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本思维导图一共8章,分别从需要领导力的原因、决策力、领导者激励、领导着用权与服务、领导者魅力与言语表达、沟通与危机应对、创新力与推动改革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领导力的方方面面的思维内容,战略思维显著,有助于提升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编辑于2023-04-30 22:57:33 浙江省现代治理需要领导力
领导力的结构与特点
领导力与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
属性
静态的、狭隘的
内容
战略思维能力
决策用人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特点
强调大小、强弱
没有方向
领导干部本身的技能和素质
相对平稳性
不随情景变化而变化
内涵相对单一
与职位相关
适用于领导干部
领导力
属性
动态的、广阔的
包含领导能力
内容
领导者施加并为追随者自觉接受的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特点
正向、积极的影响力
矢量
强调着力点和受力对象
作用在不同对象上,其领导力是不同的
领导力的大小
体现在领导与干部群众之间的双向作用
不但取决于领导干部的作用
更取决于干部群众的反作用
其认同和接受领导的程度
动态性
与情境密切相关
内涵多样
职位权力与非职位权力的叠加
权力
本质
影响力
硬权力
职位权力
强制性的影响力
领导力的基础
外在的
法定的
有限的
常量
影响因素
与职位相关
使用注意
严用硬权力,慎用硬权力
软权力
非职位权力
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内在的
个人的
无限的
变量
影响因素
领导者
个人的能力
魄力
决策力
魅力
影响力
来源
品德高尚
作风过硬
能力超群
经验丰富
绩效超优
使用注意
善用软权力
沟通认同
协商民主
适用于每个人
对他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现代治理之领导力
又领又导
领
带领方向
需要决策力
重在选择
基本思维
战略思维
抓住机遇,当机立断
魄力与决断力
法治思维
民主调查
创新思维
打开思维空间,打开选择空间
系统思维
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
底线思维
关键
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
多调研,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
导
事前、事中、事后
善于引导
重在事先定目标与方向,激励成员斗志
善于辅导
重在事中业务工作的辅导
善于督导
重在事后检查监督,跟进反馈,提高领导工作绩效
事情发展的全流程
善于教导
提升组织成员的能力和素质,重在人才培养
需要影响力
重在激励与凝聚
本质
激励
动力
凝聚
合力
手段
简政放权
子主题
领导力=决策力 x 影响力
顺应治理之理
道理之理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道理
条理之理
分清轻重缓急
伦理之理
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
情理之理
关注群众干部的情绪心理
治理非管理
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领导力的修炼与提升
领导力三德修炼
仁德
领导作风,广义的情商
重点
进取意识
范围
仁者不忧
富有信心,积极向上
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
仁者爱人
关心他人、部门单位发展及社会国家进步
了解他人
影响他人
智德
领导的能力,广义的智商
重点
能力建设
机遇意识
决策水平↑
勇德
领导的责任及担当精神,是广义的胆商
重点
责任意识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
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善于修正错误
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誒;不为,则易者亦难诶
领导干部的成才之道
成为好干部的决定因素
自身努力
组织培养
组织各层级差异
高层
战略决策
通过用人和授权,抽出更多时间考虑组织发展的战略问题
中层
激励、协调
基层
业务执行
优秀的干部
一定是从基层到高层,经历多个岗位锻炼的干部
领导力的应用与提升
提供合适的岗位和环境
合适的岗位
用人所长
合适的环境
帮助干部成长
干部积极,能力不够
提供辅导和指导
干部能力强,不积极
提供激励和上升空间
干部能力强,积极性高
压担子,给予更多授权
激励干部和约束干部
激励
激
给梦想
激发动机和热情
励
给鲜花
物质及精神奖励
及时性
越及时效果越明显
约束
形式
软约束
理想信念
价值观
共同愿景
文化氛围
硬约束
纪律
制度
规范
重点
监督
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
领导方法→领导艺术
领导方法(战略)
领导活动的一般规律与方式方法
规律性
程序性
规范性
共性
学习获得
领导艺术(战术)
领导方法的具体应用
创造性
特殊性
变通性
个性
实践感悟
经验总结
领导思维与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
基本思维
战略思维
法治思维
创新思维
系统思维
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
底线思维
领导思维
一切从实际出发
法治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
创新思维以法制思维为前提,做到相互统一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普遍性
共同的领导力规律
特殊性
政府领导
依法行政
社会领导
柔隐性
企业领导
凸显创新性
各层级要求不同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统筹兼顾
重点论
抓主要矛盾,抓突破口
辩证统一
两点可以相互转化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领导艺术的应用
吃透两头
吃透上头
接上天线
吃透下头
接上地气
要点
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
领导力与执行力的统一
来去自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来
群众中分散的智慧、意愿、力量集中起来
不来的危害
容易犯尾巴主义
迎合落后分子的错误意见的思想和行为
容易犯经验主义
去
放下架子,主动沟通协商,缩小与群众的感情与心理距离
不去的危害
主观主义
容易犯命令主义错误
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觉悟程度
容易教条主义错误
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
方圆兼顾
方圆
方
原则性
权威性
圆
灵活性
策略性
兼顾
大方小圆
大方
大事与中央、上级一致
坚持原则不动摇,不含糊
