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作用机制和ICT的临床进展,包括早期和晚期癌症的联合治疗。
免疫检查点治疗(ICT)旨在阻断T细胞活化的抑制信号,从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自2011年作为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成功引入以来,ICT在有多种肿瘤类型的大量患者中提供了长期临床获益,包括在一部分患者中实现治愈。因此,ICT的临床成功彻底改变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使ICT与传统治疗方式(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起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 本思维导图以2023年cell的ICT综述为主要参考,介绍了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作用机制和ICT的临床进展,包括早期和晚期癌症的联合治疗。
编辑于2023-04-27 18:53:16 北京市efferocytosis、胞吞作用、肿瘤微环境重塑、肿瘤免疫、肿瘤放疗、肿瘤化疗、肿瘤靶向治疗耐药 肿瘤联合治疗
这是一篇关于定义实体肿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有用生物标志物的思维导图,理想的多模态生物标志物模型将通过整合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宿主因素来提供对肿瘤反应或进展的纵向评估。
强调 •ISG15 和 ISGylation 作为蛋白质稳态的关键调节剂发挥作用。 •ISG15 和 ISGylation 调节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包括癌症和免疫疾病。 •ISG15 的失调及其结合与癌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ISG15 和 ISGylation 与多种癌症疗法相关,包括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 •ISG15 可能是治疗干预的药物靶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efferocytosis、胞吞作用、肿瘤微环境重塑、肿瘤免疫、肿瘤放疗、肿瘤化疗、肿瘤靶向治疗耐药 肿瘤联合治疗
这是一篇关于定义实体肿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有用生物标志物的思维导图,理想的多模态生物标志物模型将通过整合肿瘤、免疫微环境和宿主因素来提供对肿瘤反应或进展的纵向评估。
强调 •ISG15 和 ISGylation 作为蛋白质稳态的关键调节剂发挥作用。 •ISG15 和 ISGylation 调节蛋白质错误折叠疾病,包括癌症和免疫疾病。 •ISG15 的失调及其结合与癌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ISG15 和 ISGylation 与多种癌症疗法相关,包括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 •ISG15 可能是治疗干预的药物靶标。
T细胞活化两种信号
T细胞受体(TCR)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和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同源肽结合
共刺激受体CD28与抗原提呈细胞上的B7配体结合。
T cell checkpoints
CTLA-4和PD-1的不同作用机制支持联合靶向治疗比单独靶向治疗的潜力。
CTLA-4
高表达于活化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CTLA-4是CD28的同源物,对B7配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亲和力,在抑制T细胞增殖和IL-2产生方面优于CD28
CTLA-4表达是在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并抑制活化T细胞的失控扩增
CD28有效的增强T细胞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形成有效的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同源CTLA-4抵消CD28介导的共刺激信号并阻碍T细胞活化,由此阻止淋巴系统带来的额外的致命性过度刺激
ipilimumab
抗ctla -4诱导的肿瘤排斥反应改善归因于效应CD4和CD8 T细胞增加,同时treg减少
Anti-CTLA-4主要影响CD4 T细胞克隆扩增和转运。
PD-L1/2
PD-L1表达于肿瘤细胞和其他瘤内细胞类型,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髓系细胞,而PD-L2主要表达于APC。
抗pd -1/PD-L1主要影响耗竭的CD8 T细胞。此外,抗pd -1/ PD-L1不影响T细胞克隆扩增和T细胞运输
PD-1
