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
关于非暴力沟通的思维导图,内容有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同理心倾听、爱自己、充分表达愤怒、化解冲突,调和纷争、表达感激与赞赏,快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弱点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美】戴尔·卡内基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暴力沟通》 【美】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观察
区分“观察”与“评论”
观察:“你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
评论:“我的儿子经常不刷牙”
感受
区分“感受”与“想法”
感受:“你要离开了,我很伤心”
“感受”词汇表:激动,兴奋,满足,安全,幸福,自信,恼火,惊恐,担忧,震惊…
想法:“我觉得你不爱我”
“想法”词汇表:被抛弃,被陷害,受到胁迫,不受赏识,不被理睬
体会和表达“感受”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结
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不指责自己,不指责对方,关注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需要
“感受”源自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言行,以及我们当时的“需要”和期待
“听你这么说,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需要受到尊重,而我认为你那些话是在羞辱我。”
请求
使用正向、具体的语言提出请求
我们请求他们去做什么,而非不做什么
“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有意识地提出请求
人们习惯于使用含糊抽象的语言将自己的愿望暗示给他人,却不提及希望对方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
“我口渴”vs“能帮我倒杯水吗?”
请求对方重述你的话
区分“请求”与“要求”
阐明提出请求的目的。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的请求就会受到责罚,“请求”就成了“要求”。
同理心倾听
清空“先入为主”的想法,全身心地聆听他人。
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复述,将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对方;用提问的形式来复述
“听起来,你很生气,因为你希望他能多陪陪你?”
爱自己
自我宽恕
“我真的应该多健身了”,“我必须改改了”
对自己怀有尊重与慈悲,而不是心怀怨恨或愧疚
“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
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充分表达愤怒
不再将愤怒的责任归咎于他人
“我生气,因为我需要…”,替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深呼吸;不指责不惩罚他人,只是保持安静
2.看看是什么想法让我们生气
3.与这些想法背后的“需要”连结
4.怒火已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和未满足的“需要”
化解冲突,调和纷争
1.让冲突的双方建立连结
2.双方都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并聆听对方的需要
3.让他们提出可行的步骤来满足那些需要
4.掌握进度;给予同理;聚焦当下;推动对话进程;适时打断
表达感激与赞赏
表达感激的三个要素
1.他人做了什么,增进了我们的福祉
2.我们有哪些需要因此得到了满足
3.引起了我们什么样的愉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