小圆
小事可以适当灵活变通,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体现创造性
内方外圆
内方
内在思想信仰要坚定,堂堂正正
外圆
外在行为要适应社会和环境
先方后圆
先方
原则性第一位
后园
不能破坏原则性
己方他圆
己方
严于律己
严于用权
严于修身
他圆
对群众干部,宽以待人
自觉行动
治理 四层次
恨之侮之
统治者粗暴的高压统治,被统治者表面屈从,背地里恨之入骨
敬之畏之
管理依赖行政命令、刚性规则规范和惩罚来管理,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心存畏惧,敬而远之
亲而誉之
领导者注重柔性引导和激励凝聚方式,与群众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人前人后,赞不绝口
不知有之
干部群众没有感觉到你的领导,却实实在在接受了你的领导
少一点
少一些行政干预
少一些管控命令
多一点
多一点法治方式和法治引领
多一些领导服务
多营造合适的领导情境
进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人
用制度影响人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领导与群众干部的搭配
内向型领导
外向型群众干部
外向型领导
内向型群众干部
领导决策力与领导决断艺术
领导力回顾
决策力
第一要素
重点
领方向
决策方向错了
解决问题的思路错了
必然是一错百错
建愿景
定战略
选目标
明策略
寻路径
效果
看实践
看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买不买账、支不支持
影响力
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
顶层设计
强调发挥中央和上级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着眼于战略和长远目标
基于大局总揽全局
统筹和优化基层探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注重与基层探索相结合
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决策
与下级情况的兼容性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形成改革最大公约数
基层探索
是顶层设计的基础和动力
开拓创新的过程
一争论
把时间给浪费了
一定论
把许多路给堵死了
实践中
不断修订前进方向
三条根本原则
超越目标,目的优先
超越效率,效果优先
超越成本,价值优先
决策方案
完整的决策方案
目的
为什么
目标
干什么
顶层设计
途径
怎么干
对策
怎么变
基层探索领域
目的→目标→途径→对策
先大后小
先战略后战术
修订决策方案
先基层
对策保证途径通畅
对策本身有很大的灵活性
修订对策确保决策实施
途径保证目标达成
目标保证目的实现
后顶层
慎重
对策→途径→目标→目的
先小后大
先战术后战略
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结合
决策
策
出主意,想办法
认知与分析能力
决
断主义,下决心,做决定
智慧和勇气
先策后决
多策少决
多策
让更多群众,专家参与协商
增加协商次数
提高协商质量
少决
减少决策次数
减少决策人数
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善于发现问题
正确分析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于解决问题
领导决策力提升
调查研究是领导决策的基本功
科学的方法
调查范围
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
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
既然调查典型,又要调查突出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网络调查
统计调查
解决实际问题
避免被调研
事先安排好的无效调研
调研制度化
先调研后决策
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结合
战略决定战术的选择
战术决定战略的成败
内脑思维与外脑思维的结合
内脑
右脑思维
直觉思维
形象思维
艺术思维
左脑思维
语言与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
定量分析
外脑(借脑)
辅助决策
有效作用
独立性与客观性
不给外脑
定调子
画框架限制
先定决策思路,再用外脑论证
三圈决策模型的借鉴
价值
是否实现价值
第一位
能力
决策方案是否可行
支持
利益相关方是否支持
领导决断艺术
决断重在简约
减少日常决策 出大主意,决策大事
提高了决策权威
提高决策质量
过度领导及过度决策
限制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步骤
一般性事物简约掉
重点做好决策这项重要工作
谋断相对分离
决策中,策(出主意)的工作简约掉,
出主意的工作,让干部群众来做
做好断(选主意的工作)
主要精力
“决”的授权
经常由自己断的事
尽量
授权合适的人去决断
决断重在排序
决策从来没有最优选择
多数时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明确价值标准
什么最重要
什么最有用
决定了
排序
决断重在时机
决策要及时
超前意识
善于把握时机
有胆识
攻坚克难
勇于担当
领导凝聚力与领导艺术
领导力
决策力
影响力
先激励,形成动力
激励逻辑
领导重在用人
用人重在激励
激励旨在形成凝聚力
后凝聚,形成合力
凝聚共识
凝聚人心
凝聚力量
领导激励与领导凝聚
领导重在用人
用人重在用干部
干部有能力
干部认同决策
用人重在用团队
团队8角色
实干家
推动者
智多星
协调者
外交家
监督者
完美主义者
凝聚着
可1人多角色
用人重在用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和凝聚人才
用人所长
容人之短
善于引导人才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经验
宽容与理解
从而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用人重在影响人
用人的本质
使人有用
使人发挥积极作用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来影响带动下属
想法设法影响
领导
同级
相关领域的其他人
用人重在激励
激励的本质
激励一致性
先激
行动之前
让人愿意去干、有兴趣去干、有信心去干
后励
行为之后
干得好
表扬和鲜花
干得不好
批评和纠正
是一个动力的传递和放大的过程
领导激励三部曲
自我激励
自己充满激情、正能量,才能影响他人
激励他人
相互激励
激励旨在凝聚
循环
激励,凝聚,再激励,再凝聚
顺序
先我后他,先内后外
一把手凝聚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凝聚一般干部
一般干部凝聚党员
党员凝聚群众
手段
常规手段
制度约束
硬手段
价值引导
软手段
软硬兼施
特殊手段 (根据时机)
逆境凝聚
组织的困难告诉干部群众
在外部压力时
成员会把内部矛盾和问题放到一边,一致对外
领导凝聚力的提升
凝聚力提升的本质
持续激励的过程
与领导意图和决策目标相一致
凝聚过程