PD-1与其配体的结合维持了外周T细胞的耐受。PD-1结合通过招募含有Src同源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 (SHP-1)和2 (SHP-2)酪氨酸磷酸酶来对参与TCR信号转导的分子(如CD3ε和ZAP-70)进行去磷酸化,从而抑制TCR信号转导
PD-1在肿瘤浸润的T细胞(包括耗竭的T细胞)中高表达。
其他免疫调节分子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LAG-3)
与MHCII类分子、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α -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结合
选择性识别稳定的MHCII:肽复合物,与稳定的MHII:肽复合物结合后通过其胞内结构域引发抑制信号
LAG-3的细胞质尾部导致酪氨酸激酶Lck与CD4/CD8辅助受体分离,导致TCR信号传导和T细胞活化的丧失
抗LAG-3抗体可改善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临床前模型)
LAG-3 在自然杀伤细胞 (NK)、B 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T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DC) 的细胞膜上表达,它似乎在免疫通路中发挥着复杂的作用。可溶性 LAG-3 (sLAG-3) 与 MHCII 分子的结合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而 MHCII 与 LAG-3 在膜上的相互作用导致 T 细胞活性的负调节。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TIM-3)
高表达于功能失调/耗竭T细胞的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Tim-3 作为与 T 细胞耗竭和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相关的负调控检查点分子出现。
是一种 I 型跨膜蛋白,最初被发现是为了鉴定可标记产生 IFN-γ 的 Th1 和 Tc1 细胞的新型细胞表面分子
Tim-3 在抑制 Th1 反应和 TNF 和 INF-γ 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TIM-3 是一种可与 Gal-9、CEACAM-1 和 HMGB1 结合的抑制受体
TIGIT
具有 Ig 和 ITIM 结构域的 T 细胞免疫受体 (TIGIT) 是一种在几种类型的淋巴细胞上表达的抑制性受体.在肿瘤浸润性细胞毒性 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调节性 T 细胞和 NK 细胞上表达,其主要配体 CD155 在肿瘤浸润性骨髓细胞上表达并在癌细胞上上调,有助于局部抑制免疫监视
TIGIT 结合至少两个 Nectin 家族成员,CD155(PVR,Necl-5)和 CD112(PVRL2,Nectin-2),但与 CD155(Kd = 1-3 nM)的亲和力远高于 CD112
有研究提出通过TIGIT 调节 T 细胞和 NK 细胞功能主要是通过与 CD155 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anti-TIGIT,不仅可以增强抗肿瘤效应 T 细胞反应,还可以增强 NK 细胞反应,并降低调节性 T 细胞的抑制能力。
TIGIT 可直接作用于 TCR 表达本身来抑制 CD8 + T 细胞增殖和激活,因为 TIGIT 的参与会诱导 TCR-α 链和包含 TCR 复合物的分子的下调
TIGIT 可以减少 CD8 + T 细胞中 TCR 诱导的 p-ERK 信号传导
像 CTLA4 一样以间接方式阻断其共刺激对应物 CD28 与其共享配体 CD80 和 CD86 的结合。
TIGIT 可与 CD226 竞争配体结合,从而减少通过CD226的 T 细胞共刺激。此外,TIGIT 可以通过阻断 CD226 同源二聚化来阻止通过CD226 的共刺激信号传导
TIGIT 可以通过调节表达其配体 CD155 的细胞功能间接抑制 T 细胞。在 CD4 + T 细胞上表达的 TIGIT通过CD155 连接诱导 IL-10 并抑制 DC 产生 IL-12 ,从而抑制 CD4 + T 细胞增殖和 IFN-γ 产生
TIGIT 只在淋巴细胞上表达,包括 CD8 + T 细胞、记忆和调节性 CD4 + T 细胞、滤泡 CD4 + T 细胞和 NK 细胞
VISTA
检查点调节器 VISTA(含有 V 型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的 T 细胞活化抑制因子)通过将初始 CD4+ T 细胞区室的固有异质性塑造成更均匀静止和沉默的异质性来限制 T 细胞活化的早期阶段
激动性 VISTA 参与通过促进抗原诱导的外周 T 细胞缺失来增加 T 细胞耐受性。尽管在初始 T 细胞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但 VISTA 抑制初始 T 细胞反应的能力在炎症条件下丧失。因此,VISTA 是幼稚 T 细胞的独特 NCR,对于维持静止状态和外周耐受性至关重要。VISTA 的缺失破坏了主要的静止幼稚 T 细胞亚群并增强了自身反应性。
共刺激分子
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免疫刺激或免疫抑制的目标?
