的富铝化作用。
土层浅薄、土壤呈中性反应、养分丰富、土层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