个人奋斗目标趋于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激励与价值导向
逻辑
人的行为逻辑
动机→行为→目标
激励逻辑
逻辑起点
满足干部群众的合理需求
合理的标准
相对于领导意图和领导决策目标
需要层次理论
生存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需要和人际关系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领导善于识别需要
同一时间
不同的干部群众有不同的需要
同一干部
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需要
激的阶段 (激发)
激励与凝聚的重点
积极动机
着力激发
与合理的需要一致性
消极动机
要加以抑制
励的阶段 (鼓励与奖励)
激励的第二个重点 凝聚的关键
正确行为的标准
是否:符合组织发展方向,符合决策目标,符合领导意图
奖惩
鼓励和奖励:干部群众的正确行为
告诫与处罚:干部群众的不正确行为
及时性
促使他们正确行为再次发生,频繁发生
他人会效仿正确行为
从一次行为变为多次行为
从偶然行为变为习惯行为
从个体行为变为群体行为
内容
权
职位
钱
金钱奖励
名
荣誉
激励难点
引导干部群众的奋斗目标与组织长远目标和愿景一致
领导沟通与赢得认同
认同逻辑
认同作用
先认同人
群众干部一旦认同了领导干部的人格
后认同事
就特别容易认同领导干部的决策
接受领导干部的安排
认同顺序
先认同他
后认同我
认同的属性
主动认同
相互作用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四阶段
手段
外求共同点,重在信息沟通
年龄
阅历
利益
老乡
性格
兴趣
打开沟通之门
内求共鸣感,重在情感沟通
思想
认识
情感
心理
拉近心理距离
情绪共鸣共振
言语行为同一频道
深求共识度,重在思想沟通
强化共识度沟通
寻求的共同点越多
共鸣感越强
目的
实求影响力,重在人格认同
人格沟通是最重要的
共建愿景与凝心聚力
共产党成功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
凝聚人心
党的领导
武装斗争
凝聚人心,重在共建愿景
前提
共享价值观念
求同存异
三个主要方面
善于描绘愿景
寻找共同奋斗目标
对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给人力量和方向
善于感召他人
共同愿景与每个人联系起来
善于凝心聚力
干部要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
领导激励艺术
领导激励的逻辑
顺序逻辑
先激
后励
基本逻辑
激心激智结合
先激励心 (前提)
把心激励起来
有激情
有动机
有自信
有兴趣
后激励智 (目的)
激励干部的
智力
能力
创造力
误区
激励只是调动积极性
热情,能力差的干部
苦干
蛮干
不讲方法和效率
先激励个体,后激励群体
先把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成员激励起来
才可能把全部成员激励起来
重点是激励群体
先单一激励,后综合激励
例如
先物质激励
后精神激励
最后,综合激励
物质和精神结合激励
先正激励,后负激励
先正激励
定义
对激励对象的肯定、承认、赞扬、奖赏和信任等积极信号
作用
给人激情、动力、自信和梦想
后负激励
定义
对激励对象的否定、约束、冷落、批评、惩罚等消极信号
作用
令人冷静,给人警醒,让人知耻而后勇,达到奋发图强的效果
要点
单纯的正或负激励
效果并不能达到最优,必须相互结合
先正后负
关键是分析是非
正确的行为
用正激励去强化
错误的行为
用负激励去避免
先短期激励,后长期激励
先短期激励
对当下的成就进行及时激励
后长期激励
强调在短激励上
给他
梦想
方向
长远目标
发展机会
重点
短期与长期激励
把握好物质与精神激励的平衡
一般来说
短期
物质激励
长期
愿景激励
精神激励
完善领导激励的机制
有效激励
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和完整的制度体系的保证
必须始终围绕着实现决策目标,与决策目标相一致
三个原则
先保健后激励
先保健
特点
常量
低标准
广覆盖
防止人们的不满情绪
内容
工资福利
养老保险
良好的工作环境
是激励的基础
后激励
特点
激励是增量
调动工作积极性
内容
绩效奖金
晋升提拔
带薪休假
成长发展
逻辑
在保健基础上进行激励
在激励基础上进行保健
先激励后约束
先激励
激发和强化人的正确行为
旨在形成动力
这种动力
分散的
个体的
缺陷
导致追求个人或小团体利益最大化
从而偏离组织目标和战略意图
后约束
引导并约束大家向既定决策目标前进
凝聚
团结
集中
约束形式
硬约束
法律法规
依法行政
廉政建设
软约束
道德文化
组织文化
先完善激励制度,后运用激励艺术
先建立激励制度
根本性
全局性
普适性
后运用激励艺术
把一般的激励制度与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
运用领导激励的方法
目标激励方法
树立目标
有价值、有意义
可以实现的
可分解、可评价、能分阶段实现的
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顺逆境激励
先顺境激励
后逆境激励
工作激励方法
工作本身
工作机会
信任重用
挑战性
丰富性
重点
引导干部群众
爱岗敬业
实现自我价值
激发
成就感
自豪感
幸福感
尊重激励方法
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差异性
营造尊重的环境
自尊和互尊
倾听每一个人的
意见
呼声
需求
给予反馈
避免干预太多
需要指导和辅导时
发挥领导作用
尊重其贡献和取得成就
公开嘉奖
凸显尊重
兼容激励的方法
寻找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领导执行力与领导协调艺术
领导决策重在执行
定义
执行
领导干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施工过程
执行力
领导干部贯彻战略意图、实现决策目标的综合能力
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共同把战略和目标转化成现实成果的综合能力
公式
执行意愿 X 执行能力
执行意愿是基础
最为重要
执行能力可以培养与提高
执行力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
完成任务的
意愿
能力
质量
效果
程度
层次
个体执行力
影响因素
智能
智商
知识
文化素养
情商和心态性格
事业心
使命感
敬业精神
忠诚度
积极的心态
工作的激情
业务能力
技术
操作能力
组织层级
高层
战略
正确制订战略的能力
方向性
前瞻性
中层
战略和规划落实到关键环节
战略制度化、具体化
基层
贯彻方案的能力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团队执行力
团队成员合作做事的能力
优势互补
形成组织合力
组织执行力
制度执行力
动态执行力
实现决策目标过程中持续稳定的执行力
三大核心流程
战略流程
定义
战略和运行结合起来
本质
决策的行动方案
通向结果的路径、方向和目标
人员流程
关于组织内的人才
选人
用人
育人
留人
任务流程
实施步骤
通过详细的跟进措施
确保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任务
执行力重在沟通协调
沟通存在失真
每个环节失真一点点
累积误差严重影响决策目标实现
沟通要点
提高沟通质量
说群众干部能听懂的话
用大家乐于接受的方式沟通
重点
宁问不猜!