与抑制性检查点分子相比,T细胞上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可改善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ICOS
ICOS:CD28/CTLA-4家族成员,在活化T细胞上表达
CD28/CTLA-4家族的第三个成员是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ICOS与其配体(ICOS-L),也称为B7相关蛋白-1(B7RP-1)特异性结合,该配体在B细胞上组成性表达。
目前抗-ICOS促进剂或拮抗剂的药效、安全性和组合策略尚未明确。
GITR
GITR在T细胞活化后被短暂诱导表达,并且GITR- gitrl结合增强CD4和CD8 T细胞应答。GITR也在Treg上组成性表达。重要的是,抗GITR抗体可减少Tregs并增强对已建立肿瘤的排斥。
OX40
活化后在T细胞上短暂表达的另一种共刺激受体。OX-40与OX-40L结合可增强T细胞存活和记忆形成。此外,它还抑制Tregs的功能和诱导Tregs的生成。
4-1BB
4-1BB与其配体4-1BBL结合可上调T细胞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持久记忆反应。
Clinical use of single-agent ICT
单一抗体
Anti-CTLA-4
Anti-PD-1/PD-L1
获益因素
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SI-H)
错配修复缺陷(dMMR)
高肿瘤突变负荷(tmb -高)
联和治疗
CTLA-4 and PD-1/L1
LAG-3 and PD-1
LAG-3和PD-1经常共表达,并已被证明协同抑制T细胞功能,促进癌症免疫逃逸。
LAG3在我的数据三分型没啥变化,
TIGIT+PD1
PD-1和TIGIT均通过CD226受体抑制CD8 T细胞的共刺激信号,但作用机制不同。
子主题
新兴的细胞内在免疫调节通路(如代谢和表观遗传通路)
腺苷信号通路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通路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组蛋白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正被探索作为调节ICT应答的表观遗传靶点
细胞因子疗法
免疫检查点药物与化疗的联合
3期CheckMate 648试验纳入了970例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结果表明与单独化疗相比,纳武利尤单抗+化疗显著改善了OS
免疫检查点制剂与溶瘤病毒的联合应用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可以调节免疫微环境,从而调节对ICT的应答。临床研究表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西拉替尼可减少免疫抑制性髓系细胞亚群
新辅助治疗
ICT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
耐药定义
从未应答者-原发性耐药
应答一段时间后-继发性耐药
治疗停止立马进展
耐药原因
内在因素→最终导致免疫原性缺乏
肿瘤特异性遗传改变
抗原呈递机制缺陷:MHC I分子缺陷/丢失或HLA-I分子转录抑制导致CD8+T细胞识别缺陷
缺乏新抗原:错配修复机制和其他DNA修复途径的突变可能会引发ICT不敏感,TMB高是ICT敏感指标之一,但是高TMB不是一定敏感,同样低TMB患者也可能治疗获益
致癌信号转导
聚集在IFN-γ通路的遗传改变:IFN-γ预期受体结合后→JAK/STST通路激活→调节IFN-γ通路调节基因的转录→最终T细胞活化 如果IFN-γ通路抑制因子扩增、JAK1/2激酶功能突变会引发耐药(见于黑色素瘤)
肿瘤固有信号通路往往有助于维持免疫抑制性TME,促进免疫逃逸:WNT,PTEN/PI3K,RAS等信号通路在不同类型肿瘤被识别出参与免疫排斥和功能障碍,以及免疫抑制细胞的募集和分化。特别的,RAS信号可上调PDL1表达,且KRAS突变NSCLC中共突变信息也会影响ICT
染色质重塑
表观遗传重编程被指出可导致耐药: ①EZH2介导的组蛋白修饰和DNMT1介导的DNA甲基化→抑制效应T细胞归巢,CD8T细胞浸润减少,患者预后差 ②高甲基化会影响ICT,靶向甲基化和EZH2活性或可改善黑色素瘤患者ICT耐药
TME相关外在因素
免疫因子:髓系细胞是TME中最常见成分,与多种肿瘤不良预后相关,TME中存在慢性炎症时可诱导未成熟粒细胞/单核细胞→MSDCs 传统上DCs是抗肿瘤细胞,TME产生的某些因子可能会改变他的功能
异常瘤内血管生成
胞外基质和基质衍生因子: CAFs分泌因子, 代谢物,如腺苷驱动TAMs募集和扩增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CL2, CCL5,CSF)将抑制性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募集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ME中的一种主要免疫抑制髓系亚群。除上述因子,TAMs还可以产生CCL17,CCL22等募集Treg(与预后不良相关)
Treg通过依赖接触机制和非依赖接触机制参与ICT抵抗
LUAD早期阶段,对IFN-γ有反应的Treg丰富,晚期阶段Treg的IL-33受体ST2高表,ST2敲除可降低肿瘤负荷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
免疫相关研究的非临床试验替代试验
患者来源的微器官球
体外器官组织切片
T细胞活化导致T细胞增殖、效应功能增强和记忆T细胞的产生
T细胞在介导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