努力寻求认同
沟通是手段,认同才是目的
求同存异
扩大认同
善于调整角色
根据沟通人
调整自己的角色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地而异
执行力注重完善流程
战略分解
为可执行任务
复杂的过程简约化
关键是
抓问题的实质
抓大放小
把简约化的东西定量化
用数据来衡量
可评价
可考评
把定量的因素流程化
路线图
先后次序
轻重缓急
把流程化的因素制度化
流程规范化
指导以后的类似任务
让执行人员参与决策
让执行者更清楚该怎么做
更愿意努力做
完善人员流程
用好现有人才比招聘人才更重要,更可行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用人之长,更能发挥积极性
培养人才
通过执行,培养一批批人才
完善实施步骤
通过详细的实施步骤和跟进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用SMART细化目标
领导执行力的提升
准确领会决策意图
决策
是执行力的
努力方向
实现目标
根本任务
因此
领会决策意图
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前提
构建高效执行团队
执行系统
纵向
管理层次
横向
管理幅度
团队要点
清晰可行的目标
互相信任
为团队成员提供服务
领导担任教练和后盾
相互补台的性格和能力
一致的承诺和责任
良好的沟通
塑造执行文化
塑造高效执行的价值观
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制度第一,能人第二
培育合作执行的精神
补台为荣
拆台为耻
有序执行的行为规范
决心第一,成败第二
制度第一,完美第二
胜利第一,理由第二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易错点
模糊处理
感情用事
三个要点
明确适合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执行的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管
执行操作标准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干部
并对干部如何提升绩效给出建议
领导协调艺术
概述
宏观
统一目标与认识
统一资源和行为
微观
善于协调矛盾
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善于协调上下级关系
用价值目标统一认识
了解和把握干部群众的需求,确定合理可行的价值目标
形成高度承诺的组织文化
整合资源和行为
把有限的资源通过协调集中到最重要的目标
获得干部群众的认同和追随
影响干部群众的行为
着力调处各类矛盾
团队矛盾来源
思想认识的不一致
利益格局的调整
行为惯性的影响
四个要点
分清是原则分歧还是无原则分歧
分歧的“二八原理”
20%的原则分歧 (主要矛盾)
优先解决,集中精力解决
80%的无原则分歧 (次要矛盾)
不处理
冷处理
慢处理
分清是利益冲突还是认识冲突
认识冲突
优先解决
涉及
决策方案
项目投资
生产技术改进
利益冲突
冷静解决 (先沟通)
涉及
分房
奖金
工资
晋升
培训
进修
分清矛盾的新旧
新近形成的矛盾
优先解决
容易调查清楚始末
年深日久的矛盾
难矛盾
涉及面广,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陷入“斩不断,理还乱”的困境
分清局部纠纷还是整体纠纷
局部纠纷
优先解决
整体纠纷
涉及其他单位,其他业务部门
需要外部单位配合和支持
善于调整人际关系
调整与上级的关系
认识到自己的地位角色
出力而不越位
尊重上级
维护上级威信
该上级做的,上级做
该请示的就请示
该汇报的就汇报
不该决断的,不擅自决断
不该表态的,不胡乱表态
不该干的工作,不执意去干
不该答复的问题,不随便答复
不该露头的场合不“抢镜”
坚持原则,据理力争
前提
加强与上级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尽可能了解事情真相
调整与下级的关系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宽人律己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密切与下属联络感情
缩小心理差距
对下属要
多支持
多帮助
多授权
调整与同级的关系
增进同级之间的感情
加强同级沟通
不同部门的领导
因业务领域和职责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必然不同
学会站在其他职能部室的立场看问题,是沟通的重要保障
竞争与合作共存
调整正副职的关系
不能架空正职
正职表态拍板的,不出现原则性错误
尽力维护
尽力落实
不擅自代正职行令
不要抢正职的功劳
分管的工作,成绩有正职的功劳
领导服务力与领导用权艺术
“领导替代”与领导服务
正视“领导替代“现象
定义
传统领导活动中,领导居于中心位置,组织活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领导替代指,领导在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发挥的作用范围已缩小,强度已减弱
追随者替代了领导的部分职能和部分作用
6个替代方面
下属对领导者的替代
下属素质能力普遍提高
下属参与决策
下属有微观决策权
工作自身对领导者的替代
任务具体而明确时
下属知道做什么,如何做好
实现自我领导
组织文化对领导者的替代
组织文化
明确愿景和目标
健全的规章制度
强大的凝聚力
有效的文化氛围
市场经济对领导者的替代 (经济制度)
社会和企业
自主决定做什么,如何去做
政府
市场失灵的地方更好发挥作用
民主法治对领导者的替代 (政治制度)
民主法治
减少和限制政府的权利和作用
扩大和强化群众干部的权利和作用
网络技术对领导者的替代
过去
领导者是信息中心
信息差优势显著
现在
互联网便捷获取信息
缩小了信息差
领导者应对
更新领导观念
转变领导方式
服务型领导
改进领导方法
运用领导艺术
领导替代倒逼领导服务
服务型领导
一方面聚精会神行使好剩余的领导职能
做重大的,战略性决策
另一方面履行新的领导职能,发挥新的领导作用
为下属提供愿景,服务,支持
领导力四个阶段
完全被动阶段
追随者完全被动,不独立思考,对领导者唯命是从
使用硬权力阶段
被领导者小范围内有发言权
追随者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任务
黑铁法则
使用软权力阶段
追随者较大范围内有发言权
领导者激励影响追随者去完成任务
黄金法则
以领导者为中心
服务型领导阶段
以追随者为中心的崭新阶段
领导者让出很多事项的决策权
领导者服务和支持追随者
领导力重心由领导者自身转向追随者
特点
间接型
柔隐性
白金法则
被领导者想让领导去干什么
领导者就去干什么
领导者与追随者在领导活动中重心的变化
领导服务的方式创新
为干部群众提供
环境和条件
平台和舞台
重点
提供合适的岗位和职位
规则和规范
重点
提供工作目标和标准
提供激励和约束规则
辅导和指导
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不断进步和成长
领导服务力的提升
前提
准确掌握群众干部的需要
针对性提供服务
服务与服从是真诚的互享与互动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动去发现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动增加和拓宽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主动创新提供服务的载体和形式
提升服务的及时性和可获得性
提高人民群众对服务的满意度
领导服务的“白金法则”
以人民为服务中心
改变命令型的领导方式
减少发号施令
指挥控制
被领导者想什么,领导干什么
不是自己干
激励大家干
不是强制干
营造环境,提供服务
让大家有能力,有意愿去干
领导服务的制度化
领导服务的内容要规范化,制度化
领导服务的方式要规范化,制度化
领导用权艺术
善用软权力的艺术
领导力(即影响力)
产生承诺
服从
抵抗
强制影响力
硬权力
职位权力
用权原则
先用软权力,后用硬权力
先沟通、协商
先礼后兵
多用软权力,少用硬权力
软硬权力都要用,必须重要软权力
积累软权力,慎用硬权力
领导授权艺术
授权内容
授的做事之权,而不是职权
没有减少领导干部自己的责任
授权依据
管理幅度
决定
是否授权
授权的大小
幅度大小
大
必须授权
小
多将具体工作授权出去
专业性
事务性较强的
三个四大
四大好处
有利于领导干部解脱自己
有利于领导干部提高自己的管理协调能力
有利于激励,锻炼和培养下属
有利于用人所长、发挥团队优势和提高整体绩效
四大原则
授给原做事的人
授给有能力的人
授给担责任的人
授给有道德的人
四大步骤
1.因事而授权
一事一授权
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人
富有实践经验
2.视能而授权
因人而授权
授权给有能力的人
专业能力的专才
3.因责而授权
先授其责再授其权
权力授给有担当责任的人
合适目标
有能力
愿意干
4.视德而授权
权力授给有道德的人
授给信任的人
信任度高,授权越多
先后顺序不能轻易颠倒
是一个授权目标不断聚焦的过程
领导权变的艺术
定义
绝非,领导权术
绝非玩弄权力的“厚黑学”
实质
分析领导活动绩效的诸多环节、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决定应该变就变哪个、哪个因素变化最有价值就变哪个
目的
领导原则,方向,目的,决策目标不能变
不如如何权变,都是为了提高领导工作的绩效,实现领导活动的价值
四个基本方面
因事而变
概述
根据领导任务变化而变化的领导行为和风格
如
制定决策时
多协商
执行决策时
多命令
工作任务复杂时
多协商
多授权
工作任务简单时
少协商
少授权
按程序和常规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因人而变
概述
根据被领导者特征和需求变化以及自身特征变化而改变的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
如
被领导者能力强又积极
多授权
被领导者能力差
少授权
多指导、多辅导
因时而变
概述
根据组织的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
如
组织三大阶段
初创期
领导干部
更大的魄力和勇气
而不是过度强调规范化和制度化
发展期
领导干部
及时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转变
成熟期
领导干部
文化建设
人才培养
态度方面
平时
轻柔、多沟通、多协调
危急时刻
多一些权威
多一些命令
果断
因境而变
概述
根据领导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
领导形象魅力与言语表达艺术
领导形象与领导魅力
关系
互为表里
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领导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形象
形
外在风貌
表情
举止
服饰
言语
象
内在品格
人品
气质
能力
内外统一的形象
领导魅力的内涵与要素
领导力
=权力+能力+魅力+魄力
领导魅力
领导干部社会影响力 (施魅)
领导干部对追随者施加的社会影响力
追随者的社会心理认同 (赋魅)
追随者对领导干部的信任,拥护,支持和服从
领导形象与领导魅力的关系
本质区别
领导形象是形体容貌与内在精神的统一
建立在领导干部实践行为和客观结果的基础上
领导魅力是领导干部的社会影响力与追随者的社会心理认同度
关联
领导形象是领导魅力的重要基础
言语与领导形象、领导魅力的关系
言为心声
言如其人
言语是提升领导力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通过言语
逐步形成对领导干部形象和魅力的客观认识和评价
领导形象塑造与魅力提升
塑造领导形象
三个基本面
注意表情
定目
交际时,目光注视对方
目光保持稳定
端庄
稳重
展眉
舒展眉头
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微笑
是人和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注意举止 (身体语言)
举止具有象征意义
举止能赢得人心
举止能够改善形象
注意服饰
符合职业特征
符合价值观念
符合场所氛围
正式会议场所
冷色调
藏青色
蓝色
浅蓝色
基层调研
暖色调
咖啡色
乳白色
棕色
偏休闲服
提升领导魅力
人品
公正
清廉
气质
生理、心理素质
仁爱
仁
同情
爱
友爱
自信
对自身力量发自内心的确信
子主题
能力
重点
自省能力
不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
慎独能力
独处、无人监督时,亦能严于律己
防止
破窗效益
防微杜渐
慎微、慎初
古人智慧五慎
慎独、慎染、慎微、慎初、慎终
领导言语表达艺术
精心准备与终生学习结合
做好准备功课
深度调查研究
做好“案头工作”
终生学习
言为心声
是学习与实践积累的反映
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反映共性与表达个性结合
反映共性 (搭天性)
坚决、认真、不折不扣执行战略决策的精神
战略精神一般是对普遍规律的反映、全局工作的指导、共性问题的揭示
表达个性 (接地气)
接地气:结合各自实际情况
努力贴近事实
努力贴近受众
善讲道理与善讲故事结合
善讲道理
要讲得通俗易懂、平白简洁
善讲故事
大家都爱听故事
简洁明了与幽默生动结合
简洁明了
思路清晰才能一语中的
可引用名言名句
言简意赅
幽默生动
发现真相思维
别人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把你一直在想,但从未用语言精确描述出来的东西说出来,你就很容易找到共鸣而发笑
洞见
即从日常生活的表面发现事情背后隐藏的道理和真相,并以此启迪和影响他人。一个好的洞见就像一个悬念,人们听到是会在心里产生好奇,继而耐心听下去。最后谜底揭开的瞬间,听众的内心被意外感和宣泄感充满,幽默由此产生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总会藏不住的
人生和电影不一样,人生辛苦多了
这种洞见会让人产生一种: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感慨,同时内心产生满足感和愉悦的感觉,从而让别人感觉有趣且有内涵,这就是洞见的幽默魅力
洞见的练习技巧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改写洞见
即模仿和借鉴,看到一个好的洞见,试着改写一半的句子,创作出一个新的洞见
比如老板眼中只有两种员工,愿意加班和不愿意加班的
改写成:老板眼中只有两种员工,996和711的
观察式洞见+逻辑推演
即先观察一个常见的现象,这个常见现象代表着人们的行为模式,然后当你观察到一个特别的点时,如果想让他更好笑,就要做逻辑推演,不断去问为什么
比如朋友聚餐,如果吃到一半才打电话叫你,说明是找你活跃气氛的,如果吃完了才叫你,说明是让你结账的
挖掘自我,即看自己有什么怪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什么恐惧等,从自己身上,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独特的视角
好的幽默来自对生活的洞见,而洞见来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深度思考,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洞见训练
洞见需要转换思维,寻找独特的视角。用有趣、反常规的视角去看问题,往往能产生新的观点
洞见需要深度思考,透过表象去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才能挖掘出事情深层的洞见,制造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
攻击性思维-吐槽
指在压抑紧张情绪后,突然释放所产生的幽默效果
吐槽,就是从对方的语言或者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者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戏谑地表达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看法。吐槽的本质是通过发现表达观点,让自己内心有这个人或这件事引起的不好的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听众也因为在别人的吐槽中找到共鸣而情绪得到释放,产生愉悦和宣泄感,幽默也就由此产生
因此吐槽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借助表达观点来表达情绪,让自己内心强烈的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
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
你的吐槽引发别人的共鸣,让别人的情绪得到释放
永恒槽点:人类最原始的恐惧
比如吐槽:穷、矮、丑、胖、老、秃头、单身、没出息、没成就等。这些痛点正是人性中需要被释放的部分,所以,从这些痛点找到槽点,让听众从中找到共鸣,在心理上产生宣泄,很容易就产生幽默效果
非理性槽点:寻找行为上的“脱线”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普通人你能够接受的正常逻辑和范围,超出这个逻辑和范围,就等于脱离了公众普遍认可的标准线,可以被认为是非理性行为的脱线行为
脱线行为就是很好的槽点。比如王健林说的:一个亿的小目标,对于普通人来讲就是脱线的地方,就可以作为吐槽的槽点
特色槽点
即利用身份和人物关系的特殊性,制造出一个不合常理的、奇怪的身份和人物关系,作为槽点。比如:警察、教师、医生,女婿与丈母娘之间的关系都可以作为槽点
吐槽练习的技巧
二度联想
利用发散性思维,从事件中找到一个关键词A,做一次联想,联想到词B,然后再用B做一次联想,联想B的槽点是什么,最后再把这个槽点和事件再连回来
比如小A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昨晚做了一夜梦,梦见自己被杀了,差不多是300块迷失逃杀剧本杀的级别。你可以吐槽:不错呀,躺着就把钱赚了。以上就是二度联想的技巧。做梦就是时间A,联想到躺着词B,再用词B进行联想--躺着就可以把钱赚到了,再加上表达情绪的:不错呀,就完成了一个吐槽
5W1H
即Why(为什么)、What(发生了什么)、Where(在哪里)、When(什么时候)、Who(谁),1H就是How(怎么干的)
如新闻:“女子为网恋男友自拍着迷,汇款85次,约会被放鸽子”
Why,为什么被骗呢?就可以吐槽:色欲不仅熏心,还烧钱。不是他不想见你,是你汇的款不够他整容
What发生了什么?你可以吐槽:第86次的时候连骗子都过意不去了,把她拉黑了
where,when,how吐槽技法相同
夸张
夸张是自嘲和吐槽都可以用到的技巧,也是最容易学会的技巧
我有个闺蜜话特别多,如果每句话可以变成一块铁,她每天都拖着至少一吨铁在路上走。这里的槽点是话多,夸张为“一吨铁那么多的话”,把槽点夸张到荒唐的程度,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误导思维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和正常视角有偏差的
段子应用
段子常用公式:段子=铺垫+包袱
所有的段子都由这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铺垫,建立第一个思路,把你引向A,铺垫不需要好笑,只需要陈述一个事实,越正经越严肃越好;第二部分抖包袱,揭示第二个思路,把你引向方向B,即意外感,重点要放在包袱上,包袱抖得好,段子才好笑
例子: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因为他们非常好吃。前半句是铺垫,后半句是包袱,产生意外转折,把这些小动物转成食物,把观众引向了方向B,这时幽默感就产生了
铺垫要简洁:铺垫如果长篇大论,很容易让听众失去兴趣,从而使抖包袱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包袱的笑点放在句子的越后边越好笑,抖完包袱之后一定要干脆利落的打住,不能去解释笑话,否则容易画蛇添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个好的段子,除了铺垫和包袱,不应该有任何的废话甚至废字
差势思维
当人们看到别人尴尬或被羞辱,对比之下产生的一种优越心理。
我吃亏,对方占便宜
对方吃亏,我占便宜
差势思维练习-自嘲
自嘲是一种高级幽默,本质上是通过戏谑的方式吐槽自己的失败和痛苦,让人听到你的弱点和失败之后产生心理上的优越感,继而产生愉悦和开心的感觉,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把你的不开心说出来,让我们开心开心
差势思维的运用
夸张
把人设或者弱点放大再放大,放大到一个荒诞、不可信的程度
比如,形容自己笨,可以这样说:如果吃鱼能让人变得聪明,那我至少要吃一对鲸鱼
夸张时一定要把槽点夸张到不可能的程度,才能产生可笑的效果
自吹
段子公式=铺垫+包袱。前面正经陈述一个值得吹嘘的事实,后面调侃自己一把,这样既展现实力自吹又不让别人反感
比如,我坐在老板车后边,感觉自己终于出息了,但又瑟瑟发抖地不敢大声逼逼
比惨
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再放低,你永远比对方差,你行我不行,你不行我比你还不行,就能让对方产生优越感,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比如当朋友说:喜欢的人不喜欢我,不喜欢的人天天找上门。 可以回复(如果自己一直单身):你还有喜欢的人,我特么都已经母胎单身20多年了,连个喜欢我的猪都没有
自嘲注意事项
自嘲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敢于把自己的弱点展示出来
自嘲不是刻意自我嘲笑,而是用自嘲的方式帮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自嘲不是一味贬低自己,也可以利用自嘲巧妙自吹,表现自己的真正实力
领导媒体沟通能力与危机应对艺术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
对媒体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媒体信息进行解读、批判和运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观念
错误观念
应对媒体,防止记者
领导干部的恐慌,甚至恐惧心理
现代观念
媒介既是进行舆论引导和媒体沟通的重要载体,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必备工具
三个方面
了解媒体的性质和功能,善待媒体
媒介化的事实
把握媒体特点和传播规律,善用媒体
过去
由上至下的媒体
报纸
杂志
广播
电视
如今
裂变式新媒体
数字电视
数字电影
数字杂志
数字报纸
数字广播
手机短信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自媒体
正确面对舆论监督,习惯于媒体“共舞”
聚光灯、显微镜、放大镜下工作
对于不实报道
尽量摆事实、讲道理、正面纠正错误
对于不慎说错话和办错事的行为
要真诚道歉、承认错误、用于承担责任
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明确宣传的目的
熟知自身情况,明确宣传重点
清楚当前的宣传目的
把我宣传工作的节点
提前准备宣传方案
借媒体之力做好正面宣传
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使媒体自觉围绕政府部门所发布的议题进行报道
充分应用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
及时公开政务要闻和动态,保持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
顺应新闻规律,运用传播技巧,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牢牢把握话语权
根据工作需要来决定与媒体的沟通方式
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制定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方案
突发事件后,主动引导舆论,及时公开信息,做突发事件新闻的“第一定义者”
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和沟通机制
确保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为媒体采访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善于接受媒体采访
加强媒体关系管理
媒体关系发展阶段
媒体管控
媒体管理
媒体合作
视媒体为客户
建立与媒体之间互利互惠的关系,实现与媒体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共赢
四个要点
共赢意识
建立和保持与媒体的经常性联系
要以资深记者和跑口记者为重点,建立媒体关系网
要经常邀请参加活动或安排非正式的聚会以保持联系
保持经常性沟通,第一时间通报相关信息
跟踪关注媒体报道,及时回馈相关信息,探讨相关报道
为记者提供信息服务
政府占有全社会的主要信息资源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做好媒体采访报道的管理工作
提供媒体所需的信息
不能忘记管理与引导
全媒体沟通力的提升
强化全媒体话语权意识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
坚持与人民统一,宣传正能量
开展舆论斗争
恶意攻击
造谣生事
做好全媒体群众工作
走网络群众路线
建立网络统一战线
打通两个舆论场
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
上网研究和理解各个阶层、各个群体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创新全媒体沟通方式
推动信息公开
阳光运行
政务信息及时传达给群众,表明态度和立场
对重要舆论和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回应,解答疑惑
加强网络民主决策
重视策
通过网络征集意见、方案
重视选
筛选出合适方案
重视合
和网民合作协商,制定正确的公共政策
重视传
通过网络传播,让公共政策深入群众之中
完善网络问政制度
机制
问
网民问政,提出问题和要求、意见和建议
办
留言办理
网络问政监办制度
限时办理,限时反馈
评
共同评价
把群众评议与干部绩效考核和任用挂钩
改
改善治理制度
及时整改网络问政中暴露的问题
做好舆论引导
引导贵在掌握火候,拿捏分寸,适时适度
提升网络危机应对意识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掌握应对危机的主动权
占领信息制高点
快速开展真相调查,高度重视回应民意
全力化解网络危机,赢得舆论主导权
切实加强网络治理
建立网络秩序维护机制
建立网络文化创新机制
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危机应对的领导艺术
危机管理和危机领导
危机事件分类
是否对整个社会基本制度、主流价值观和社会秩序形成跟迸行挑战
“外在性风险”危机事件
政府和当事方具有立场和目标一致性
自然灾害
事故灾害
公共卫生事件
“内在性风险”危机事件
政府和当事方在立场与目标上是分歧的,甚至是对立的
性质恶劣的群体性事件
应对危机的方法
“外在性风险”危机事件
危机管理 (息事)
对事件的控制和管理
“内在性风险”危机事件
危机领导 (宁人)
对人的引导和疏导
夯实应急管理的基础
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不断完善决策机制
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
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依法落实隐患排查监控责任
强化监测预警机制
完善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
加强风险监控预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
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风险隐患和风险动态分析评估,及时发布风险预警
坚持“预防为主”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提高应急预案的覆盖率
认真总结反思近年来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教训
做好应急宣教工作
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运用危机应对的领导艺术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让“听得到炮声”的人在现场指挥
他们最了解情况,有效进行现场处置,抓住时机
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处理好及时回应和沉着应对的关系
沉着应对
情况越危机,领导干部就越不能着急
这是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及时回应
放得下架子、不在乎面子、提得出点子、指得出路子、镇得住场子
对于合法合规的
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
对于无法当场表明态度的
责成相关职能部门限期研究解决
对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
公开承认失误
对不合理的要求
表明态度、坚决拒绝,针对性法制宣传,引导和教育群众知法守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时候不是越快回应越好
艺术地配置时间资源,有意地拖延解决时间,因势利导,等候最佳时机
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决策类型
根据决策所处情景不同
常规决策
日常领导决策活动,遵循科学决策原则和步骤
领导者的智力比经验更有用
非常规决策
突然事件,事态紧急,没有充分调研和咨询专家的时间
根据平时积累的决策经验、直觉和智慧
大胆决断、灵活处置
群体事件
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手段相交织
多数人的合法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交织
现实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交织
群众的自发行为与别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相交织
应对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不能因为时态紧急,忘记了法治
甚至灵活性破坏了原则性
慎用武力
如有严重暴力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一次性用警力处置到位
使用干部与培养干部结合起来
既要用干部去应对和处置危机事件
善于把那些有胆识的干部放到一线去施展才华
也要借助危机事件来锻炼和培养干部
优秀青年干部去现场接受锻炼和考验
提高他们的危机应对能力
增强他们的责任和担当精神
领导创新力与推动改革的艺术
领导与变革的互动
关系
变革需要领导
领导推动变革
从权变型领导到变革型领导
领导力理论四阶段
特质理论
领导是什么样的人
行为理论
领导干什么样的事
权变理论
领导如何干
领导艺术不是唯一性
被动的、暂时的
变革理论
究竟为什么要干这个?
在被迫变革前,主动、持续变革
从交易型领导到变革型领导
交易型领导 (功利的模式)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建立了交易关系
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提供利益
被领导者为领导者提供服务
变革型领导
不仅仅是交易
还要提升双方的能力和精神面貌
超越了交换的物质诱因
关注更为长期的目标
自己树立榜样
营造变革环境和氛围
激励和引导群众不仅为了自身发展,更为了社会承担更多责任
变革型领导的特质
信念坚定,追求卓越
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高度自信,赢得公信
既有魅力,又有魄力
崇尚行动,实干兴邦
领导创新力的提升
学习力是创新力提升的前提
领导力127法则
10%的领导力是从书本学来的
向书本学习
20%的领导力是从别人那学来的
向群众干部学习
70%的领导力是从自身经历和实践学来的
向实践学习
提升学历的四个注意点
自觉学习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学习不学习不是自己的事
而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情
善于学习
学习面
领导干部
学习面尽可能全面
由领导工作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决定的
把书“由厚读薄”
多一点常识
多一点通识
多一点见识
多一点胆识
专业技术人员
学习面窄一点、专一点
把书“由薄读厚”
学习范围
领导干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史、国史、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
传统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
学习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
学习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
学以致用
学习的根本出发点
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
三个要点
勇于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
运用智慧和能力改造客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
乐于用知识改观主观世界,提高团队的道德素质
要形成制度
干部学习要形成制度
激励和督促干部重视学习,主动学习
提升学习力和创新力
重在推动人民群众创新
领导创新的本质
领导干部的角色是教练员,而不是运动员
创造创新氛围
创造有利于群众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创造有利于群众创新的环境和条件
两个要点
树立简约的领导观
减少对人民群众的管理和控制
改变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领导模式
改用服务为主和协商为主的领导方式
最大限度的简政放权
增加对人民群众的激励和引导
领导创新力的提升路径
思维创新
创新思维
事物发展
一因多果
一果多因
多果多因
思维模式
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借用外脑
特别是外行,不受规则限制
常规思维
直线思维
房价涨就限房价
打车难就涨车费
交通堵就多修路、限购
子主题
一因一果
方法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
实践创新
制度创新
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并进一步上升为制度
推动改革的领导艺术
“徙木立信”与树立权威
抓好八大项 "徙木立信"
立下信誉
信誉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基础
变革最难的就是老板姓对领导者的信任问题
减少阻力与增强动力
改革的实质
对利益分配格局
利益分配规则
进行调整
阻力
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和抵制
四个关系
处理好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三力
减少改革的阻力
增加改革的动力
形成改革的合力
确定改革方向后,要明确
谁支持改革,谁反对改革
谁真正掌握权力,谁实际控制舆论
关键是要将观望着和反对者,转化为支持者
处理好激励与凝聚的关系
增加改革的动力
重在激励
激励内容
荣誉
信任
物质奖励
激励目标
有胆识,不是畏手畏脚的
有创造性,而不是守旧的
实干苦干,而不是空谈的
取得群众满意,而不是GDP至上的
子主题
善于凝聚力量
法治引领
硬约束
凝聚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
制度
软约束
处理好“蹄疾”和“步稳”的关系
“步稳”
从易处着手,积累经验,积小胜为大胜
用小胜赢得干部群众的信心
“蹄疾”
迈小步,不停步的基础上,关键时刻迈大步
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整体推进
顶层设计
考虑局部的具体情况,又要服从全局
重点突破
基层探索
选择好突破口和切入点
选好时机,啃掉硬骨头,撬动改革进度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官要理旧账
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步稳才能疾蹄
步稳就是继承
疾蹄就是创新